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鋼:山區小紅薯 致富金疙瘩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紅薯含有多種膳食纖維,有“長壽食品”的美稱。在河南舞鋼市尹集鎮大劉莊村有這麼一位樊大姐,她通過種植紅薯不僅自己實現了發家致富,更帶領著周圍的貧困村民們一起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近日,眼看就快到收穫的季節了,在樊書榮的300餘畝紅薯地裡,工人們都在緊張的忙碌著,剛從地裡刨出來的紅薯還沾著泥土,雖然樣子不起眼,可樊書榮說口味卻不一般。

河南舞鋼:山區小紅薯 致富金疙瘩

紅薯

樊書榮表示:“我現在種的有商薯19、商薯8號,全部都是脫毒原種。這邊的優勢是山坡地、黃膠泥,紅薯口感好,產量也高,準備加工純天然純手工粉條。”

樊書榮是河南葉縣人,早幾年在葉縣承包土地600畝。3年前,機緣巧合之下她來到尹集鎮大劉莊村開始書寫新一段的紅薯傳奇。

剛開始承包土地的時候,對農業項目不甚瞭解的樊書榮就一個想法“什麼產量高,就種什麼”。就這樣畝產可達數千斤的紅薯走進了她的視線。早年的紅薯品種很少有脫毒處理,連年種植,出現了品種退化,致使產量一年不如一年。同時,大規模的紅薯種植也令價格逐漸下行,這些生產因素的改變促使樊書榮走上了生產轉型之路。

儘管是轉型,但已經在紅薯種植上挖到第一桶金的樊書榮並不打算放棄老本行。在不間斷的外出取經過程中,她來到舞鋼瞭解脫毒紅薯的技術特點。當時正趕上土地流轉,樊書榮最終把事業的重心轉移到尹集鎮大劉莊村。

大劉莊村的荒山丘陵最適合種紅薯,畝產超過7000斤總產量達160餘萬斤,年收益近20萬。談起現在的經營情況,樊書榮樂的合不攏嘴。

樊書榮說:“紅薯基本銷往向石家莊、駐馬店等市,足不出戶,在家紅薯都銷出去了。一般散戶、超市每天都過來拉,供不應求。”

紅薯種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用工的需求很大。樊書榮大量僱傭周邊的閒餘勞動力,為附近的村民們增加了收入。每當育苗、除草、收穫的時節,日用工可達百餘人。貧困戶王秀梅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貧,丈夫腿腳不方便無法外出務工,家裡還有一兒一女,早些年僅靠幾畝薄田,一家人過的很是清貧。如今來到紅薯基地裡務工,家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王秀梅說:“(來這以後)感覺可好,又能掙錢,又能照顧家裡,大概一月能掙1000多,(生活)改善可多,手裡寬裕了。”

樊書榮嚐到了種植紅薯的甜頭,心想致富不能忘記鄉鄰,大力發展“公司+農戶”模式,對於邊邊角角不適合流轉的土地,宣傳發動小戶讓他們自己種,公司供苗並提供技術指導,將來進行收購。

河南舞鋼:山區小紅薯 致富金疙瘩

樊書榮的紅薯地

樊書榮說:“我現在在大劉莊、小王莊、姬莊這一帶包了100多個貧困戶的地,現在是300多畝地。給他們供苗、統一管理、統一回收,帶領他們脫貧。下一步都是辦個農村合作社以後,準備建個紅薯窖,大量的儲存,長期能銷售。通過種紅薯我的生活改變了,我也想帶領周邊的貧困戶、周邊的群眾,讓他們奔小康、脫貧致富。”(文/圖 喜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