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年間,山東濰坊傳統嵌銀漆器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清朝道光年間,山東濰坊傳統嵌銀漆器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嵌銀漆器 濰坊嵌銀漆器是我國獨有的傳統手工藝品。清朝道光年間,濰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祺僱傭民間藝人,吸取 銅器嵌銀知識,創木器嵌銀塗漆技術,為其製做了不少 裝藏青銅器及古印章匣盒。

清朝道光年間,山東濰坊傳統嵌銀漆器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後來,濰縣一些銅匠摹仿製 做嵌銀器具,漸漸形成了嵌銀漆器這一手 工藝品生產行 業。 嵌銀漆器的製作有一套較複雜的工藝程序。首先, 藝人在貴重木料,上按設計圖樣,用小刀刻出槽溝,然後 順槽嵌入細銀絲或金絲,經反覆研磨後塗數遍生漆,即成嵌銀漆器。

清朝道光年間,山東濰坊傳統嵌銀漆器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嵌銀漆器是將繪畫鑲嵌、雕刻藝術融為一 體,經精心製做而成的極珍貴的手工藝品。新中國成立 後,濰坊的嵌銀漆器又有新的發展,出現了石料綜合鑲 嵌、貼錫片與嵌銀相結合等新工藝,多達七百多個品 種,遠銷海外許多國家,在全國工藝品展銷會和國際博 覽會上獲獎。

清朝道光年間,山東濰坊傳統嵌銀漆器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現在濰坊製做的嵌銀漆器, 大者有巨型立屏、掛 聯,小者有印匣、菸斗等,樣樣精緻絢麗。如北京人民 大會堂山東廳陳設的“青島日出”風光大文屏,朱格同在晚年用過的“萬春手杖”,國家附達給外國貴實的多 件路兒都是出自降紡嵌銀藝人之手的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