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桃花送香風(散文)

十里桃花送香風(散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膾炙人口佳作的詩,深受婦孺皆知喜歡的吟唱。詩中的“桃花”似乎是我對桃花一種朦朧認識,生活在城市的我一直沒有見過桃花盛開情景。每每讀到寫桃花的詩,我心中便自然湧出對桃花的喜愛之情。這種喜愛源於自己對一個地方的喜愛,而這種喜愛也是因為一段難以割捨的情懷。這個地方就是羅家橋村。

羅家橋村位於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仁裡鎮境內,毗鄰遠近聞名的千年古剎靈泉寺風景區。該村有一座傳說頗為神秘的道觀——“雲靈觀”。道觀位於雲靈山之巔,山形較獨特,遠看形似蘑菇,近看形狀如石鼓,四面峭壁,堅石嶙峋,號稱遂寧最高的山峰。據說是當年呂洞賓得道成仙場所。至今還保留著人工修建開鑿的天梯、洞賓洞……什麼似的遺蹟,以及觀音菩薩戲弄呂洞賓、玉皇大帝點兵大戰呂洞賓的神奇傳說。

在幾十年人生長河中我對桃花談不上熟悉,也沒有合適時機去親眼目睹桃花的芳容,更談不上身臨其境去享受漫山遍野桃林世界美輪美奐的魅力。

其實,我對羅家橋地名是非常熟悉又陌生的。二十幾年前,我在本市政府直管的一所技工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在招生過程中她陌生闖入我的視野,也與羅家橋結下緣分。其中一名學生叫姚新明,還有姚永東、姚永紅等三、四名學生。

隨著工作的變化,平時雖然與他們聯繫較少,卻隨時保持著聯繫。與羅家橋又變得熟悉起來還是憨厚的姚永東為媒,在他畢業後前幾年,每到夏季總是要親手從自己土裡摘幾斤桃子、梨子放在我居住宿舍的門衛室。在與他通話中從中瞭解些羅家橋村的情況,村民一直喜歡種植水果的喜好,尤其以產桃子盛名。該村連接城區土路破損不堪,幾處埡口又陡又窄,出行很不方便。若遇雨季桃子多數爛在地裡,那是村民每年都盼望城裡的罐頭廠在桃子成熟季節早點到村上去收購。

思緒繁瑣大腦中有了對羅家橋零星碎片似印象,但還是不明晰從何條路能去村落?從他描述中只知曉在靈泉寺縱深的後方通往蓬溪金橋鄉途徑中,思忖那個年代鄉村和我所去過的村莊大致情況一樣吧。

十年前,在城區中心商務區偶遇到姚新民和家人,抱著幼小的么女去看病。與他交談中講到在外地經商多年,么女不時生病需人照顧準備回家做點事的打算。家中老人找了些算命先生給女看相,結論是命理不順,要改變不夅的格局需拜位吉像人家衝下運……

從這次與他相遇後,已在城區建築工地務工姚新民閒時總是跑到我辦公室聊天。交流中他萌發想創業幹事,為羅家橋村發展出力,有時也邀約相識數人喝點酒敘下情。

一天,他突然惶窘徵詢我:“已和家人商量過,準備把么女抱給我作乾女?”眼見他情之切切,我爽快地應允。這年恰逢我步入39歲之年,

人似秋鴻,已進入初秋時節。也是為自己慶賀生日之際,我特意在酒店預訂了酒宴,也算為乾女舉行的正式抱約儀式吧!

從這以後我在羅家橋村就有了自己“女兒”,於是她們村便走進我的生活。有了這更近一層“特殊關係”後,多次去羅家橋均為逢上桃花盛開之時,當時也不留意這件小事。

幾年前,又喜聞姚新民當選為村主任了。十里桃花便是羅家橋村以花為點子辦起的假日觀光旅遊生態走廊,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桃花節。吸引著無數城市休閒大軍,從而助推了村級商旅經濟的快速發展。

今年的天氣似乎特別好,陽光普照大地。大年過後氣溫倏升,天氣變為暖意洋洋。進入三月,聞訊桃花初始綻放,羅家橋也緊鳴鑼鼓唱起桃花節的大戲。

我選擇了在桃花節開幕第二天,也是星期日去採風。我驅車前往,臨近時,賞花的自駕車輛陡然匯聚成車水馬龍,不時還有三、五結伴步行人群絡繹不絕。交警忙碌指揮前行車輛,我的心情早已飛馳憧憬嚮往已久桃林綻放的世界。

時光轉眼一年過去,環顧青山環抱的群山田野,這裡發生了顯著的嬗變。去年我還來過村莊在眼前似乎不“熟悉”了,水泥道路縱橫阡陌,將社與社、院落與院落、田埂與田埂四通八達相連;村委會廣場變得更寬敞大氣,還修建專用沖水公共廁所供觀光人群方便,低矮陳舊失修瓦房變為民俗新居散落在綠畤的原野。沿公路傍綿延數里小吃長廊人聲鼎沸,還有金黃的菜花、潔白的梨花……將山野裝扮為五彩斑斕的天地,踏青、賞花人流大軍摩肩接踵在春山如黛懷抱中盡情享受滿山桃林美色美姿的風韻。

放眼羅家橋桃樹,依溝壑迴迂山野,依山坡蔓延隴上。沒有人工刻意栽種修飾痕跡,不同時期年輪桃樹在她平坦處、溝凹深處、山嶺突兀處自然形為一體。無數星星似桃瓣、呈遞進沿連綿青山叢林中,繽紛競妍地盡染天然綠蔭的山澗。

身臨其景,遊客如織。看著冒出的新穎翠綠葉芽,以及一片片嬌嫩桃花瓣。無數遊客紛紛拿出相機、掏出手機或自拍杆,與桃花、桃林親密合影留念,彷彿讓時光停留在春色桃園中久久的捨不得離去,扮亮為最美人生的倩影。

在春光明媚的萬叢紅中,也不乏對對情侶行進桃花間,憧憬未來;群群稚童附枝嬉鬧,天真無邪;雙雙老人攜手漫步,夕陽正紅;個個文青吟詩作賦,才華橫溢。不時發出輕鬆歡快的笑語聲、喝彩聲,把昔日寧靜的村莊變換為城市的喧囂景象。

雖然現在仍是初春時節,咋寒咋暖隨雲而起。加之天公時而作祟,山溝內時常颳起的一股涼意寒風,但無法阻止遊客從四面八方趕到羅家橋村,一覽這裡的盎然春意盛景。

假若天空這時飄著濛濛細雨,雨中的桃花又是何種風姿呢?我想又是番情趣。但是我更希望陽光變得再強烈些,讓桃花在寒意初春更溫暖、更愜意!

穿梭於桃林深處,攀上最高處,向下眺望。在青山綠水襯映下的十里桃花,儼然一片花海,如一道道音符發出靚麗的風景線映紅了美麗鄉村。粉紅了美麗的羅家橋村,粉飾著幸福的羅家橋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句充分道出我們的先人在遠古時期把桃花和桃喻意為美麗新娘和美好婚姻,嚮往追求幸福美滿大家庭生活的夙望。

今天的羅家橋村人,十里桃花相映紅,萬縷情思惹香風。傳承歷史積澱文明,乘勢揚文化新村,競先綻放的千畝桃花迸發出美好生活的場景,正是加速續寫新的歷史時期傳奇。

也許,今天所識所聞的桃花不是最絢麗,卻將桃花為媒來助力精準脫貧的“文章”是華麗的。處處呈現的田園自然風光的青山綠水風情,就是蘊藏的金山銀山聚寶盆最好詮釋,一幅幅和諧美麗鄉村錦繡畫卷,滋養著幸福的羅家橋人奔向小康的夢是甜蜜的。如今羅家橋的十里粉紅桃花,掩映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之中,也熠熠生輝。

創作於二0一八年四月下旬

作者介紹:姓名 王勇 ,筆名 湧子,生於六十年代,現四川遂寧船山區德勝社區黨委書記,船山作協會員;曾在《西南商報》、《四川報道》雜誌、網從事採編工作,現兼職於《四川民生報道網》遂寧頻道主編。有多篇文學作品發表於省、市刊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