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5月31日,美的置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置業”)向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申請主板上市。這一消息傳開立即引來市場關注。最近在“新股潮”下,“獨角獸”頻頻破發,其實值得打新的並不多。另一方面,持續調控影響下,房地產預期一直不好,那麼這隻有望下半年上市的地產企業究竟值不值關注呢?

在市場較為悲觀情緒下,很多機會被市場忽略,其實地產板塊新股的投資收益比想象中的要高。2016以來上市的內房企業其實並不多,其中能登陸港股的房企在行業的排名集中在TOP50。

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上面圖表所示,2018年上市的正榮地產和弘陽地產,上市後至今分別上漲34.2%和22.5%,遠遠跑贏大盤。根據克而瑞2018年1-8月房企合約銷售排名,正榮銷售846.2億元為21名,而美的置業銷售531億元為34名,屬於同一梯隊,因此上市後的表現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如今對房地產企業評估最重要的兩個維度:1、成長潛力;2、債務風險。下文就分別梳理美的置業這兩方面的發展情況。

一、豐厚土儲支撐千億成長

很多投資者只知道主營電器業務的美的集團(000333.SZ),驚訝於原來美的置業原來也是一家知名地產,而且根據克爾瑞的數據,今年1-8月銷售額排名位居行業34名。2004年成立開始,美的置業藉助“美的”品牌建立的良好品牌形象在地產行業深耕,經過十多年的積累,目前已形成較大規模。

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招股書顯示,進入2016年後,美的置業業績就形成放量增長態勢,2017年的合約銷售達到507億,複合增長率達到113.7%。根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1-8月的美的置業的合約銷售達到531億,增速接近78%,目前看來美的置業今年項目銷售和去化的情況十分理想。這個成長速度在目前市場環境是優於同行的,按如此速度預計今年合約銷售規模有望達到700-800億。

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而美的置業提出到2020年要達到千億銷售規模,這個成長空間對投資者來說是有吸引的,但是要維持這個速度核心在土地儲備。土地儲備是美的置業的生命線,有充足的土儲將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

從佈局來美的置業項目多集中於二三四線城市。其中,珠三角、長三角、長江中游、環渤海和西南等五個區域土儲分別佔比23.4%、20.4%、20.5%、12.8%、14.6%。大本營佛山依然是存糧重地,總土地儲備面積601.4萬平方米,佔比約18%。長三角地區的土儲主要集中在徐州、鎮江和寧波,佔比分別達到5%、4%和6%。長江中游經濟區裡主要佈局在株洲和長沙。環渤海經濟區中美的置業重倉邯鄲,而西南地區中美的置業的土儲主要分佈在貴陽。

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美的置業經營範圍遍佈全國11個省份的33個城市及1個直轄市。截至今年3月底,美的置業擁有土地儲備面積3310萬平方米。以目前的土儲面積能夠進入同行前20-30,在目前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行業態勢中,具有競爭優勢。目前美的置業銷售均價維持在1萬元/平,因此美的土儲貨值預計超過3000億元,足夠支撐公司衝刺千億目標。

按美的置業過去銷售及結轉情況看,截至2017年物業銷售業務的可結轉收入就達到400億,保守估計2018年美的置業收入能達到300億。且隨著過去三四線城市價格持續上漲,入賬淨利率持續提升,預計企業2018年淨利率能達到14%,淨利潤將超過42億元,同比達到122.2%。高速的成長會成為美的置業登陸資本市場的一大亮點。

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二、穩健現金流帶動高速成長

隨著調控將向三四線深化,過去的政策有意限制資金過度流入地產行業,整體房企融資環境趨緊。因此市場在對美的置業評估時,償債因素在投資決策的權重會提升,下面內容將對美的置業的債務及融資情況進行梳理。

其實回顧2017年,由於過去土地供給一直收緊,到了2017年供給有所增加,整個行業集中進行了補充土地庫存,所以有實力拿地的企業在這一年普遍負債都有一個提升。

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如截至到2017年末,中國恆大的淨負債率上升到183.7%,融創也達到202.1%,但其實這部分企業增速保持較高,依靠銷售回款是能覆蓋掉短期的債務。隨著利潤結轉的增多,企業的淨負債率會快速下降。

因此房企的負債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淨負債率的超過100%或者比率有所上升的房企,投資者也不必過對此形成“恐慌”。在對公司債務風險評估時需要從兩個方面:1、公司所處的發展週期是否支撐其債務發展;2、公司持續的現金流維持平穩。

第一個方面,結合目前的發展週期進行分析,如今的美的置業明顯從加速成長期過度到利潤釋放期。

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通過對比2016年,公司2017年的淨負債率快速下降。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在於美的置業過去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從行業發展的週期看,3-4年為一個小週期,而在每個低潮期後行業的排名都會出現明顯的更替。有的企業通過對週期的把握彎道超車,而2015-2016年就是目前這一輪週期的轉折點。

2015年可以說時房地產的低潮期,美的置業明顯把握住衝刺的機會:1、加大融資;2、大量補充土儲;3、三四線“去庫存”政策下,加速去化。在2016-2017年回款成倍增長情況下,美的置業也因此借勢擴大土儲優勢,補充土儲。在地產企業的銀行貸款中,最主要是開發貸,因此公司的債務會隨著土儲增加而增加。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高速增長與銷售結轉收入的週期滯後,結轉的營收與當期的銷售回款能相差2-3倍。這種滯後導致了公司賬上的利潤失真,從而淨資產的增速無法匹配負債增速,最終形成2015-2016年的高負債率。但隨著美的置業未來利潤的釋放,公司負債率會快速下降。

第二個方面,淨負債率作為一項財務指標,雖然能反映公司槓桿的大小,但是真正決定地產公司的命門始終是現金流。換句話說,

我們需要持續關注公司的流動性是否安全,應關注兩個關鍵點:1、公司的回款能力是否有所保證;2、經營現金流是否保持正流入。

美的置業赴港上市:成長潛力突顯,財務狀況穩健

根據克而瑞數據公佈,2018年前7個月,美的置業權益銷售金額為389.5億,過去公司回款率保持80%,保守估計前7月回款接近311.6億元。結合新增土儲價值大約在177.7億元,預計前7月美的置業現金流入133.9億元。

如上表,結合招股書披露美的置業第一季度的數據,在不考慮進一步融資情況下,可預計目前美的置業現金總額為326.2億元,對短期償債金額覆蓋率達到248.2%。

總體看來美的置業現金流其實較為寬裕穩健,債務及償債風險可控。

小結:

伴隨著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當時市場正是對快速週轉模式的內房企業揹負較大槓桿表現擔憂,整體內房股板塊陷入低迷。而我們發現地產板塊的新股其實能走出跑贏大盤的收益。美的置業如今正處於同樣的轉折期,其高速增長是其一大投資亮點,而這同樣也帶來了財務指標上的失真。文章通過對美的現金流情況梳理發現,美的置業目前資金流較為穩健,債務及償債風險可控。

除此之外,美的的品牌和強大的股東背景,對於投資者意味著大大降低了如今新股發行的風險,總體而言,美的置業是值得期待且安全性高的打新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