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復聯3中綠巨人不出來,是爲復聯4埋下伏筆

原來複聯3中綠巨人不出來,是為復聯4埋下伏筆

一開始我也認為是浩克被打出現了陰影,導致後來不願出來參戰。直到我後來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不得不佩服編劇的思維,不管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復聯三中浩克不願出來這個設定棒極了,它的存在極大的補完了浩克這個角色。

復聯的主線一直都是三巨頭,個人系列體現了鋼鐵俠的精進,雷神的成長,美隊的蛻變。可是,復聯這個系列,是需要配角來撐起很大的篇幅的,而配角立不立的住,就需要花心思了。

原來複聯3中綠巨人不出來,是為復聯4埋下伏筆

不同於其他在主線裡擔任主要配角的角色(冬兵、獵鷹、戰爭機器),也不同於詳細介紹了起源的角色(緋紅女巫、幻視),有些角色壓根你就湊不出時間來講他的故事,只能是每部湊一點時間來帶一下,我管這部分人為“在別人的主線裡講自己的故事”。

黑寡婦,首次出場於鋼鐵俠系列,剛一出場就在拳壇上撂倒保鏢,第一印象就是人美武力高。後續的復聯一、美隊二、復聯二中,又時不時揭示了過去的黑歷史(黑寡婦計劃,投敵),同班納的戀愛也體現其身為女人的一面。

原來複聯3中綠巨人不出來,是為復聯4埋下伏筆

鷹眼,首次出現於雷神(如果我沒記錯的),剛一出場就射趴了雷神,第一印象就是聽話眼力準。後續的復聯一、復聯二中,其業務能力通過局長的描述來體現,而家庭的暴露則體現了其身為丈夫和父親的一面。

到了浩克(班納),這個就很尷尬了,因為《無敵浩克》的關係,綠巨人被迫軟重啟,導致了班納本身的悲慘起源只能略過不提,結果就是班納身上唯一可挖掘的就是自身的矛盾,即班納意識和浩克意識的衝突。

原來複聯3中綠巨人不出來,是為復聯4埋下伏筆

那麼兩者的衝突有哪幾個階段呢?

第一階段:雙方不可控。

復聯一中,班納在被激怒時很快就變成了浩克,航天母艦上被洛基愚弄後和雷神的打鬥。最終決戰時,騎著摩托趕赴現場,也是生氣變身成為浩克。

這個階段裡,班納意識通過激怒喚醒浩克意識,而浩克意識只能等怒氣消散才變為班納意識。而此時,浩克意識表現為狂暴(肆意破壞),低齡(語句單一),情緒化(不聽調動)。

原來複聯3中綠巨人不出來,是為復聯4埋下伏筆

第二階段:雙方互相影響

復聯二中,班納和浩克的轉變中間多了娜塔莎,在浩克形態時,娜塔莎唱歌使浩克恢復成了班納(索爾後期嘗試過失敗了)。在奧創最終決戰裡,也是娜塔莎把班納推下山涯激發了浩克,最後浩克因此坐戰機離開,臨走時還有猶豫。

此時,浩克意識表現為相對穩定(可安撫),智力成長(有較簡單溝通,會開戰機)。浩克在此階段裡能感知班納的情感,共享他的知識。而班納知道浩克的所作所為,還會選擇自我放逐。說明兩者存在了互相影響。

原來複聯3中綠巨人不出來,是為復聯4埋下伏筆

第三階段,雙方開始對抗

雷神三中,浩克意識可以長期在不發怒的前提下壓制班納意識獨立生活,還具備了和人基礎溝通的能力。而在變回班納後,班納拒絕再次變回浩克,並強調自己變身後有可能再也變不回來了。在最後的決鬥中,班納從戰機上跳落企圖喚醒浩克,但是重重砸在了橋上,這一幕很搞笑,但是同復聯二時期被娜塔莎推下山頭馬上就能變身相比,就有很大的差距了。

第四階段,雙方對抗升級

原來複聯3中綠巨人不出來,是為復聯4埋下伏筆

復聯三中,無論班納如何激怒自己(好幾次變臉),浩克打定了主意不出面,導致了班納以血肉之軀參戰。

從整個時間軸上梳理下來,浩克從一開始的野獸慢慢成長成了一個叛逆期的孩子,這樣極大提高了浩克展開後續劇情的可能性。

所以在未來,可預見的第五階段為班納意識和浩克意識可以在雙方的溝通下,自由切換,或者更強大一點,帶著班納腦子的浩克。相信會出現在復聯四里。

回過頭再去看《無敵浩克》這部作品,你就會知道,為什麼要對其進行軟重啟了,因為班納和浩克的平衡在影片結尾體現了,想一下,有了能自由切換的浩克,還有什麼問題能留給鋼鐵俠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