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有良知的行業自媒體

前言

這些年,隨著微信的普及,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蛋雞養殖圈興起了各種自媒體,人人都可以報價,人人都可以發表看法。言論自由是好事,但眾說紛紜,熱鬧非凡,搞得養殖戶和蛋商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蛋價由市場供需決定,任何言論都改變不了蛋價走勢”,這是個偽命題!市場的主角是人,價格走勢確實由供需決定,但本質上是由人的心理決定,言論會影響到人的心理,從而影響養殖戶的上雞補欄決策,影響蛋商的囤貨走貨計劃,最終改變市場走勢。

作為雞蛋自媒體中不起眼的一員,蛋先生認為有必要在雞蛋自媒體中提倡職業道德、樹立行業規範。什麼樣言論可以包容?什麼樣的言論值得提倡?哪種言論必須抵制?標準是什麼?這需要行業廣泛討論,今天筆者斗膽拋磚引玉。

個人認為:雞蛋圈自媒體必須遵循“從大多數養殖戶利益出發,發表客觀真實的言論”。

言論是否客觀很難判斷,但必須維護大多數養殖戶利益,必須維護蛋價的長期穩定。這既是圈內自媒體的原則,也是最高奮鬥目標,短期肯定會得罪部分養殖戶,但長遠看必定贏得人心。自媒體拼就是粉絲、流量和人氣,得人心者得天下!

雞蛋圈自媒體分類

一,簡單報價型

這類自媒體是圈內最普遍的,靠報價吸引粉絲,最多預測下第二天的蛋價。這類自媒體缺乏分析,缺乏原創,沒有獨立的觀點,除了報價,其他文章都是轉載或東拼西湊的。

大清早就把各地價格發佈了,價格是從真實交易中產生的,以量定價,以質論價,不參與市場交易而每天報價,怎麼取信於人?早上是交易的開始,不是交易的結束,沒有交易,何來價格?這樣的價格是否靠譜?

這類自媒體除了報價外,就是到處抄襲他人文章,剽竊他人觀點,有底線的標明原作者,沒底線的改幾個字就變成自己的。當然,這也跟部分養殖戶的短視有關,有的養殖戶只關心今天發啥價,明天發啥價,而不關心蛋價未來的趨勢,這些自媒體恰好迎合了這部分養殖戶的心態。

隨著行業的發展,隨著養殖戶和蛋商群體的成熟,這種自媒體會逐漸失去生命力,被行業所拋棄。行內也有些負責任的自媒體,每天只發布前一天的真實成交價,雖然吸引的粉絲少,但發展的空間大。

二,數據依賴型

這類自媒體大多來自於行業外的數據機構、期貨公司等,他們的言論都具有科學而嚴謹的邏輯,大篇幅引用各種數據,做到了有理有據。但這類自媒體過於依賴靜態數據,往往忽視了終端市場的動態變化,忽略了養殖行業的規律。

比如,根據多家數據機構的統計,今年的存欄量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所以在4-5月不斷有自媒體發出“蛋價將在5月漲至4.8元”的預測,事實證明這種預測是錯誤的,犯了過度依賴數據的毛病。僅從存欄量偏低就判斷蛋價將暴漲,忽略了市場需求的變化,誤導了大批養殖戶和蛋商囤貨。

這一類型的自媒體受制於行業限制,缺乏養殖一線和市場終端的經驗,僅僅通過有限的“調研”很難深入瞭解養殖行業的真實規律,很難準確把握價終端市場動態。依賴歷史數據,依賴靜態數據,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發表看法,難免有閉門造車、脫離市場之嫌。

三,市場經驗型

這類自媒體的作者要麼來自養殖一線,要麼是各環節的貿易商,他們對養殖行業的規律有著深刻理解,常年在終端市場耕耘,能相對準確的把握價格的未來趨勢,但這類文章往往缺乏數據支持,很多帶有個人經驗,帶有地域限制。

筆者的“蛋先生工作室”也該歸於此類。筆者來自於養殖一線,扛過飼料,鑽過糞溝,深知養殖戶的艱辛;筆者也曾走街串巷的賣蛋,長期跟食品工廠和超市打交道,甚至自己開了蛋品零售點,所以對終端市場非常敏感。但筆者來自湘西大山中,地處偏僻,很難擺脫地域限制,很難真實感受到外面的大市場。所以我每天堅持和北上廣各大批發市場的貿易商交流,和北方主產區養殖企業交流,彌補自身不足。

四,純粹忽悠型

但凡圈內自媒體,不論是賣藥的、賣飼料的、賣雞苗的、賣設備的、搞期貨的、搞數據的等等,總是希望獲得粉絲的認同,從而擴大業務。不管水平高低,分析對錯,都希望粉絲賺錢,至少不會存心害人。

為了吸引粉絲,總得有名有姓、有平臺,否則怎麼吸引粉絲,往哪裡吸引?但圈內有一類人很古怪,無名無姓,沒有任何自媒體平臺,說話不留名,做事不留痕,藏頭露尾,簡直就成了雞界幽靈般傳說。

取個搞笑的名字,比如“X公雞”,“X母雞”,發上幾句調侃的語句,但觀點卻驚世駭俗,不得不讓人重視。說錯了就當調侃,你想罵也不知道罵誰;蒙對了,以後你會更重視他的觀點。

這些人沒有自媒體平臺,從不在正式媒體上發佈觀點,也從不透露真實姓名,寫幾驚世駭俗的話,各個群裡到處轉發,興風作浪。為何藏頭露尾?就是怕擔責任嘛,這類人說輕點是忽悠,說直白點就是赤裸裸的炒作蛋價!

發表真實、客觀的言論

每個人的知識水平、信息來源都有侷限性,因此分析預測很難保證百分百準確,但任何分析必須有理有據,必須從客觀真實的市場現象出發,從真實數據出發,從行業規律出發,不能憑空亂說,更不能東拼西湊別人的文章。

你說蛋價要漲了,是不是你周邊的超市銷售火爆?你說上雞的人多,是不是雞苗漲了,是不是你周邊的養殖戶都有上雞的意願?你說春天是上雞的高峰,說出理由;你說夏天雞蛋消費淡季,說出理由。只要來源於真實市場,來源於真實行業,不一定全面,不一定反應全國大趨勢,但總能反應部分真實情況。

只要建立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之上,不論分析是否正確,不論言論是否過激,對行業都是有益的,都應該獲得包容和尊重。

堅持維護大多數養殖戶利益,堅持維護蛋價的長期穩定

分析有對有錯,水平有高有低,但目的必須純良!從養殖戶立場出發,堅持維護行業內大多數人的利益,堅持維護蛋價的長期穩定,這應該成為雞蛋圈自媒體的基本原則。

堅守良心底線是做業務的基本原則,也是做業務的最高藝術。實事求是的說,部分養殖戶確實有“蛋價漲了嗷嗷叫,蛋價跌了就罵娘”的惡習,但自媒體不能報喜不報憂,為了取悅養殖戶只說中聽的,不敢說潛在風險。

都不是傻瓜,尊重他人智商,才體現自己的睿智。明明蛋價都已經4.5了,你還在喊衝5破6,當時的確博眼球,取悅養殖戶,事後必然捱罵,最終口碑喪失、粉絲流失。

只是個雞蛋,不會變成金蛋,也不會一錢不值,蛋漲則補欄,蛋賤則殺雞,這是行業規律。以中國目前的消費水平和行業整體素質,蛋價到了4.5至5塊就意味著到頂了,就意味著馬上要回落了,這個時候還一個勁的喊漲,不是給養殖戶挖坑嗎!喊漲的結果是大家一窩蜂的囤貨,一窩蜂的補欄,幾個月後大批同時開產,同時進入產蛋高峰,蛋價垮塌!

雞蛋畢竟是有剛需的,是不可替代性商品,不會一錢不值。去年蛋價都跌破2元了,有的人還在大肆喊跌,這是赤裸裸的傷口上撒鹽!去年今時,確有養殖戶不堪重負上吊自殺!從蛋價運行規律看,跌破2元了還會大跌嗎!這麼使勁的唱衰,不就是為了在爆發前大肆低價囤貨嗎!

筆者認為,作為雞蛋圈的自媒體,在蛋價高漲時,在行業處於瘋狂時,要敢於潑點冷水,敢於說出潛在風險,而不是一味取悅養殖戶;當蛋價低迷時,尤其是行業處於去年那種水深火熱中時,要善於發掘市場的積極信號,給同行們打氣,讓大家看到希望,而不是落井下石。

合理而穩定的蛋價才符合大多數養殖戶的根本利益,才有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暴漲必然暴跌!作為雞蛋圈的自媒體,不論水平高低,不論分析對錯,只有堅持維護蛋價的長期穩定,才能贏得雞蛋圈最大的群體-養殖戶和蛋商的認同,否則你的自媒體只會越做越難,最終被行業拋棄。

話語權越大,責任越大,勇於承擔責任才能獲得長久的利益!

以上論述只代表蛋先生個人觀點,如有得罪,還望包涵。

(完)蛋先生 姚瑋 2018年6月1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