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界泰斗常寶華去世 追憶其「相聲人生」


北京時間2018年9月7日上午10點46分,著名中國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去世,享年88歲。媒體求證曲協工作人員,對方確認常寶華去世消息。

常寶華,1930年12月出生,中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1年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歷年來創作相聲、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

授業徒弟包括:趙福玉、牛群、包長春等。退休後仍繼續進行創作、撰文、著書、教學。曾參加相聲、小品、話劇、電視劇等演出。圖為2010年12月8日,明星在北京某節目中給常寶華慶生。

常寶華自幼隨父親常連安、兄長常寶堃學習相聲九歲開始登臺表演,受到相聲老前輩的薰陶和傳授達十年之久,學習和演出過七十餘段傳統相聲。圖為2007年8月27日,在天津《相聲演義》的劇組,化妝師給常寶華化妝。

1951年,21歲的常寶華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並加入“天津市曲藝工作團”,參於表演並創編了很多新的劇目;曾獲天津市文藝工會“三等勞動模範”稱號。圖為2007年8月27日,在天津的《相聲演義》劇組裡常寶華與相聲演員何雲偉聊天。

1953年在參加抗美援朝慰問演出回國後,常寶華放棄了在曲藝團的優厚待遇,決定參軍,隨即進入“海政文工團”直至退休。 在“海政文工團”期間,常寶華曾多次常寶華與家人榮獲全國和軍隊文藝會演創作、表演等方面的獎項;曾榮立二等軍功兩次、三等功一次。圖為2013年04月06日,中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收徒高洪勝。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不久,常寶華受到衝擊,被分配到“天津機床廠”當了四年的搬運工人。儘管日子清苦,但四年的經歷也為他日後的藝術創作和事業的另一高峰奠定了基礎。圖為2011年2月8日,位於北京南城的博樂相聲俱樂部開張,常寶華表演。


1976年,常寶華和侄子常貴田創作演出的相聲《帽子工廠》轟動一時,成為當時相聲直接介入重大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圖為2008年11月11日,李文華師拜師儀式在北京舉行。

此後,常寶華不斷地以相聲、小品、快板等文藝形式創作一百七十多篇。此外,他多次舉辦相聲培訓班,在北京大學、北方曲藝學校授課;培訓軍隊內外大批專業和業餘的演員與作者。圖為2007年9月24日,78歲高齡的相聲大師常寶華先生迎來了“鑽石婚”。

2006年8月,常寶華被授予中國曲藝界的最高榮譽—“牡丹獎”終身成就獎。圖為常寶華先生為JOY-CAR明星趣車會網站題詞。

2012年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常寶華獲頒“北京市禁毒義務宣傳員”證書。圖為2007年8月27日,天津,《相聲演義》劇組。常寶華和郭德綱。

隨著年紀的增大,常寶華看的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雜,從相聲到戲曲到人物傳記甚至經書、心理學著作一字排開,《土語詞典》、《中國人名大辭典》等等少見的書在他的書架上都有各自的位置。

常寶華說他創作相聲靠的是積累,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間接生活,比如書報雜誌。“我以前訂七種報紙,還不包括贈閱,現在已經減少為四種,每天都會瀏覽。”

常寶華愛看書也愛寫字,日記記了幾十年,還堅持寫工作日誌。他說手不太方便了,但是如果寫書就寫相聲工具書,“相聲的傳承不能總是靠口傳心授,”得有系統的知識。

在常寶華的想象中,將來的相聲演員首先是思想家,而後才是藝術家,最好還是哲學家、心理學家、演說家,“不光會演,還要會講”。圖為2005年10月7日,為紀念捧哏藝術大家郭啟儒誕辰105週年而舉行的相聲大匯演最後一場—相聲名家專場在民族宮大劇院舉行。

歷年來創作相聲、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相聲《昨天》英文版在國外發表。相聲《帽子工廠》、小品《語言醫生》在《香港大公報》發表,合著《常氏相聲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