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上進心的六個好方法

如果我對你說:“你這人,怎麼一點上進心都沒有啊”,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反感,隨即反駁。但時間一長,這樣說的人多了,你就會懷疑——“這是真的嗎?我確實不行。”反過來,如果你這樣對待孩子,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每個孩子都有上進心,就要看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上進心。下面跟大家來分享一些培養孩子上進心的經驗!

培養孩子的上進心的六個好方法

一、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父母我們去了解、發現並支持他們的愛好。有一位母親,經濟上入不敷出,可是她支持兒子參加球隊。雖然兒子患有嚴重的哮喘,但這位母親鼓勵他堅持下去,自己還節衣縮食為孩子購置球衣。她說:“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真的有興趣,我會想辦法,讓他如願以償。孩子讀高中時,哮喘病大致好了,成為球隊的主力。現在他事業有成,生活美滿。

二、讓孩子自己動手幹

孩子長大了,就得教導他們如何工作、競爭和取得成就。如果孩子想要某件東西,可以嘗試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比如正常途徑外出打工得到報酬,這樣他就會知道如何賺到錢和賺錢的辛苦。家長只要提示他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但切勿替他做,也不要說你可能比他幹得更好之類的話。

三、讓孩子自己選擇事做

一個女孩3歲時就懇求父母讓她學鋼琴,5歲時想加入足球隊,高中時加入了青年團,大學時參加某志願組織,20歲是當地一所中學的輔導和嶄露頭角的特技演員。她在介紹經驗時說:“我父母從小就教我作出理智的決定,他們相信我自己的判斷能力,從不強迫我依他們的方式去做事,所以,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這是尊重孩子自我決定權的教育結果。實踐證明,讓孩子自己作出決定,有助於他們建立自信。家長要指導孩子作出明智的選擇,並要相信他們的判斷能力。雖然有些事情父母並不是太贊同,但只要孩子決定做的事是合法而又沒有危險的,父母應儘量不要去幹預,應信賴孩子的判斷力。如果家長希望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有勇氣去做任何事,就得先表示對他們有信心。

四、給予精神鼓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擁有比自己更多的物質財富,但只給他們各種各樣的物質享受,可能會帶來副作用。許多人努力工作,或創立自己的公司,從而使子女有金錢、汽車等各種奢侈品。然而正是因為孩子什麼都有了,他們才失去了自己追求和創造的動力,反而使這些孩子不求上進。

身為家長,應多給孩子精神上的鼓勵。家長不必總是贊同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但必須讓孩子確信你接受他們本人。要為孩子製造一些成功的機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然後稱讚他們所做的工作,表彰他們的成就,從而培養出他們的獨立能力。只要孩子認為自己的意見有價值,他們就會更有信心向前邁進。

五、擴展孩子的視野

父母要找出孩子的愛好所在,就要想方設法給孩子接觸世界上各種奇妙事物的機會。有一個學生取得某學位後,接受了一家公司的聘請,可是不久他就滿腹牢騷。他徵求親友的意見時,親友們為他列舉了一些他可以做的職業。後來他在房地產公司找到了一份具有挑戰性的新工作,他以前從未想過可以做這方面的工作。正是親友們的提醒,使這個剛畢業的年輕人開闊了眼界,為自己找到了可供選擇的空間。

孩子並不是樣樣皆能的,但只要見到某個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雙眼發光的事情,父母就應該鼓勵他去幹。

六、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為了孩子所能做的事,沒有什麼比做個榜樣更為重要。孩子都是從模仿中學習的。所以,家長要努力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積極主動地去爭取、去奮鬥。如果孩子在積極活躍的環境中長大,便會發現積極參與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