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考語文圖文轉換題答題方法講解

 近幾年來不少省市中考試題中出現了一種“圖文轉換題”,即將圖形(表格、畫面、漫畫等)轉化為文字敘述的一種題型,是對學生分析能力、信息概括與提取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考查,具有區分度高、綜合性強、易於考查語言運用能力的特點。再加上選題材料能夠密切聯繫社會現實,考查形式多樣,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故而受到命題者的關注。下面就圖文轉換題的考查類型以及答題方法進行舉例分析。

一、圖表分析題

圖表分析題是指把表格內容轉化為文字敘述。它要求學生對有關材料進行仔細分析,辨別或挖掘某些隱含的信息。例如:

閱讀下面圖表,請綜合2011年到2016年的數據,寫出兩條信息。(2017年河北省卷第5題)

分析:解答此題,要抓住兩組數據的變化情況分析變化趨勢,並予以比較。圖表中有兩組數據,上面用虛線表示的為國民綜合閱讀率,下面用實線表示的為手機閱讀增長率。比較兩組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出國民綜合閱讀率在76.3%到79.9%之間,變化不大;而手機閱讀增長率則從27.6%上升到66.1%,呈現出明顯的漲幅。對這兩組變化的數據進行分析,即可得出結論。

近幾年中考語文圖文轉換題答題方法講解

 答案:(1)國民綜合閱讀率增長幅度不大。(2)國民手機閱讀增長率大幅度提高。(3)國民手機閱讀率的增長幅度大於國民綜合閱讀率的增長幅度。

二、構思框架題

構思框架題考查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考查方式是給學生一個構思框架,讓學生寫一段話。例如:

我市某中學在初二年級學生中組織了一次以“傳承長征精神,感悟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以下是本次活動的構思框架圖,請把這個構思圖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5字。(2017 年四川省瀘州市卷第20題)

近幾年中考語文圖文轉換題答題方法講解

 分析:圖片中的“紅色主題 ”是中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活動前的準備——製做小紅旗並排練節目;二是活動準備好之後的實施——走長征路、看老紅軍和表演節目。考生答題時將這些信息有條理的寫出來即可。

答案:本次活動以“紅色主題 ”為中心,分準備和實施兩個階段,準備階段又包括製做小紅旗和排練節目兩個步驟;實施階段分走長征路、看老紅軍和表演節目三個步驟。

三、畫面解說題

畫面解說就是介紹畫面的內容,所使用的“解說文字”就是說明性文字,因此表達方式應以說明為主。考生答題時可以從畫面的佈局(組成部分)、主題、意境三個方面進行總結提煉。介紹完之後要加上一兩句評價性的文字。例如:

觀察下面楚均亭畫作《無人亦自芳》,寫一段解說文字,至少用上一個成語。(2017年山東省東營市卷第4題)

近幾年中考語文圖文轉換題答題方法講解

分析:從畫面佈局上看,這幅畫作由四個部分組成:從左到右依次是兩隻飛翔的小鳥、一簇花草(蘭花)、花草下面外傾的山崖和題字“無人亦自芳”。畫的主體是一簇生長於崖頂的茂盛的蘭花。它花枝茂盛、生機盎然。飛翔的鳥兒在它之下,說明它立在連鳥兒也難以企及的懸崖邊上。蘭花兀自開放,甘於寂寞,品質高潔。這幅畫運用襯托手法,立意高遠,耐人尋味。

答案:畫面由外傾山崖、一簇蘭花、兩隻飛翔的小鳥和畫題組成。畫的主體是生長在懸崖絕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蘭花,數朵蘭花鮮豔盛開,芬芳四溢;葉子四處伸展,有的直抵畫面底端。畫面左下角兩隻鳥兒從山崖下飛翔而過,右下角題寫著“無人亦自芳”字樣。畫面以外傾的崖角和鳥兒飛行的位置,襯托出蘭花生長的高度,突出表現了蘭花自甘寂寞、自勵品性、高潔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質,使物性與人品、主觀與客觀水乳交融,別出心裁,發人深思。

四、漫畫內容描述與主題概括題

漫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通過變形、誇張、象徵、隱喻等手法,諷刺或歌頌某些人或事,考生答題時要看清漫畫誇張、變形的地方,推敲其所象徵、暗示或諷刺的對象內容。中考題中常見的漫畫題有:概括漫畫的內容,揭示漫畫的寓意,概括畫面主旨。例如:

觀察漫畫《前赴後繼》, 描述畫面內容。(2017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卷第6題)

近幾年中考語文圖文轉換題答題方法講解

 分析:描述漫畫的內容同描述其他類型的畫面內容方法相同。這幅漫畫人物的活動背景是一個寫著“傳銷”字樣的高高的懸崖。人物是一個手執一枚刻有“入股分錢”字樣錢幣高聲呼喊著的男子和一些手握積蓄爭先恐後地跑過去的人,以及一個進入之後就掉下了懸崖的人。答題時將這些內容表述出來即可。

答案:在一個寫著“傳銷”字樣的懸崖邊上,一個男子手執一枚刻有“入股分錢”字樣的錢幣高聲呼喊著,一些人手握積蓄爭先恐後地跑過去,卻沒料到早己經有人掉下了懸崖。

下面是漫畫《網絡推手》和《自得其樂》 ,請選擇其中一幅,簡要概括其主題。(2017年江蘇省常州市卷第3題)

近幾年中考語文圖文轉換題答題方法講解

分析:本題需要考生通過對漫畫的觀察得出結論。《網絡推手》,一邊是“網絡”,一邊是“推手”,兩邊合力拉住一張網,網的上面是一個即將掉進來的人,結合題目,可知這裡是指網絡推手藉助網絡,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推廣產品,從中獲利。因此,圖中的這張“網”具有象徵意義,既表示陷阱,又表示消費者被牢牢套住。《自得其樂》,圖上是一個破舊的、有缺口的碗,碗的邊沿伸出來一雙腳,碗的上面和下面都有音符,可知此人正躺在碗中唱歌。由此可知,這個人身處的環境不佳,但他仍然在唱歌,卻沒有想過從碗中出來,改變一下這種環境,漫畫取名“自得其樂”,就是在運用誇張的手法諷刺這種安於現狀的人。

答案:我選擇《網絡推手》主題:網絡盛行時代,許多網絡推手藉助網絡平臺推廣商品,使消費者掉入陷阱,上當受騙。我選擇《自得其樂》主題:諷刺那些身處艱苦的環境中,不願意付出努力、改變現狀,反而自得其樂的人。

總觀各地中考語文題,圖文轉換類題已經呈現出較強的生命力,命題具有顯著特點:內容上緊密聯繫社會,大到國計民生,小到社會萬象;形式上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而結合學生的實際來看,這類題得分不高,難度較大。因此,複習時教師應注意結合當地的中考命題特點,分門別類,有針對性地多加強指導與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