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胡村:延伸花椒產業鏈 小小花椒助脫貧

(記者:盛戈)陽郭鎮張胡村位於旱塬地帶,全村溝坡地眾多,灌溉條件差,到處是見縫插針開闢出的一兩分地。近年來,張胡村積極開拓思路,將花椒確定為村裡的主打經濟作物,不斷夯實花椒品質建設,同時延伸花椒深加工產業鏈,提升花椒附加值,確保貧困群眾在花椒產業發展中長期受益,如今,全村花椒種植面積已達1000餘畝,群眾種植花椒的熱情不斷提升,已逐步成為全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支柱產業。

張胡村:延伸花椒產業鏈 小小花椒助脫貧

最近正是花椒的盛產期,火紅的花椒掛滿枝頭,麻香瀰漫整個張胡村,73歲的寇根尚正在和老伴採摘地裡的花椒,這片坡地上的老園子只有三分地,這幾年花椒價格不錯,他的收入也還不錯。

陽郭鎮張胡村村民 寇根尚:這幾年花椒產量還可以,這園子就是二三分地,一年就是(掙)一千四五,價格去年是三十左右(一斤)。

張胡村:延伸花椒產業鏈 小小花椒助脫貧

這幾年,村裡群眾採摘下來的花椒都是盼著客商到地頭收走,遇到沒人收購的情況,還得拉回家自行曬乾,天天盼著有人來收,價格也是客商說多少就是多少。

陽郭鎮張胡村村民 寇根尚:天氣不好的話曬花椒沒有太陽,沒人收購,以前村上小販轉來了賣給他,不來了就賣不了了。

張胡村:延伸花椒產業鏈 小小花椒助脫貧

花椒銷售難一直是困擾群眾的一大難題,群眾的積極性也不高,周邊種花椒的村子也不在少數,如今張胡村又大面積種花椒,怎麼就能脫貧呢?對此,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幹部多次前往韓城等地考察學習,瞭解了其中的門道,要想銷售好,花椒的深加工這一環節必不可少。

陽郭鎮張胡村村委會主任 王建國:咱現在的花椒經過三年的發展已經發展了一千多畝地,佔咱們村百分之六十的土地,2017年由於採收季節陰雨比較多,完了以後村成立了村集體公司,準備通過烘乾保證農民收益不受影響。

張胡村:延伸花椒產業鏈 小小花椒助脫貧

說幹就幹,今年年初,張胡村集體公司利用村部的老倉庫改建了一座花椒加工廠房,配套倉庫2個,4000斤花椒燒爐安裝到位,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群眾銷售花椒再也不用發愁了。

陽郭鎮張胡村村民 寇根尚:現在不管是旺椒也好,幹椒也好,起碼有地方賣了,幹了以後大隊都收,再一個今年大隊比外面價格還能高些,一斤能高二三塊錢。

張胡村:延伸花椒產業鏈 小小花椒助脫貧

村裡的收購價格高,但卻不虧本,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村主任王建國給我們道出了其中的門道。

陽郭鎮張胡村村委會主任 王建國:過去的花椒都是村裡來的小販收購,村集體公司成立以後,通過咱的烘乾收購直接和外地的客商聯繫,這樣就減少了中間的環節,一畝地可以多賣五到七百塊錢。

張胡村:延伸花椒產業鏈 小小花椒助脫貧

原來花椒收購往往需要幾道環節,每一級客商都會從中抽取利潤,來村上收購的小商販往往出的價格極低,村民根本沒有議價權。為了壓縮中間環節,讓村民的利潤最大化,村集體公司積極聯繫到了一家廣東的大客戶,一次性銷售乾花椒5000餘斤,銷售額近20萬元,利潤接近3萬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增收。廣東客戶還和村集體公司簽訂了1到2萬斤的收購協議,真正解決了公司銷售上的後顧之憂。

陽郭鎮張胡村第一書記 王小龍:下一步我想咱們張胡村現在有這個花椒,樹齡階段參差不齊,再一個品種也是參差不齊,所以我想到後面把這個花椒品牌還有花椒樹的品種全部都更新,以後還要繼續開發市場,做我們張胡花椒的品牌。

張胡村:延伸花椒產業鏈 小小花椒助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