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八百里秦川的美味,合陽特產「秦薯」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這兩天剛好收到了來自,今日頭條“扶貧助農”活動寄來的紅薯。紫皮白瓤,看著就知道這種紅薯不一般,煮熟了之後起沙香甜。作為農村來說對於紅薯自然不陌生,這是根植在骨子裡的味道,小時候的記憶多於紅薯有關。

來自八百里秦川的美味,合陽特產“秦薯”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經常聽老人們講關於紅薯的故事。紅薯是“救命糧”,過去艱苦歲月里人們都以紅薯為食,還有著“一年紅薯半年糧”說法。小時候起就對於紅薯有著幾分親切,這埋在土地裡的疙瘩蛋原來還有這麼大的作用。

來自八百里秦川的美味,合陽特產“秦薯”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自己雖然沒有經歷過那段苦日子,但對於紅薯也有著不小的瓜葛。村裡人都喜歡吃紅薯,都會種上幾分地的紅薯,紅薯產量高也耐放,這些就夠吃上一冬天了。家裡面蒸饅頭包子的時候也通常會蒸上幾個紅薯,這是最通俗的吃飯,老家裡給這叫做“溜山藥”。山藥的皮經過經過蒸後裂開,露出裡面黃白的瓤,看著就有食慾。

來自八百里秦川的美味,合陽特產“秦薯”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溜山藥”雖然好吃,但還是喜歡自己動手,這樣吃起來才更有感覺。農村裡做飯都燒柴火,做完飯後灶膛裡還有餘火,趁這個時候放幾個紅薯到裡面,吃完飯的時候紅薯基本也被烤熟了。這樣烤的紅薯往往一層焦黑,裡面卻很鮮嫩,或許是自己做的緣故,吃起來特別的香。

來自八百里秦川的美味,合陽特產“秦薯”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在老家裡煮玉米粥的時候也習慣放上幾塊紅薯,這樣煮出來的粥帶紅薯的甜味,尤其冬天早上喝上一碗全身都透著暖和。對於紅薯的吃法不僅於此,最喜歡是過年的時候用紅薯做成的一種零食。切成片的紅薯晾曬在房頂,曬乾之後特別的有嚼勁。還可以放切成片的紅薯放到沙土鍋裡炒熟,這樣做出來紅薯又香又脆,彷彿是最好吃的美味了。

來自八百里秦川的美味,合陽特產“秦薯”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在八百里秦川中的陝西合陽,這裡是積澱深厚的詩經文化之鄉,其中我們耳熟能詳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原創地就在合陽縣。合陽縣是紅薯產業大縣,其中數黑池鎮的紅薯最為著名。這裡的農村大都以種植紅薯為生,有著公認最好吃的紅薯“秦薯”,屬於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來自八百里秦川的美味,合陽特產“秦薯”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合陽的秦薯與其他的紅薯有著明顯的差別,長短一般齊,兩頭細中間粗,非常的均勻,堪稱模特紅薯。並且乾麵香甜,口味非常適合。

如今秦薯已經成為了當地精準扶貧的拳頭產品。更是整個合陽縣裡種植紅薯的村鎮中,共涉及貧困戶8000多戶4萬多人致富的希望。

來自八百里秦川的美味,合陽特產“秦薯”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這是今日頭條與陝西政府聯合發起的精準扶貧活動,每一箱秦薯不僅是美味,更是當地合陽人精心準備的禮物。

現在正是秦薯成熟的季節,19元五斤包郵到家,所有秦薯都是基地現採直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