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上半年A股最賺錢的行業:銀行,當之無愧。

以淨利潤排名,上半年最賺錢的前20名,上市銀行佔據12個席位: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其中,號稱“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2018年上半年累計淨利潤達1604.42億元,高居榜首。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超過1000億的上市公司僅有4家,均為上市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值得一提的是,73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總和為544.76億元,僅為工商銀行淨利潤的34%。

除了異常強勁的賺錢能力,銀行給予房地產行業的貸款,更牽動著眾人的眼球。

房地產直接貸款超25萬億

面對史上最嚴調控,商業銀行與房企的關係是否已經“全面瓦解”?

從26家涉房貸款的最新數據看,2大行業的關係似乎仍是“你儂我儂”。

據Wind數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26家上市銀行的涉房貸款合計達25.52萬億元,較2017年年底的23.85萬億元增長了1.67萬億元,半年時間的增幅為7.02%。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銀行涉房貸款主要是2方面,一是與房地產直接相關的貸款,包括個人住房貸款、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等;二是以房地產作為抵押物的其他貸款,包拪地方政府及其他非房地產企業以土地或房產作為抵押物獲得的銀行貸款。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6家上市銀行半年報披露了,最新的房地產直接貸款數據:截止2018年上半年,26家上市銀行對房地產公司類貸款餘額為4.82萬億,增幅為8.25%;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20.7萬億,增幅為7.52%。

雖然總額繼續上升,但商業銀行對於涉房貸款愈發謹慎:開發貸根據調控要求,服務於重點企業、重點地區;按揭貸則明確強調,向剛需傾斜。

房地產開發貸逼近5萬億

2018年以來,市場普遍預測商業銀行與房企的親密度下降,但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的數據卻給出了真相。

據Wind數據,截至2018年中期,26家上市銀行對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餘額合計4.82萬億元,較2017年年底的4.57萬億元增加了2523億元,意味著26家上市銀行開發貸總額正在逼近5萬億元。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其中,五大國有銀行(中、農、工、建、交)的開發貸餘額合計達2.7萬億元,佔開發貸款總規模的56%。

26家上市銀行中,多達18家銀行的開發貸餘額較2017年年末上升,其中10家銀行開發貸餘額較年初增幅超10%。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其中,成都銀行、貴陽銀行、上海銀行對於房地產開發商最為熱情,上半年開發貸增幅均超過30%。

從上市銀行的開發貸餘額佔比來看,上海銀行的開發貸餘額佔公司類貸款總額的比例高達22.72%,且較年初提升了2.23個百分點。

5大國有銀行中,中國銀行最為激進,開發貸餘額為8629.48億元,佔公司類貸款總額比例達12.2%,佔比較年初仍在提升。其他4大行的開發貸佔比均不高,在5.5%-8%之間。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上市銀行的開發貸抵質押率有所下降,意味著其對應的風險或許有所上升。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

26家上市銀行的涉房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的規模遠遠高於地產商的開發貸,而且在銀行的貸款業務中佔據最重要的位置。

據Wind數據,截止2018年6月30日,26家上市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合計為20.7萬億元,較2017年年底的19.28萬億元,繼續增長1.42萬億元,增幅為7.38%。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其中,5大國有銀行佔據了個人放貸市場的半壁江山,截止6月30日,5大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共計16.41萬億,佔26家上市銀行總規模的79%。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個人房貸餘額最低的系寧波銀行,僅為12.29億元,與位列第一位的建設銀行,相差3660倍。

從房貸餘額增長情況來看,26家上市銀行中,23家銀行的個人房貸餘額較2017年年末上升,僅民生銀行一家的房貸餘額下滑,其中11家銀行個人房貸餘額較年初增幅超10%。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總體來看,2018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對於個人房貸的熱情只增未減,這與房貸利率不斷上漲密切相關。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7月中國房貸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7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67%,相當於基準利率1.157倍,已連續上漲19個月;同比去年7月份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4.99%,上升13.63%。

銀行報表中的不斷增長的個人房貸另一面,是不斷攀升的居民槓桿率。

2015年末,中國居民部門貸款佔GDP 的比重僅為39.9%,與日本71.9%和美國80.9%的居民槓杄率相比仍然較低。據平安證券估算,2016年中國居民部門槓杄率或將升至45.5%。

另外,上財高等研究院測算,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超過美國水平,更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上財高等研究院警示:家庭債務已逼近家庭部門能承受的極限,中國很多家庭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家庭流動性已到了命懸一線的地步。

居民槓桿率迅速攀升、家庭債務不斷增加,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大幅增長可謂功不可沒。

房價下跌,不可承受之重

一般而言,房地產貸款對於銀行來說是優質資產,對房地產商的開發貸、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都低於整體貸款不良率。

但自從2016年樓市加強調控以來,房地產貸款的風險也發生了變化。

平安證券測算,公司類房貸不良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特別是四大行,公司類房貸不良率已經接近整體貸款不良率。

房地產是資金密集的行業,一旦房地產下跌引發其營收下降或者銀行信貸大幅收縮,房地產企業容易出現資金鍊緊張甚至斷裂的風險,將極大提高銀行信貸風險。

以溫州為例,其擁有發達的民營經濟,靠出口加工業務積聚著大量人口和財富,加上四萬億救市計劃下銀行信貸的大量投放,2010年後房價飆升,2011年超過3萬元/平米,接近一線城市房價水平。

個人、企業紛紛高槓杄加入炒房大軍。

個人房貸,突破20萬億!中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極限


2011年貨幣政策轉向緊縮,歐美經濟的衰退,給溫州民營經濟沉重的打擊。

當民營企業由於銷售困難、資金鍊斷裂而無法償還貸款時,銀行只好處置拍賣作為抵押的房地產,導致房價一年內下跌20%,此後違續十幾個月持續下跌,溫州銀行業也陷入困境。

平安證券認為,這場房地產泡沫危機能否化解,在於政府能否堅定不走老路,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扭轉市場預期。若再次通過政策刺激房地產來拉動經濟,那麼房價報復性反彈的局面將難以遏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