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拚命的溺愛

前幾天《我家那小子》的綜藝火了,它主要講述獨居男藝人的日常生活,通過媽媽觀看兒子獨居生活的視頻,瞭解平時自己不知道的兒子的獨居生活狀態。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而讓它成為網絡熱議話題的是朱雨辰媽媽在綜藝上的一番言論,已經70歲的朱媽媽,每天事無鉅細地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早上三四點起來給兒子做午飯,熬梨汁熬10年,甚至手抄兒子微博。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我是用我的整個生命對待我兒子的,我沒有自我,完全沒有自我”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我的宗旨就是,不管兒子走到哪裡,我都會給兒子一個溫暖的廚房,我在家裡頂兩個菲傭。”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談到擇兒媳標準時,朱媽媽如是說!“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應該做賢妻良母,既然把你娶進來,既然你願意進這個家,你就應該擔起這個責任...”

不僅如此,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朱媽媽都會干預~朱媽媽的這番言論,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大部分網友都表示:這樣的婆婆太可怕。我們姑且放下婆婆這個嚴苛要求,就說說朱雨辰媽媽對待自己孩子的方式!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小編只想說一句,這個媽媽給的這種愛,壓力太大了。

這種看起來無私奉獻的愛,貌似讓人沒辦法狠心去指責,但是她的所作所為,真的是為了兒子好嗎?這樣的媽媽其實是弱化孩子的生存能力,對自己產生一輩子的依賴感,好去操控他們的一生。這不是愛,是害。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如朱雨辰媽媽一樣,時時刻刻都在插手孩子的人生,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都攥在手中。小時候的各種早教班,興趣班,奧賽班;成年後選什麼專業,交什麼朋友,幹什麼工作……小到吃什麼水果,大到和什麼樣的人結婚,一切都要在家長的掌控之中。

其實這並不是愛,從另一個層面講,這有可能是溺愛,是害!

教育上的有些過失會立竿見影得到懲罰,而有些則要假以時日才會表現出來,溺愛就屬於後者。所以,請留意下面的3個提示,幫助你把愛收攏在合適的範圍裡面。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過多的禮物意味著干擾

現在我們到處可見,玩具和電子娛樂產品塞滿了孩子的房間。這樣的結果卻是令人遺憾的——隨著玩具的增多,孩子的興致一點點下降。孩子可以支配的玩具越多,他就要用更多的時間決定玩哪一樣,並且會很快地將興趣從一個玩具轉移到另外一個,集中精力玩一個玩具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孩子常常把抽屜裡的、架子上的、筐子裡的玩具統統翻出來,玩著玩著,他就會要求媽媽的幫助了:“媽媽,你看到我的那個藍色的小汽車了嗎?”於是,媽媽便會數落孩子:“你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把玩具收拾在自己能找到的地方呢?”其實,問題不在孩子,收拾和管理這麼多玩具,早已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過多的幫助意味著無助

溺愛不僅是指大量地買東西、送禮物,還包括過多的幫助。

我們對孩子的幫助往往出於不同的原因和動機。例如,一個5歲的小姑娘想吃果醬麵包,於是她拿來麵包、果醬和餐刀,準備為麵包抹上果醬。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但是,媽媽會因為擔心誤了上幼兒園的時間,一把拿過餐刀幫她抹上果醬。爺爺奶奶會擔心餐刀太危險會傷到孩子,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拿開。但是孩子需要學習,以便學會自己處理生活中的小困難和小麻煩。而當他什麼也不用做,並且適應了這樣的狀況時,他在生活中會變地無助和無能。

所以,我們為孩子買只有拉鎖的鞋是無濟於事的,他總會要穿需要繫鞋帶的鞋子的。我們日復一日地提醒孩子去幼兒園時帶上水壺,不如讓他自己記得。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幫助是美好的,但是應該讓孩子決定他是否真的需要幫助,什麼時候需要。因為,所有的幫助都只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就是使幫助在某一天成為多餘。

過多的表揚意味著口是心非

我們希望孩子有自信,能夠雄心勃勃地走向世界。因此,我們表揚、讚賞、鼓勵孩子。心理學家也指出,適度的表揚能夠增強孩子的信心。

但是,如果表揚氾濫也會帶來很大問題。一是孩子不再把表揚當回事了,二是當孩子把我們的稱讚句句當真,那麼他可能把自己當成一個天才或不同凡人的人,而當他從老師或者其他人那裡得到客觀的評價時,對他的信心無疑是很大的打擊。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那麼,我們是否以後就不要再表揚孩子了?在他得到了一個好成績時,不要買個大冰激凌獎賞他,在他完成一幅圖畫時,也不要表示讚歎了?不是的,我們仍然需要對孩子表示表揚和欣賞,當孩子的確有好的表現時。

但是,我們要注意兩點:首先,我們應該向孩子展示,事情還能夠做得更好。其次,表揚絕不僅僅限於一輛玩具汽車和一些甜點。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TIPS:

和孩子在一起的不受打擾的時間

我們可以用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去郊遊,牽著他的手,或者讓他騎在脖子上漫步。和他一起在草地上閱讀、唱歌、畫畫,或者講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給他聽,再或者安靜地、毫無打斷地聽孩子說他幼兒園的事情,或是他昨晚做的夢。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拼命的溺愛

給孩子創造接受挑戰的機會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親手解決了一個難題更令他滿意和興奮的了。遺憾的是,我們給孩子提供的這樣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我們習慣於將一切都為孩子事先做好。所以,我們應該創造條件放手讓孩子解決問題,並且付出一定的耐心,畢竟孩子不能一下子將事情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