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泡沫破裂進行時,誰能在浴火中鳳凰涅槃?

區塊鏈泡沫破裂進行時,誰能在浴火中鳳凰涅槃?

投機市場被封神的巴菲特曾提示說“總體而言,就加密貨幣來說,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它們會有一個糟糕的結局…至於什麼時候發生或如何發生等等,我並不知道。”加密幣的泡沫似乎驗證了這一說法,而與之息息相關的區塊鏈距離破裂還有多長時間?

泡沫橫飛的區塊鏈市場面臨破裂危機


要分析區塊鏈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區塊鏈。2008年中本聰首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擁有去中心化、開放性、匿名性、信息不可篡改性等特徵,所有操作由節點參與完成共同獲益,其中的共享機制和價值交換是區塊鏈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比如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共享風控,由於區塊鏈網絡是由主體公司共同設立,數據提供方可以提供更原始的數據,使用方可以通過智能合約上的模型計算出想要的結果,數據可以被安全地共享,不會被濫用。

由於能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之中,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顛覆互聯網行業的存在,引起資本瘋狂湧入。在狂熱的追捧下,區塊鏈市場存在著泡沫。這主要是由於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立竿見影的商業價值引爆了區塊鏈市場。除比特幣外,幾乎任何一種山寨數字幣市值都能翻上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在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下,投機行為越發盛行,繼而出現泡沫。

這樣的泡沫在歷史中並不少見,如今的區塊鏈和20世紀90年代初的互聯網何其相似。彼時的互聯網行業剛剛興起,各類資本競相湧入,市場一片繁榮。瀏覽器的鼻祖網景在首次公開募股的5個月內,股價就從每股28美元飆至174美元,雅虎剛上市就被估值8.48億,其他科技公司發展狀況也是極好。現今的區塊鏈也處於這種發展軌跡,只要貼上區塊鏈標籤,股價就會快速上漲,迅雷從4美元漲到27美元,人人網更是一夜之間暴漲40%。

然而互聯網行業這種狀況持續時間並不長,隨著2000年以科技股為代表的納斯達克股市的崩盤,互聯網市場崩潰。相似的發展軌跡下,區塊鏈市場變成泡沫的可能性並不小。而依照區塊鏈目前的發展來看,這個泡沫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主要原因在於區塊鏈的技術還遠遠達不到顛覆互聯網行業的要求。

一來區塊鏈是一門新興的技術,所跨領域範圍廣,計算機網絡、金融學、密碼學等多門學科都包含其中,其複雜程度難以想象。在資料匱乏的情況下想要使其快速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又恰好是資本市場缺乏的。

二來區塊鏈“雷聲大,雨點小”,缺乏殺手級的應用。區塊鏈在技術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其一,由於去中心化的特性,區塊鏈在應用過程中規模和效率不成正比,分佈式系統規模一大效率就低。其二,數據共享和隱私保護兩者之間存在矛盾。其三,分佈式交易系統自動化使得智能合約一旦執行就不能單方停止,系統一旦出錯就難以停止,也不能將合約刪除。

由於技術上還難以解決這些問題,區塊鏈在應用過程中遇到很大的阻礙,這也使得區塊鏈的發展落後於資本市場。

區塊鏈泡沫破裂進行時,誰能在浴火中鳳凰涅槃?

價值千金的白皮書是泡沫破裂的催化劑


在隨時會破裂的市場面前,代寫白皮書的出現使得原本就是一趟渾水的市場變得更加渾濁,進一步加速了區塊鏈破裂的腳步。因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影響受到嚴格監管而冷卻的互聯網金融市場在區塊鏈出現後似乎又恢復了以往的熱鬧,只是這份熱鬧裡添加了一點小心翼翼。

以迅雷的玩客云為例,這款類似比特幣“挖礦的遊戲盛行時,各大玩客們在論壇、QQ等千人大群裡相互詢問價格,自行交易,為了防止監控,他們給玩客幣取名叫“蛋”,給玩客雲取名為“母雞”。當然,這份小心也僅限於此,被神化的區塊鏈市場還在不斷湧入更多的投資者。

然而由於區塊鏈在國內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由此催生出了代寫白皮書這個特殊的服務行業。尤其是搭上區塊鏈這趟列車的人人網和迅雷等股價快速上漲後,區塊鏈似乎成了點金石,一觸成金,屢試不爽,市場對區塊鏈的需求更是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狂熱,人人網錢陽更是戲稱“真是一份白皮書,抵過十場發佈會”。

這股浪潮不止攪動得巨頭心癢難耐,也讓代寫白皮書這個行業更加興盛。畢竟對於投資者來說,要選擇投資一個新項目時一般都會選擇先看白皮書,從中看出項目的立意,判斷項目的靠譜性,再決定是否進行投資。正是基於這一點,在利益驅使下,沒有技術原理和結構做支撐在淘寶上售價千元的白皮書在市場上氾濫成災,使得市面上真空項目越來越多,市場越發混亂,加速了區塊鏈市場破裂的進程

一方面,憑藉空氣項目套現的“莊家”越來越多,真正專研區塊鏈的人越來越少。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項目都是空氣項目,套個概念編個白皮書,不管多不靠譜的項目搖身一變都能圈到錢,像雷達幣這樣的傳銷幣圈錢項目屢見不鮮。就連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朱嘯虎都曾直言不諱地說:“我始終認為99.99%通過區塊鏈/ICO融資的項目都是騙子!”這話也不無道理,要知道國內具有區塊鏈開發能力的技術人員只有100人左右,這些寥寥無幾的人才還不足以滿足市場上繁多項目所需要的人才。

儘管以人人網為首的企業被認為是典型的、噁心的投機行為,但基於財富效應,區塊鏈市場上投機套利仍佔了接大多數,畢竟誰都想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樣的市場環境也使得真正潛心技術、創造未來的玩家越來越少,阻礙了區塊鏈的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受騙的投資者增多容易導致市場更加混亂,吸引監管的注意,不利於區塊鏈的發展。淘寶上價值千金的白皮書真正用於區塊鏈領域的可能微乎其微,往往都是借白皮書圈錢。這些不靠譜的項目通過把幣開發出來上到交易所進行炒作,等ICO完成就消失。

先是騙子橫行,然後圍繞騙子形成產業鏈再把騙局做大,忽悠更多的人。而這些被忽悠的人有些咬咬牙就過去了,有些想不開的就會選擇更為激進的方式,因幣自殺的新聞並不少見,這也使得市場越發魚龍混雜。而這渾水的背後是更大一波的監管正在醞釀中,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距離區塊鏈泡沫破裂的時間似乎越來越近。

區塊鏈泡沫破裂進行時,誰能在浴火中鳳凰涅槃?

腳踏實地方能屹立於泡沫之中


當然,泡麵破裂的背後也有可能是重生,畢竟區塊鏈的技術不是泡沫,破裂的只是資本市場。那麼,什麼樣的企業能夠在區塊鏈泡沫中存活或發展?

一是能夠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行業需求,具有商業價值可落地項目的企業。相較於國外區塊鏈的發展而言,目前國內區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區塊鏈生態還處於炒作階段,雖然已經逐漸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之中,然而,真正具有商業價值的殺手級應用還沒有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先思考可以用區塊鏈解決行業目前流程中的哪些問題,再將區塊鏈切入目前已有的應用系統和流程,優化行業現有的模式。

以行政審批為例,通過區塊鏈保障數據真實性和安全性的技術,讓涉及民政、社保等多個部門和窗口之間實現數據互聯共享,加快審批的流程,減輕部門工作量的同時也讓申請人體驗到更好的服務,使區塊鏈+行業能夠真正實現價值互聯。

二是掌握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利用技術研發出的應用能夠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企業。就技術本身而言,區塊鏈是一門較為複雜的技術,要想掌握其中的核心科技離不開這兩點:其一,要有高集成的研發體系,能夠深耕區塊鏈技術,找出解決技術缺點的方法,給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推動社會的發展。其二要有創新思維,能夠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為區塊鏈帶來新的生命力,不讓區塊鏈的技術落後於時代的發展。

除此之外,從市場的痛點切入,實實在在解決人們的需求。這就要求企業要客觀理智的看待區塊鏈,不要一味誇大其優點將之神話,也不要因為其存在的缺點和侷限就一味否定,而是應該腳踏實地的去發展區塊鏈。

總體而言,怕會錯失機會的人群、盲目的市場,會讓行業聚攏巨大泡沫,如果不能儘快恢復市場秩序而是讓市場陷入更加混亂的境地,只會加速泡沫的破裂,曾經破滅的互聯網就是前車之鑑。要想通過區塊鏈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需要理智地看待區塊鏈,解決區塊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也只有通過不斷努力的深耕,行業才能在破裂後浴火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