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封鎖30載!中國終於造出了自己的,比5艘遼寧艦還要大!

在當今的中國仍然還有許多我們沒有突破的東西,這裡主要是一些技術,這些技術往往就是制約我們在某個領域向高端發展的一個瓶頸。在戰鬥機研發領域,我國無論是在戰機的隱身上,還是航電,火控上都可以做到世界一流,但是發動機不行卻深深地脫著後退。在超級計算機領域,我們自己研發的超級計算機能夠做到世界第一,可是核心CPU用的竟然是美國的。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任然還是發動機領域。眾所周知,中國擁有世界第一規模的造船工業。除了中國,世界上其他國家比中國能夠造更多的船隻,事實上也沒有人比我們造的更好。僅僅我們中國人的手中就掌握著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造船訂單。每年有這麼多訂單,那我國造船企業應該是賺大發了吧,按常理來想應該是這樣的。實則不然,其中還有隱情。

日韓封鎖30載!中國終於造出了自己的,比5艘遼寧艦還要大!

(圖為大型曲軸)

我們大家並不知道的是,我們中國造船企業每完成一單造船訂單就需要向日韓支付高昂的費用,這就說明我們仍然有許多核心技術需要國外的支持。每次支付給他們的這些費用就來自一系列的關鍵船用設備,其中就有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曲軸。這是最讓人覺得揪心的,我們付出的更多,卻賺不了更多的錢,原因就在於沒有掌握核心。石油被叫做工業的血液,而發動機也被叫做機械的心臟。任何一個機械一旦離開了核心發動機,那就是死的,對於任何需要動力的機械都是這個道理。對於船隻來說,要想開動數萬噸巨輪就必須有強勁的發動機才行,萬噸巨輪在海面上航行,承載著那麼重的貨物其需要的動力可想而知,沒有強勁的發動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發動機也佔整船建造費用的百分之四十。造船將近一半的費用要來造發動機,這個你想不到吧。大型商用巨輪一般使用中低速大型柴油機,而柴油機的核心部件就是超大型曲軸。

日韓封鎖30載!中國終於造出了自己的,比5艘遼寧艦還要大!

(曲軸的作用流程,紅色部分即為曲軸)

那麼,什麼是曲軸呢?說簡單點,曲軸就是往復式活塞引擎(也就是往復式發動機)中,將活塞的直線往復運動的動能轉化為旋轉動能的部件。這就相當於活塞那些直柱或者長臂相當於人的一個個胳膊推動著這個曲軸,完後曲軸本身開始轉動,所以就旋轉起來了。看起來,曲軸主要是由一根會旋轉的長軸構成,為了將往復式的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曲軸上會有“曲軸臂”或曲軸銷部分,其軸心和曲軸的軸心有徑向位移,而活塞連桿的較大一端會連到曲軸的曲軸臂或曲軸銷。因此,如果沒有曲軸的話,發動機是不可能做出旋轉運動的。對於我過來說,在曲軸的設計製造領域長期以來一直是空白的,這和在其他工業領域一樣,我們幾乎一片空白。看上去,曲軸表面上只是一根根看似普通的鐵疙瘩,不就是個鐵疙瘩麼,但是這個鐵疙瘩並不好製造。因為曲軸是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所以要求其在發動機全壽命期內不允許更換。如果更換的話,那就相當於說發動機報廢了,因此曲軸對於鍛造工藝、加工精度,使用壽命以及材料硬度、屈服度都有著極高的要求。說白了,也就是材料要求的技術,而這些關鍵技術正是中國造船工業的軟肋,我國在材料製造方面的水平就像發動機水平一樣,是硬傷。

日韓封鎖30載!中國終於造出了自己的,比5艘遼寧艦還要大!

(李克強總理為國產曲軸測量精度)

就是因為一個曲軸的原因,我國曾經在在十五期間不得不放棄價值上百億的造船訂單,將大好的生意拱手讓人。從那時開始國家便已經開始花費大力氣研製我們自己的發動機曲軸,憑藉著我國其他體系的完整,在2002年國家有關部門召集14家國內大型造船企業聯合攻關超大型曲軸的生產製造。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中國造出第一個國產大型船用曲軸,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當今世界上僅有的5個大型船用曲軸生產國家,躋身世界大型船用曲軸的國家前列。2014年6月,大連重工曾宣生產出全球最大沖程的曼恩系列船用曲軸,其總長有12.575米、全衝程3.72米,迴轉直徑4.74米,重237.131噸。據悉,該曲軸將被用於製造一個柴油機上。而這個柴油機將用於一艘31.9萬載重噸油輪上。31.9萬噸什麼概念,這個體量比五艘遼寧號航母都還要大。如果成功的話,那我國的曲軸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