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話題:捍衛農村「舌尖上的安全」

【材料】

2018年3月,西部某市發佈的一項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農村商超假貨問題嚴重。這份調查發現,該市有66%的用戶在鄉鎮線下超市買過假貨,其中食品佔一半以上。花了買“正品”的錢,買到的卻是“雜牌貨”,破財生氣不說,還有的過期食品翻新登場,或是“三無”食品衛生不達標,嚴重威脅農村群眾的身體健康。

【解析】

隨著城市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商販動起了問題食品“上山下鄉”的歪腦筋,鋌而走險把假酒、假保健品等以低價銷售到農村市場,致使一些農村地區成為“消廢市場”。

農村食品銷售有“三多三少”的特殊性:食品經營網點多,流動攤點多,農畜產品多;邊遠地區規範管理少,證件齊全的少,主動檢疫的少。面對“點多面廣”的客觀現實,食品監管單位人手不足,檢測投入大,不同程度存在著成本高、力量弱、處罰難等問題。另外,有些農村地區不少小作坊、小商販還在進行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食品生產許可、無食品標籤的“五無”食品及“山寨食品”的生產和銷售。

不少農村群眾還沒有養成購買食品索要發票或者憑證的習慣。即便遇到食品安全問題,也很少有人主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另外,很多村民購買食品時通常首先考慮價格,貪圖便宜,對食品安全和質量關注不夠,再加上對問題食品鑑別力差,一定程度上也給假冒偽劣食品提供了生存空間。

首先,捍衛農村“舌尖上的安全”,應重點提高基層監管能力,把力量下沉,圍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讓監管關口下移。對城鄉接合部、農村村鎮、校園及其周邊等重點區域,對涉及農村群眾的日常大宗消費食品、低價食品、小作坊食品等重點品種,開展專項檢查行動,打通“監管毛細血管”,建立全方位覆蓋和城鄉一體化監管體系

其次,捍衛農村“舌尖上的安全”,必須擴大“朋友圈”,形成合力。農村食品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衛生、質監、科技、教育等部門應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

更多信息查看:河南事業單位招聘網http://www.zgsydw.com/henan/

面試熱點話題:捍衛農村“舌尖上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