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巴彥淖爾——行走在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一個新興城市,“巴彥淖爾”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位於舉世聞名的河套平原和烏拉特草原上,東接包頭市,西鄰阿拉善盟,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北與蒙古國接壤,交通便利,通訊便捷,氣候乾燥,氣溫偏低,自然資源豐富,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中國恐龍的故鄉,被譽為“塞上江南,黃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熱土”。

巴彥淖爾目前已開發出烏拉特草原風情遊,烏梁素海觀鳥遊,河套農業生態遊,烏拉山森林探秘遊,黃河樞紐工程觀光遊,古長城、陰山岩畫懷古遊,荒漠草原邊關探險遊等旅遊產品。形成了湖光山色旅遊線、西部大漠風情旅遊線、牧區邊關民族風情旅遊線、河套田原風光旅遊線。沿著四條線路您將會領略烏蘭布和沙漠的浩瀚飄渺;傾聽母親河脈搏的跳動;飽覽烏拉特草原的遼闊與廣袤;體驗河套田原的優美恬靜;感概黃河水利樞紐的壯觀雄偉;品味草原高爾夫運動的高貴典雅;感受藏傳佛教的莊嚴與凝重;驚歎陰山岩畫的質樸與生動。

線路推薦

1.黃河大漠風情

以黃河樞紐、烏蘭布和沙漠、阿貴廟為主,以110國道為主軸,沿黃河一線,主要景點有黃河水利觀光旅遊區(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黃河鐵路大橋、黃河公路大橋)、人根峰、五原義和渠帶狀公園、頭道橋度假村、甘露寺、烏蘭布和沙漠旅遊區、納林湖旅遊景區。

2.草原民族風情和邊關探險

以中旗、後旗草原、戈壁、口岸為主的烏拉特草原為主,沿中蒙邊境一線,涉及甘其毛道邊境中蒙跨國旅遊區(千人僧人廟遺址、蛤蟆石、成吉思汗套馬杆洞和發財洞)、烏後旗恐龍化石區、烏拉特梭梭林一蒙古野驢生態旅遊區、希熱廟宗教旅遊區、烏蓋佛教文化旅遊區、小九寨溝旅遊區、小廟溝地質旅遊區、小佘太歷史文化觀光區等旅遊景區。

3.工農業旅遊觀光

主要景點有隆勝星月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鏡湖休閒度假旅遊區、河套酒文化博物館、維信羊絨製品有限公司後旗青山鎮馬奴莊園、青山鎮工業園區、杭後大順城工業園區。

必遊景點

1.納林湖

位於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的巴彥淖爾農墾納林套海農場,距離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城約40公里。湖面呈不規則半月形,最深處達6米,是我國西北地區較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溼地之一,也是主要的鳥類繁殖地和遷徙地,被稱為“大漠明珠”。這裡煙波浩淼,乘坐在快艇中飛馳在湖面,處處是翠葦擺盪,青山綠水,交相輝映,讓人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美輪美奐之境。湖中有大小島嶼10餘個,8個遊樂灣,景色怡人,還有百餘種候鳥在這裡生長繁殖。湖裡還長有茂密的蘆葦,環湖有六個農業分場的萬畝良田,這裡生產著名的“納林牌”甜瓜、“王爺地”乾草等。遊客可以在這裡乘船遊湖,欣賞大大小小島嶼上的風景,看候鳥飛翔,魚兒嬉戲,會有一種迴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感受。

2.甘露寺

甘露寺的整體建築,嚴格按照佛教寺廟的定式格局修建。南北縱向的中軸線上有正殿三重。一進為天王殿,單層翹角,內供彌勒、韋陀菩薩和四大天王。門楣上鐫有"甘露寺"三字,為劉炳森先生所書。三門前有2.5米高的石獅一對,威武雄壯,穩坐三門。二進為圓通殿,殿內供六米高千手觀音一尊,用香樟木雕刻而成,藝術精湛、法相莊嚴。三進為大雄寶殿,系磚木結構。殿基高3.3米,上有漢白玉欄杆,石雕圖案清晰美觀。殿高21米,面積1320平方米,雙重複簷,簷下斗拱密緻。歇山式屋頂,覆蓋黃色琉璃瓦,翹角懸鈴,隨風作響。 重簷中間鐫有“大雄寶殿”四字,為趙樸初老先生所書。殿內正中供華嚴三聖(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三尊大佛。像高4.5米,佛座4米,背光高8米,用樟木精雕細刻而成,全身貼金,莊嚴如法。後雕觀音海島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慈祥莊嚴,栩栩如生。兩側肋侍為善財、龍女。大殿東西兩側有十八羅漢雕像,高2.5米。牆壁繪有五百羅漢,形態逼真、服飾鮮豔,富有藝術美感。正殿兩旁建有鐘鼓樓和廂房配殿,東側自伽藍殿、齋堂;西側自南而北依次有報恩堂、祖師殿,功德堂和三學堂。

3.烏拉特草原

烏拉特草原北與蒙古國接壤,南靠陰山,西連阿拉善盟,東臨包頭市。主要分佈於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和磴口縣境內,草原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烏拉特草原達509萬公頃,可利用面積413.9萬公頃,其中86.6%屬於荒漠半荒漠草場。內蒙古自治區九大集中分佈的天然草場之一,孕育了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留下了悠久燦爛的遊牧文化。

巴彥淖爾市地形地貌大體分為三種類型:陰山山脈綿延東西,橫亙在巴彥淖爾市腹地;陰山南麓是廣闊的河套平原,陰山以北是遼闊的烏拉特草原。這裡夏秋兩季,綠草如茵,牛羊肥壯,氣候涼爽,幽靜宜人。遊客在這裡可以身著蒙古袍,腳蹬蒙古靴,跨上追風的駿馬,乘上穩健的駱駝在草原上漫遊;可以在篝火的映襯下,欣賞蒙古族歌舞;可以在熱情的敬酒歌聲中,品嚐醇厚清香的馬奶酒,清香的手扒肉;烤全羊使你在大飽口福之時大開眼界;牧民家醇香的奶茶、傳統的奶食品會使您遐想遊牧民族的生活歷程;夜宿蒙古包,側耳傾聽陣陣牧歌,抬頭數點點繁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那城市的喧囂已在九霄雲外。

烏拉特草原的那達慕大會,是當地傳統的群眾集會,每年舉行一次。主要內容的摔跤、賽馬、套馬、賽駱駝、舞蹈等活動。“那達慕”一般於七、八月份間舉行,旅遊若是正遇那達慕盛會,可以觀看傳統的民族體育表演,還可以與牧民們一起角逐,參加這興趣盎然的娛樂。

4.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是迄今為止我國已發現的巖畫中分佈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巖畫,是我國最大的巖畫寶庫。現存的陰山岩畫絕大部分分佈在巴彥淖爾地區,真實地記錄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鮮卑、蒙古等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歷史。五虎圖是陰山岩畫的代表作。陰山岩畫最多的地方在烏拉特中旗南部的地裡哈日山的黑山上,東西延伸5公里多。僅此一處,巖畫就在千幅以上。在地裡哈日山東北不遠的山南坡和山頂部也有大量巖畫和地裡哈日山岩畫毗連一起,成為一個巖畫分佈區。地裡哈日山西南約8公里的瓦窯溝北山,每隔2至10米或稍遠一些便有一處巖畫,總數在9百幅以上。其次在蹬口縣的北託林溝山地的黑石上,一般2~3米就有一幅巖畫,最遠間隔不超過10米,其總數在5百幅以上。 最密集的巖畫群一個在默勒赫圖溝一處迎北的崖壁上,東西約50米、高約20米,約有80個人頭像組成。另一個在格和尚德溝中段的一塊迎西的石壁上,寬約5米、高約15米,由50個個體畫組成。巖畫面積最大的是烏拉特後旗大壩溝口西畔石頭上的正方形巖畫,面積約400平方米,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保護文物。

5.烏梁素海旅遊區

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地處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角地帶的邊緣,距烏前旗政府所在地西山嘴鎮13公里,距110國道22公里,距西王公路4公里。烏梁素海是全國八大淡水湖之一,總面積300平方公里,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譽,不僅是乾旱草原及荒漠地區極為少見的大型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緯度最大的溼地。目前烏梁素海為自治區溼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同時列入了《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烏梁素海是鳥的世界、魚的樂園,湖面碧波盪漾,葦叢茂密,令人賞心悅目。烏梁素海旅遊區與烏拉山北麓的烏拉特草原融為一體,是青山、綠草、碧波野趣天成。

6.甘其毛道口岸

位於烏中旗中蒙邊境第703(原288)號界碑處,距烏中旗海流圖鎮132公里,南瀕黃河後套,北於蒙古國為鄰,有邊境線184公里。這裡是國家一類季節性陸路口岸、內蒙古西部唯一常年通關的陸路口岸,也是中蒙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重要通道和進行貨物貿易的主要場所。甘其毛道口岸建有聯檢辦公大樓和海關監管場所,有商場、旅社、餐廳為一體的互貿服務區。更有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門”巍然屹立,令人肅然起敬。每到開關時,到口岸進行互市貿易和觀光旅遊的遊客、商賈雲集,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在口岸東邊不遠處,還有一片由國家劃圍的蒙古野驢“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為口岸增添了生氣與活力,成為吸引遊人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從海流圖鎮到幹其毛都口岸既可以遊覽遼闊的草原風光、體驗牧民生活和邊關的異國風情,還可以進行邊境貿易。

7.塞上奇石林

塞在烏中旗文更鎮境內,與同和太牧場毗鄰處,有一片由上千座天然石頭組成的石林。石頭有的像靜臥的大象,有的像站立的兔子,有的像奔馳的駿馬,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經過幾千年的風吹雨蝕而開成的天然景觀,被稱為“塞上奇石林”。石林區周圍是京津地區沙源治理示範園區,地勢平坦,綠草如茵,呈現遼闊草原氣象。它北靠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圖鎮僅15公里,並直通中蒙邊境甘其毛道口岸和中蒙184公里邊線;東北鄰近希熱廟旅遊區和阿其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東與德嶺山水庫、蒙古大營相鄰、南連烏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園;西與海?五公路毗鄰,黑色路面聯通110國道和京包、包蘭鐵路線,交通十分便利。

石林區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佔地面積12平方公里。裡面伴生有馬藺、山丹花、針茅草等200餘種野生植物資源,其間棲息著野雞、野兔、石雞等珍禽30多種。

它沒有南方石林那麼嬌小秀美,體現的是北方的粗獷、豪放、蒼茫和遼闊。四季分明,氣候涼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勝地,也是建設草原旅遊風景區的理想場所。該景區地勢平坦,緊鄰海流圖至五原公路,曾是《白馬飛飛》、《鐵騎》等多部影視片外景地。

8.小佘太秦長城

巴彥淖爾市境內秦長城遺址分佈較廣,約佔全自治區1/3,東起烏前旗小佘太鎮,西至烏後旗潮格溫都爾鎮,全長240公里。其中小佘太鎮查斯太山一段保護最完好,長達2000餘米,始建於贏政28年(前219年)。該段長城位於烏前旗原小佘太鄉東北部,整段長城就地取材,所用石料基本是人工敲砸而成的條狀、長方體石塊、間雜少量自然石塊,採用層層交錯疊壓的方法壘砌而成,內外壁面規整。長城橫斷面為梯形,牆面向地形負傾斜。在山脊或山溝轉角處常有外貼壁,顯得格外險峻。在長城南側較為平緩的山脊上,大約每隔500-1000米,有土築眺望臺;每隔5公里左右,較高的山頂上均築有烽火臺。 小佘太秦長城已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文物,近年來不斷得到保護和修復。

9.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烏拉山中段,是國家級天然次生林保護區,海拔2322米。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動植物資源豐富,主要樹種有油松、側柏、白樺、檜柏等,核心區大樺背森林覆被率達到67%以上。 烏拉山森林公園樺木成林,溪水潺潺,奇石、怪石林立,地勢險峻,特別是每年夏季晝夜平均氣溫在12℃-15℃,是消夏避暑、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的好去處。烏拉山國家森林生態旅遊區旅遊區內可接待200人住宿和400人就餐。

10.烏蘭布和沙漠

蒙古語為“紅色公牛”,是我國八大沙漠之一,總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而東北部深入巴彥淖爾市境內3370多平方公里,由巴彥高勒西行數里便可觀賞烏蘭布和沙漠的景色。 烏蘭布和沙漠中沙旱生喬灌木128種,沙生植物種類繁多,造型獨特,天然湖泊錯落有致。茫茫沙海,延綿起伏,隱沒天際,海市蜃樓時隱時現,綠洲湖泊星羅棋佈。沙漠中生有乾草、花棒、麻黃、鎖陽、沙棘、梭梭等多種名貴藥材和稀有植物,並有大小湖泊200多處。國家在沙漠裡辦起了農場、林場、開渠引水,植樹種草,已形成一條長150公里、寬30?50米的防風固沙帶和封沙育草灌木植被,面積約10萬畝。如一道天然屏障,有效的阻擋了風沙的東侵。

11.鏡湖生態遊旅遊區

位於巴彥淖爾市北郊,距市區9公里,是臨河地區唯一集旅遊、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旅遊區。鏡湖生態遊旅遊區南部是綠色的草原,西部是連綿起伏的沙漠,北邊是一望無際的農田,八百畝水面鑲嵌其中,綠樹掩映,葦草叢生,生態環境保持完好。目前已建成遊樂場所、河套生態園、動物養殖場等。主要遊樂設施有:遊樂場、騎士樂園、釣魚島、射魚灣、沙家濱、水上樂園、野炊島等。鏡湖生態遊旅遊區被評為國家2A級景區。

12.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工程

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工程始建於1959年,座落在巴彥淖爾市蹬口縣境內的總乾渠的入口處。黃河流經巴彥淖爾市345公里,灌溉豐饒的河套平原,主要靠東西長180多公里的總乾渠。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恰似總乾渠這條血脈的心臟,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航遠、公路運輸、發電及工業供水,漁業養殖綜合利用的閘壩工程。攔河閘全長309多米,巍然屹立在波濤滾滾的黃河上,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成為八百里河套獨特的人文景觀。

13.溫根塔拉草原旅遊區

溫根塔拉草原位於黃河“幾”字灣的最北端,是河套平原的腹地,敕勒川, 陰山下,黃河邊是溫根塔拉草原的生動寫照,溫根(也叫文更)蒙語的意思是純潔的無汙染的處女地;塔拉就是平坦的草原,“溫根塔拉”的意思就是純潔的、平坦的、沒人觸及的處女地大草原。“溫根塔拉”這個名字頓時為這個草原增加了幾分神秘色彩。溫根塔拉草原是巴彥淖爾市的民族餐飲、文化、娛樂為一體的草原旅遊景區,建有號稱“西部野外第一大蒙古包群”。是弘揚發展草原民族文化的聖地。

溫根塔拉旅遊接待中心是目前中旗最大的集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為一體的牧戶遊接待點,功能較齊全、設備較先進。預計投資500萬,現已投資200萬元,建成35頂蒙古包,(25頂住宿包、10頂餐飲包),主包直徑16米,能同時容納200人就餐,號稱西部最大的無柱蒙古包。客房內設有淋浴、衛生間、空調。另可進行騎馬、射箭、開草原卡丁車等娛樂項目,還可觀賞蒙古婚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