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明星隕落!彌留之際寫下十個字,助力中國崛起

9月14日,據媒體報道,一位就職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知名教授不幸因病逝世,享年56歲。這位教授被譽為“真正的中國脊樑”,直到病重時仍在病床上堅持工作,而他在彌留之際顫抖著寫下的十個字,更是催人淚下,感動了無數人。

又一明星陨落!弥留之际写下十个字,助力中国崛起

△9月9日,李德威最後一次召集學生們彙報學業進展

他叫李德威,生前曾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擔任教授,同時也是博士生導師。作為一個學者,他先後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了超過110篇學術論文和三部學術專著,可以說是著作等身。除此之外,他還負責過超過30項國家級科研課題,是中國乃至世界地質學界中首屈一指的權威級人物。

又一明星陨落!弥留之际写下十个字,助力中国崛起

1990年,時年28歲的李德威初出茅廬,在西藏參加了一個當地的鉻鐵礦預測項目。在項目中,他意外地發現了許多與傳統的地質構造學說相矛盾的現象,就此與青藏高原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了弄清楚矛盾的原因,從那一年開始,他每年都要花3個月以上的時間前往青藏高原實地考察,這項研究至今已經持續了近三十年。截止到目前,他在青藏高原上的足跡已經超過了八萬公里,幾乎踏遍了“世界屋脊”的每一個角落。

又一明星陨落!弥留之际写下十个字,助力中国崛起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詳實的實地考察,1992年,李德威一舉推翻了地質學中傳統的板塊構造假說,革命性地提出了以盆山耦合和下地殼流動為中心的層流構造假說,震動了整個世界地質學界。

剛開始,許多傳統學術權威都說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李德威很快就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了層流構造假說的正確性:經過實地考察,這個假說可以完美地解釋了青藏高原上各種反常的地質現象。

又一明星陨落!弥留之际写下十个字,助力中国崛起

隨後,李德威教授連續宣佈了多項顛覆性的地質學發現,陸續提出了洋陸耦合等一大批創新理論,以一己之力開創了多個地質科學界下的分支學科,逐步構造了一整套完整的地質學理論系統,這在世界上還是前無古人的成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將世界地質學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又一明星陨落!弥留之际写下十个字,助力中国崛起

但是,也有人說他傻。“一個教授,不把心思放在發表論文上,天天搞這種理論創新,有意義嗎?”“你太沉迷於理論研究,是在跟你自己的前途過不去!”面對這種質疑,不願隨波逐流的李德威教授堅定地回答道:“我絕不會為了評職稱,放棄創建自己理論的夢想。”

又一明星陨落!弥留之际写下十个字,助力中国崛起

隨著理論的一步步完善,李德威教授也逐漸在國際上聲名鵲起。從2011年起,他連續兩次以執行主席的身份參加並主持了一年一度的香山科技會議,又接連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一大批國家級和世界級的頂尖榮譽。

又一明星陨落!弥留之际写下十个字,助力中国崛起

△各界人士自發趕來武漢,出席李德威教授的追悼會

榮譽加身之下,李德威教授並沒有絲毫的鬆懈。最近幾年,他帶領的團隊又把研究方向轉移到了固熱能上。這是一種通過地球物質的固態流變來獲取能量的新型能源,具有無汙染、可再生等優良特點,是理想的未來能源。

通過刻苦的理論攻堅和實地考察,今年三月,他的團隊已經在海南瓊北打出了中國東部第一口固熱能井,為固熱能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奠定了基礎。沒人能想到,就在這時,李德威教授卻突然病重,不久就溘然長逝。

又一明星陨落!弥留之际写下十个字,助力中国崛起

9月12日,李德威教授的病情已經發展到了無法控制的階段,連話都說不出一句。彌留之際,他堅持著要來紙筆,顫抖著寫下了“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十個漢字。

這是他畢生追求的事業,是他臨終前的掛念,更是一個赤子對祖國的熱愛和祝願。讓我們一同祝福李德威教授一路走好,未來的中華,必將如你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