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金融中心分層,一線陣營爲何獨缺廣州?

国内金融中心分层,一线阵营为何独缺广州?

圖片出處:攝圖網

一座城市的“聲譽”,即城市的自我形象宣傳。

在上週舉行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發佈會上,這個概念被該指數發佈者,英國Z/Yen集團集團理事長、倫敦金融城議員邁克爾·梅內裡反覆提及。

日前,以“連接全球·佈局未來”為主題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佈會暨廣州金融中心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正式發佈了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從綜合排名看,在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中國內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天津、成都、杭州、大連9個城市進入榜單。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每6個月做一次評估,在第24期約有3.8萬人參與了評估,對不同的金融中心做了3.1萬多份的有效調查。參與評估的人員,主要是金融行業和政府監管部門的人員、律師等。

邁克爾·梅內裡表示,中國內地金融中心評分出現較大提升,排名穩中有進,體現出中國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地位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金融中心城市被全球金融專業人士所熟知。

國際:亞太金融中心

此次進入榜單的100個金融中心,排名全球前10的城市依次是: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悉尼、北京、蘇黎世、法蘭克福。

長期以來,倫敦、紐約、香港、新加坡和東京一直佔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前五的位置,儘管內部排名偶爾出現變化,但其他金融中心難以撼動這一格局。

邁克爾·梅內裡介紹,“紐倫港”全球金融中心第一“陣營”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在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4)中,紐約、倫敦、香港之間的評分差距細小,而香港更是領先排名第4的新加坡14分。

不過,舊的格局正在逐漸被打破。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4)顯示,上海在本期排名第5,取代原先排名該位置的東京,並且上海與排名第4的新加坡之間,評分差距縮短至3分,對新加坡的排名造成嚴峻挑戰。此外,北京、蘇黎世和法蘭克福進入本期指數排名前10,取代了多倫多、波士頓和舊金山。

從洲際的角度來看,東西方“共亮”的情況顯現。邁克爾·梅內裡稱:“亞洲的力量越來越強”。此前,西歐和北美地區的頂級金融中心(地區排名前5),其整體評分通常略高於亞太地區,但是從近幾期指數來看,亞太金融中心“趕超”歐美傳統金融中心的步伐不斷加快。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4)提到,本期的全球金融中心10強中,亞太地區佔據6個,西歐地區佔據3個,而北美地區只有1個。

國內:上北深第一陣營

同期發佈的第十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顯示,中國內地的31個金融中心城市的得分全部上升,深圳、上海、杭州、廣州和南京,是得分上升幅度最大的5個城市。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是第十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的發佈者。他介紹,國內的金融中心呈現了分層現象,歸屬於第一陣營的上海、北京、深圳,這三個城市的得分明顯地高於其他城市,在本次指數中被稱為全國金融中心,其他城市被稱為區域性金融中心。

国内金融中心分层,一线阵营为何独缺广州?

每經記者 邱德坤 攝

第十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指出,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的金融業發展的規模效應,已經遠勝於其他區域金融中心。而在金融機構實力的評比中,“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四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所佔據的金融機構資源和綜合實力,超過了其他區域金融中心的總和。

而在第二陣營中的杭州、成都、天津和南京,這4個城市的綜合得分非常接近,任何一個微小的變化,都可能會對他們的排名產生一些影響。

如果將時間跨度拉長至10年,對比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的第一期和第十期,成都在整個西部區域,呈現了異軍突起的態勢,其與重慶的得分相差無幾,競爭激烈。

劉國宏指出,在中國內地的很多區域,金融中心的競爭呈現雙頭格局,除了西部的成都、重慶,還有中部的武漢、鄭州,東部的杭州、南京。

其中,杭州在本次會議上被特意提及。在發佈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4)時,邁克爾·梅內裡稱,杭州是第一次進入到金融中心指數的榜單中,因為他們考慮到阿里巴巴的總部位於杭州,這有助於提升杭州的金融中心地位。

上述杭州的情況,類似於五六年前的舊金山。邁克爾·梅內裡認為,由於蘋果的總部位於舊金山,將會吸引蘋果的一些供應商在舊金山聚集,這些供應商進行一些金融服務,很自然地會提升舊金山的金融服務。

疑問:廣州為何缺席?

這是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首次在廣州發佈。廣州受到的關注與討論,明顯高於其他城市。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廣州排名第19位。這是廣州自2017年3月首次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後,第四次進入該榜單,並在這一期排名中躍升9位,實現得分、排名雙提升。

但在國內的金融中心分層中,第一陣營內,四大一線城市唯獨廣州缺席。

根據第十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廣州的綜合得分明顯高於同為第二陣營的杭州、成都、天津和南京。但是與其他3個一線城市相比,還存在差距。

国内金融中心分层,一线阵营为何独缺广州?

每經記者 邱德坤 攝

“廣州最大的短板是市場”,劉國宏指出,相比其他一線城市,廣州沒有相應的交易所。

對此,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邱億通表示,廣州成功爭取了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南方運營中心落戶,這標誌著中國證監會兩所、兩系統的四足鼎立之勢,在京滬廣深形成。

此外,劉國宏還認為,廣州在構建金融中心的過程中存在其他問題,包括:金融從業人員的增速,開始低於區域性金融中心前十的平均水平;本地法人保險公司的資產規模相對不足;最落後的是實際利用外資,其次還有外貿進出口總額,也處於一個平均水平之下的水平。

近期,廣州出臺《關於廣州擴大金融對外開放 提高金融國際化水平的實施意見》,是一線城市中首個出臺的金融擴大開放專項政策。在邱億通看來,這體現出廣州市委、市政府對金融對外開放的高度重視和提升金融國際化水平的決心。

展望未來,劉國宏認為,今後的金融中心建設,一定是以集群的方式連接全球。目前,在中國內地,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均開始呈現出成片集聚的現象。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