窮養大的孩子,大多逃不出這3種特點

窮養孩子的錯誤解讀

很多家長怕孩子長大成為,大手花錢不知父母辛苦的人,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窮養”教育。其實這種教育本沒有錯,錯誤的是家長們只是使用了窮養的名字,只是在物質上面對孩子比較苛刻,而實際上是把孩子的格局變得越來越小。真正意義上的窮養教育,是在物質上面的窮養,精神上面的富養。

窮養大的孩子,大多逃不出這3種特點

正確的解讀

先說第一點物質上面的窮養,很多人以為就是什麼也不給孩子買,這樣只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卑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懂得金錢來之不易,花的時候懂得節制,家長要灌輸給孩子正確的消費觀。第二點,精神上的富養,平時家長要多注重孩子精神層面的格局,要讓孩子多讀書,多去外面與人接觸,不斷豐富自己的經歷,因為和金錢不同的是,閱歷你一旦擁有,別人是怎麼也奪不走的。那麼,錯誤方法窮養大的孩子,都有哪3個特點呢?

窮養大的孩子,大多逃不出這3種特點

三個特點看性格

第一,這樣的孩子在購物過程中,最在意的就是價格,買東西時會先被價格影響,會經常說一句話“這東西太貴了,我不買了”。就算是經濟水平得到了提高,心裡的門檻也還是過不去。第二,交朋友是需要一定成本的,在進行社交活動時,這樣的孩子會因為怕花錢,於是大多情況下都會拒絕參加。時間久了,不斷拒絕參加社交活動,朋友只會越來越少。第三,這種性格的孩子,只會顧著眼前的這一畝三分地,會過於考慮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對於自己長遠的投資,最終只能碌碌無為。

窮養大的孩子,大多逃不出這3種特點

家長的行為

其實像文章開頭的事件,這種例子不在少數,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原生家庭造成自己的性格,而自己又很清楚自己性格的缺點,所以就用完全相反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實,這種極端的做法也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帶來的後果。

家長是孩子三觀的建立者,你的教育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性格,而性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法,不能盲目教育,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心理的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