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又犯錯了——教育觀

錯誤這件事對於大人或者是孩子來說都是一件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一件事,大人犯錯都是經常,何況是這些孩子,因此如何正確的面對孩子的錯誤才是大人們尤其是教師應該注意的。那這個知識點在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中就是一個經常出現的考點,綜合素質中的職業理念就告訴了我們答案。職業理念這部分知識包括教育觀、學生觀、知識觀,考察方式主要以單選題和材料題為主,其中學生觀和教師觀這兩年的考試中所佔分數比較大。應重點看待。單選題會出現三到四個,主要就是例子反選;三觀中會出現一道材料分析題,因而首先要讀懂題幹——找準答題角度理論-從教育觀or學生觀or教師觀,找好角度後再去作答。

對不起,我又犯錯了——教育觀

教育觀主要強調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及素質教育下的教學觀。學生觀主要強點兩獨一發,即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教師觀主要強調教師角色轉變、教師行為轉變。那其中,對於學生們的錯誤我們應如何處理呢,主要從學生觀和教學觀的角度來回答,那就首先必須要知道學生觀和教師觀具體包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都是什麼含義,再去尋找其中具體的角度。

首先學生觀包括:

(1)學生是發展的人

第一,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作為老師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再去進行相對

應的教育,例如遵循順序性、階段性、互補性、不平衡性、個別差異性。

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都是可變的,所以要給機會。

第三,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還沒有發展完,所以會出現很多錯誤,我們要允許,

並要加以引導,而不是一味地謾罵。

(2)學生是獨特的人

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學生不是為了學習而生的,它具備一定的整體性。

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因此我們應該珍視這種差異。

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不要總拿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家長和老

師總是要求孩子做到十全十美,這本就是不科學的。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學生

會思考,所以不是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

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體:用於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相對應的任務。

對不起,我又犯錯了——教育觀

其次從教學觀的角度來回答:

教師角色的轉變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教師應該從獨奏者轉變為伴奏者。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處於發展過程中。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強調尊重、讚賞:相對以往教師權威的不可侵犯。要求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

(2)在對待教學關係上,強調幫助、引導:幫助學生髮現自己的潛能等。

(3)在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教師只有對自己的教學不斷地進行反思,才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教學反思會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強調合作:同事之間互相幫助。

知道具體包含了哪些內容之後,對於學生犯錯誤的問題,我們可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學生觀——學生是發展的人——處於發展過程中。(2)學生觀——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3)學生觀——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4)教學觀——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5)教學觀——在對待師生關係上,強調尊重、讚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