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情結」與農村貧困生的出路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近日,一篇18歲女生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反響。這名女生叫王心儀,剛剛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績,被北大中文系錄取。

每年高考結束,有關寒門子弟老進北大、清華的話題,都會引起輿論關注。今年除了這名女生,來自雲南的崔慶濤因接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時,正在工地上幹活,也迅速成為寒門學子勵志的“網紅”。

“名校情結”與農村貧困生的出路


輿論關注寒門子弟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其實是在不自覺中,再一次固化整個社會的名校情結,以及重申“高考改變命運”,而消除“名校情結”,以及“淡化高考改變命運”,才能真正拓寬我國農村生、貧困生的成長空間。

我國近年來的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都在努力消除“名校情結”,但顯然,社會輿論並沒有跟上。從2014年啟動的新高考改革,明確取消高考錄取批次並實行分類高考。取消高考錄取批次,其目的是為了消除大學的身份標籤,不再有所謂的一本、二本,這一方面令大學平等競爭,另一方面拓寬學生的選擇,不只盯著所謂的“一本”院校。眾所周知,我國社會存在很濃的“名校情結”,於城市家庭而言,與“名校情結”相伴的是教育焦慮,很多孩子的成長路可以用“從幼兒園開始準備高考”來概括,孩子學業負擔沉重,而對於農村家庭來說,與“名校情結”相對的是新的讀書無用論,在不少農村家庭和學生看來,只有考上一本(重點)院校,才能找到好工作,進而改變命運,而如果考不上好大學,就乾脆不讀高中,進而初中輟學,並放棄努力奮鬥。現實是,在我國農村地區,初中“問題學生”增多,學生讀書意願不強,輟學問題頗為嚴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到要降低農村義務教育輟學率。

“名校情結”與農村貧困生的出路


很顯然,如果繼續強化“名校情結”,這將難以消除城市的教育焦慮,對於農村生、貧困生來說,他們的讀書路將更艱難。一個極為簡單的道理是,能考上名校的學生有多少?以考上名校作為求寒門弟子的求學目標,不管寒門弟子多努力,以及國家增加對貧困生的重點大學招生計劃,最終都只是少數,更多的寒門弟子,則會被這樣的升學競爭邊緣化,找不到人生的發展方向。農村貧困家庭在孩子成績好的情況下,會送孩子學習,而孩子成績一般或者不好,都可能面臨家庭不支持讀書的困境。近年來,在討論農村貧困生問題時,有分析指出,農村生貧困生的自我要求不高,是城鄉孩子存在差別的重要原因,而這並非學生個體的問題,是其身處的教育環境和家庭環境使然。感謝貧困的學生引起社會關注,就與她身處的環境有關。

不少輿論在分析貧困家庭孩子的上升通道時,都提到需要堅持現在的高考制度,但事實上,我國基礎教育以升學為主導的教育模式,正讓鄉村教育變得越來越尷尬,在升學教育模式之下,資源更豐富的城市學校,學生的考試成績會優於農村學校,因此,很多農村家庭拋棄鄉村學校,送子到城市讀書,鄉村學校變得凋敝。但是,能考上名校的學生最多隻有前10%,能進北大清華的只有所有學生的萬分之五不到,隨著孩子年齡增大,很多鄉村家庭就不再對子女求學報希望,任孩子“自生自滅”,那些由於無法送孩子進城讀書的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更為不重視。

“名校情結”與農村貧困生的出路

只有改變這種升學教育模式,讓農村生、貧困生體會到讀書本身的價值,才能讓農村家庭、貧困家庭重視教育。簡單來說,讀書不應該以升學為唯一目標,也不能再寄望所謂的升學改變命運,而應該重視讀書對自我能力的提高,對於更多農村生、貧困生來說,通過教育,掌握改善生活的技能,其實比獲得一張文憑更重要。我國推進的農村生中職免費政策,“知識+技能”的技能型高考,都希望扭轉社會的觀念,可社會觀念依舊停留在“學歷社會”、“名校情結”上。另外,改變這種模式,對所有其他學生,包括城市學生和農村成績優秀的學生,都有重要意義,他們接受教育,將不再是為了考大學,而會在知識教育之外,得到對未來發展有用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等等,這些教育對他們成為優秀人才十分重要,因為高考考上名校並非求學的終點,也非人生成功。如果有這樣的教育,那高考考上大學的學生到工地打工,就不是什麼個例,這會是很正常的事。

這需要我國進一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和人才評價改革,以推進社會形成新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尤其是人才評價改革要徹底打破唯學歷論,糾正用人單位在招聘用人時的學歷歧視。社會輿論應該意識到多元評價體系、多元成才選擇對每個學生個體成長的重要意義,要走出“名校情結”。在多元選擇、多元成才的環境中,所有學生,包括農村生、貧困生才可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並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髮展道路,為之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