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在這個時代發展的今天,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皮影戲”已經歷經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依然流行於陝西一帶,透過薄薄的一層白布讓我們領略了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

下面中國風小晟為你帶來中國古老傳統的民間藝術---皮影戲。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流傳廣泛的民間藝術。我國皮影藝術遍佈民間歷經興衰。史料記載,皮影戲起源於漢代,成熟於盛唐,盛行於宋代。

皮影戲雖然種類繁多,但區別主要在聲腔和劇目方面,至於影人制作和表演技術則大同小異。影人一般是先將牛皮或驢皮、羊皮颳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狀後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講究刀工精緻,造型逼真。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皮影戲裡女性角色多妖媚秀麗,男性角色多豹頭虎目,舉手投足間無不惟妙惟肖!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影人一般分頭、身、四肢等幾部分,均為側影,頭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著服飾,塗油彩後用火磚烘烤壓平即成。演出時將影人的頭插於身部,身與四肢相接,同時在身部和兩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還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古書這樣描繪皮影戲:

三尺生綃作戲臺,

全憑十指逞詼諧。

有時明月燈窗下,

一笑還從掌握來。

傳統剪紙、窗花、工藝美術等民間藝術和地方戲曲、口技等表演精髓的融合,造就了皮影戲的獨特魅力。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中國的皮影戲以陝西最為精妙,已被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人通過白色幕布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方言唱述喜怒哀樂。在打擊樂器等的配合下,顯示出濃厚的鄉土氣息。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皮影藝術早中國乃至世界上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我們!

古典之美——皮影,光影搖曳的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