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部明珠,綠色天堂!

山清水秀,鳥飛鹿鳴!

綠色生態,富足共享!

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正當時 “三農”發展鋪畫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諄諄囑託,為新時代海南“三農”工作定向導航。

今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省份。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熱帶地區氣候優勢,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打造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進一步打響海南熱帶農產品品牌。要發展鄉村旅遊,打造體現熱帶風情的精品小鎮。

海南始終牢記囑託,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結合海南實際抓好貫徹落實,把鄉村振興作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內容,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努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率先在全國實施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大力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全力開展脫貧攻堅,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和文明生態村創建,加快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

特別是在今年4月13日,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隨後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指出,海南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打造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支持創設海南特色農產品期貨品種,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這為海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省委書記劉賜貴要求,要堅持和完善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與舉措,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做到“九個堅持不懈”。一是堅持不懈以“多規合一”為引領,二是堅持不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是堅持不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是堅持不懈以六大專項整治為抓手搞好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五是堅持不懈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六是堅持不懈推進鄉村文明大行動,七是堅持不懈打好脫貧攻堅戰,八是堅持不懈搞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九是堅持不懈開展鄉村治理。

省長沈曉明指出,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重點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城鄉融合發展、農民增收“三篇文章”,加大對“三農”的投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海南落地生根。

新時代,新機遇。鄉村振興,海南正當其時。

產業興,鄉村振興有底氣

鄉村振興要怎麼幹?《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要求,紮紮實實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積極推動海南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進而帶動海南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努力譜寫新時代海南鄉村振興新篇章。

產業振興,鄉村發展才有底氣。

去年,我省出臺《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的實施意見》,謀求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

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方平村,原本,村民基本靠種植木薯、甘蔗、香蕉這“老三樣”,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掙不到錢。現在,“老三樣”已被“新三樣”代替——黃金百香果、咖啡、檳榔。“百香果收購價每斤8元錢,比以前賺得多!”村民符金文高興地說。

這是我省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在田野上做“加減法”的縮影。近年來,我省通過調減甘蔗地、桉樹地和利用撂荒地,發展冬季瓜菜、優質地瓜、優質菠蘿、水晶蜜柚等優質產業,提質增效。

為推進全省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按標準化生產,我省還創建了一批標準化生產示範園,示範帶動發展高效高產品種,促進產業升級。

在海南首個獲批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陵水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荷蘭“智慧種植工廠”、新加坡“垂直旋轉耕種系統”等高效設施農業生產方式被完美移植,生產的小黃瓜、美月西瓜、葉菜等有機農產品供不應求,畝產效益近30萬元,是傳統農業的近10倍。

綠色興農,以生態循環農業促產業“接二連三”。

在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的海南廣鑫牧業公司羊舍裡,一頭頭皮毛光滑的黑山羊邊聽音樂邊吃乾草。黑山羊排出的糞便,還可回收加工製作成有機肥,提高地力。

“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振興,具體到我省,就是要建設熱帶農業王牌產業,這就要求必須把農業的一產做好,在此基礎上‘接二連三’。”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海口馮塘綠園共享農莊,遊客在綠油油的橄欖樹下品蓮花茶,逛古村。馮塘村村民伍愛敏說,企業鼓勵村民種蓮花,房屋可出租收租金,還可以在農莊咖啡廳打工,月薪2000元。

這是我省創新載體,以共享農莊為實施鄉村振興的抓手,使農民轉變成為股民、農房轉變成為客房、消費者轉變成為投資者,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的真實寫照。

鄉村美,鄉村振興塑形塑魂

在三亞市崖州區雅安村,一口昔日汙水橫流的臭水塘變成了一片美麗溼地。傍晚時分,成群鴨鵝在田間自在覓食,美人蕉、睡蓮等植物舒展花葉,周邊百姓在鄉間田埂上散步休憩。

這一切,得益於三亞創新農村汙水處理模式,通過人工溼地和氧化塘汙水處理技術,治理農村惡臭水體,解決鄉村汙染難題。通過深挖自然資源,治理農村汙染,三亞許多村莊“山雞變鳳凰”,鄉村旅遊全面開花。

像這樣的美麗鄉村,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222個,47個村莊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原來村裡都是汙水直接排放,非常汙染環境,現在每家通過一根管子就可以通到汙水處理站,環境衛生大為改善。”海口市秀英區美富村村民王傳俊說,為改善如廁環境,他對家中的衛生間進行改造,政府還補貼了部分資金。

按照我省“廁所革命”新的三年計劃,我省將在2018年至2020年再新建和改擴建旅遊廁所503座。此外,目前海南70%的村莊形成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體系。

鄉村振興,除了塑形更要塑魂,以文化振興提升鄉村顏值和氣質。

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新丹村文化廣場,下棋、聽瓊劇等極富文化韻味的活動,已成為村民休閒的首要方式。

在東方市板橋一帶,本廉、元興、抱利等村莊,由村委會牽頭,自發制定紅白喜事新鄉規民約,“白事”簡單辦,“紅事”每戶操辦不超過兩次,杜絕鋪張浪費之風,讓村民集中財力發展生產、建設家園,村裡新樓一棟接一棟,面貌一新。

人才旺,鄉村“揚眉吐氣”

人氣旺,鄉村才有希望。人才興,鄉村才可“揚眉吐氣”。

在新時代,“給錢給物,不如選個好村支書、建個好支部”,這已成為許多村民的共同心聲。

近年來,海南先後從機關選派1200多名優秀年輕幹部到“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村等類型村任第一書記,“把最能幹的人派去打最硬的仗”。廣大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拔窮根促發展,為這些貧困村帶來了新面貌和新希望。

目前,以“一核兩委一會”為模式的海南農村治理體系正在推進。

在文昌市東路鎮大豐村,畢業於海南大學應用化學系的文昌“90後”小夥周華龍返鄉賣水果,通過手機淘寶直播果園向另一端的消費者吆喝。這樣新型的銷售方式,解決了農村水果銷路不暢、賣不出價錢等難題。

在海南,像這樣的新農人越來越多。同時,我省也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僅去年共安排專項資金1882萬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7783人,其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4283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還要激活資本資金要素,全面釋放發展活力。目前,我省已設立首期資金規模不低於100億元,總規模達1000億元的“海南省鄉村振興戰略基金”和共享農莊基金,將有效破解海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資金缺乏的瓶頸。

鄉村振興的號角催人奮進,瓊州大地迸發新活力!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海南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一幅“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瑰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