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吳小平」有必要大動干戈嗎?(與馬光遠學者商榷)

一個“吳小平”有必要大動干戈嗎?(與馬光遠學者商榷)

很長時間不上網拜讀任何大作了,也就最近上了今日頭條。無他,只是看到頭條有些關於農村方面的帖子、視頻。想做農業,所以想學些相關的知識。只是看到有些帖子,讓我很不明白,也想不通,忍不住就想說幾句。

“吳小平”何許人也?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偶爾看到一個叫“馬光遠”的帖子,“罵”的那麼狠,似乎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一樣。“馬光遠”是何許人?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不瞭解兩個人是否有相連,是否有仇恨?但從“馬光遠”的言談與評論中看得出來“恨”近乎於是“深仇大恨”。

爾後又看到了“吳小平老師”的道歉,我實話說心裡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咱就是一個普通人,按說沒有資格說三道四,只是看到這些“恨之入骨”的話語,很是傷感。

我不明白,“吳小平”也就是發表了點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建議而已。更何況也沒有什麼令人難堪的語言與偏激言論。至於有沒有人採納那時另說。可為什麼就激起這麼大的“憤恨”呢?他的文章究竟是觸動了誰的利益?要讓人這麼“憤恨”?

“吳小丑”、“二貨”……,“馬光遠”是這樣稱呼他的。這是多大的“恨”才能叫出來的“名字”?並且說是“奇談怪論”、“奇葩言論”、“二貨言論”……。好大的“恨”啊。再繼續讀,原來“馬光遠”與“吳小平”並沒有多大的聯繫。“這次奇葩言論後翻了翻他的東西……”這證明“馬光遠”與“吳小平”沒有關聯的。沒有關聯這麼大的“恨”又是為什麼呢?

關於“吳小平”的那篇文章我就不看了,我只就事論事,一切內容以“馬光遠學者”的內容為依據。

我想請教馬學者的是:

一、您不認識你“吳小平”,從您文中的談論,可以判斷“吳小平”不是“漢奸”,不是“賣國賊”,何以用這麼傷人格的語言來“謾罵”呢?

二、您不認識“吳小平”,他所說的看法或是建議,只是代表他個人的,您可以“批評”,也可以“反駁”,您那樣用詞與用句可想過“是他口不擇言呢,還是您口不擇言呢”?您這樣的攻擊,試問他的看法對您有什麼利益衝突呢?您近乎於要置他於死地而後快呢?

三、學者,溫文爾雅。您是學者,怎麼用的詞比我們這些“粗人”還粗呢?您真是學者嗎?

我用一句您不高興的話說“您的人品有問題”。您看了別急啊。為什麼這樣說呢?您可以回看您的帖子“本來以為頭條上的人比較理性,結果發現腦殘也很多!真讓人促急!”。這個帖子您針對什麼有感而發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是您用這樣的詞語與話語來中傷人,您覺得恰當嗎?也不過別人說的不符合你的心意就是了,不符合你的心意就是“腦殘”,試問您是“皇帝”?“金口玉言”?您是“老虎”?“摸不得屁股”?您是學者,您是有文化,有修養的學者,不是我們一樣的“土老帽”對吧?您說出這樣的話符合學者的風度嗎?所以我感覺您的“人品”值得商榷!

四、您說“…因為誰都明白,中國當下財富真正的創造者是誰,離開民營企業,中國還剩下什麼(馬學者,這裡是不是應該用一個問號啊?不是逗號吧?我沒文化啊,別介意)…”。

馬學者我想請教您,按您的邏輯說,我們國家現在的一切都是民營企業創造的對吧?如果麼有民營企業的話,我們國家就什麼也麼有了對吧?那麼,民營企業種糧食嗎?您舉出例子有多少民營企業是種植的?那我們農民呢?全部忽略不計了嗎?8億人就所做的一切就這樣讓你間而單之的就抹滅了嗎?還有,下崗工人咱就不說了,這裡不是訴苦。現在在崗的工人(除了民營企業工人)有多少呢?您的意思是他們每天只是吃而不做嗎?您的話真的是大啊!牛沒翅膀都會飛的是吧?

更多的就不說了,水平有限。

綜上所述,我到感覺不是您說的“吳小丑”揣測什麼而冒天下之大不韙炮製奇葩言論,一舉成臭名,我倒是覺得您有點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標新立異,譁眾取寵之意!

您的口氣似乎要置法律“言論自由”之上。我真的佩服您,您是在偉大,偉大至極!

但不管怎麼著,我都覺得您都沒有必要嘶聲力竭吧?

一個看法,一個觀點,能夠探討,能夠商榷,為什麼要這樣呢?您覺得恰當嗎?

2018.9.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