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韋妖有了量子學版本?誰將成爲受益者

麥克斯韋妖有了量子學版本?誰將成為受益者

麥克斯韋妖有了量子學版本?誰將成為受益者

麥克斯韋妖有了量子學版本?誰將成為受益者

▲在一個隨機半填充的5×5×5原子晶格中減少熵。第一行為原子在三維陣列125個可能位置中的初始隨機分佈。第二行為首次排序後的原子分佈。第三行為第二次排序後的原子分佈。此時,5×5×2亞晶格已被完全填滿。這個過程將系統的熵降低了2.4倍。

在由超冷激光捕獲的原子構成的三維晶格中,降低熵有助於加速量子計算機的發展。《自然》(Nature)雜誌9月6日出版的論文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簡稱PS)的研究人員,將隨機分佈的原子陣列重新排布成了整齊的原子塊,實現了“麥克斯韋妖”(Maxwell’s demon)的功能。麥克斯韋妖是19世紀70年代的一個思維實驗,它對熱力學第二定律提出了挑戰。由於量子計算機使用原子對數據進行編碼和運算,因此組織化的原子塊可作為製造量子計算機的基礎。

PS物理學教授、研究團隊負責人戴維•韋斯(David Weiss)說:“傳統計算機使用晶體管對數據進行二進制編碼,其狀態只有0和1。而我們正在設計的量子計算機是將原子作為‘量子位’,它可以根據量子力學現象對數據進行編碼,從而使它們能夠同時處於多種狀態。將原子組織成一個密集的3D網格,可以讓計算變得更簡單和高效。”

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熵是無序的,且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熱力學第二定律排除了永動機的可能性。1870年前後,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提出了一個思維實驗,即著名的“麥克斯韋妖”。實驗中,溫度較高的原子朝一個方向移動,而溫度較低的原子向另一個方向移動。這種不需要能量輸入的分選,會導致系統的熵減小,由此產生的溫差可以作為熱泵做功。這個實驗似乎顯然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韋斯說:“後來的研究表明,麥克斯韋妖並沒有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科學家們嘗試了很多方法來設計符合麥克斯韋妖設定的實驗系統,並且在小範圍內已經取得了成功。而我們創造的系統,能以一種熵減的方式來操控和組織大量原子。”研究人員使用激光捕捉並冷卻三維晶格(將125個位置排列成5×5×5的立方體)中的原子。然後,他們隨機地用原子填充晶格中大約一半的位置。接著通過調整激光捕集器的偏振,研究人員對原子進行單獨或分組移動,進而重新組織隨機分佈的原子,使其完全填充晶格的5×5×2或4×4×3亞晶格。

韋斯接著說:“在極低的溫度下冷卻原子,系統的熵幾乎只由晶格內原子的隨機構型決定,這排除了原子振動對熵的影響。在我們的實驗中,原子組織化後,系統內的熵降低了大約2.4倍。”

編譯:雷鑫宇

審稿:阿淼

來源:http://h5.scimall.net.cn/register?from=wechat

麥克斯韋妖有了量子學版本?誰將成為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