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酷愛「擼網貸」,近三成人羣以貸養貸!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近兩年來,消費金融出現井噴式發展,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和環節。誇張點說,一個人從出生、上學、戀愛、結婚、旅行、買房、買車、裝修、買家電、死亡等成長全週期的消費都能被其覆蓋。到底是什麼人在用?

融360日前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0後成為消費貸款用戶主力軍,佔比高達49.31%。

什麼人在借錢?即將直面“中年危機”的90後!

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在豐富物質時代生長的90後們,深諳超前消費之道,也成為消費貸款的主力軍,佔比達到了49.13%,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從男女性別來看,男性佔比達80.44%,女性僅為19.56%。男人花起錢來也是“夠狠”。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從數據上看,在用戶最常使用的消費貸款產品中,信用卡以35.54%的比例佔據首位,其次則是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和網貸。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從年齡上來看,不同年齡段的用戶在消費貸款產品的使用上,呈現出了明顯不同的特點:其中60後中最常使用的是信用卡,而90後、00後,花唄、白條成為其借錢首選。也就是說,對於年輕人來說,傳統信用卡的優勢已經漸漸消失,網貸的優勢彰顯。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為啥要借錢?沒想到,怕欠人情債成為借錢的首要原因。

在問卷調查中,當受訪者在回答“您為什麼會選擇消費貸款”時,32.82%的受訪者選擇了“下款快,不用欠人情債”。

“擼網貸”付出的是利息,人情債無法用數字衡量。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年紀越大的,越怕欠人情債。問卷調查顯示,50%的60後都是因為怕欠人情債而選擇消費貸款,隨著年齡的減小,這一比例在逐步降低,在00後中只有13.64%是因此選擇消費貸款。同時,因為“實在需要錢,不借不行”的受訪者比例則隨著年齡的減小呈現增長趨勢。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借錢做什麼?日常消費是主要目的,也有不少人“以貸養貸”

從調查數據來看,使用消費貸款的目的中,50.17%的受訪者是滿足日常生活消費,這其中並不包括房貸和車貸。

其次是創業或者生意資金週轉,佔比36.9%,另外是給親人治病、買傢俱、家電、3C等商品以及旅遊休閒、博彩。

值得關注的是,有28.57%的人使用消費貸是為了還其他欠款,其中如果按照收入層次來說,在無固定收入來源的人群中,52.63%的人“以貸養貸”。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另外,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大多希望能夠出現更多高額度、低利息的消費貸款項目。從應用場景看,創業貸呼聲最高,其次則是醫療分期。

此外,教育、裝修、旅遊、租房、結婚、月子中心、育兒、農業、美容等消費分期場景,受訪者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未來,在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下,消費分期的應用場景必然越來越廣泛。

還款壓力並不小!

總體來說,有35.71%的受訪者認為,消費貸款是“中立,存在即合理,既然出現說明應該有人需要“。

事實上,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受訪者的消費貸款行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受訪者貸款用於日常生活消費的比例呈現出整體下降趨勢。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月收入8000元是個分界線。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人群中,消費貸款的主要目的是日常生活消費,而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人群中,創業或生意週轉才是其消費貸款的最重要目的。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從數據分析來看,47.11%的受訪者每月到手收入不足5000元。與之對應,49.15%的受訪者每月消費貸款(不含房貸、車貸)佔月收入三成以上,更有4.25%的受訪者每月貸款額度佔實際到手收入的100%以上。

而加上房貸、車貸後,有5.44%的受訪者每月貸款金額比到手工資還高,嚴重資不抵債。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有意思的是,不同收入層次的人群,對消費貸款的態度也有較大差異。消費貸款佔收入比例越高,對消費貸款認同度越低。而收入越高的群體對消費貸款井噴的贊同度越高。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具體來看,除房貸車貸外,每月消費貸款佔收入比超過100%的人群,對消費貸款的反對達到了68%,其中有44%甚至達到了憎恨的程度;而消費貸款佔收入比10%以內的人群,反對率僅有29.01%。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同時,收入越高的人群對消費貸款頻繁湧現的贊同度越高。調查數據顯示,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人群,對消費貸款表示力挺或贊成的比例達42.86%。

調查還揭示了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面對著品目繁多的消費貸款導流平臺,不同的群體表現也不同,其中60後更認同非貸款APP導流廣告,00後認同度最低。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從數據上看,隨著年齡的增長,受訪者對這種導流現象的支持率更高。如60後中有62.5%表示對這種現象“支持,這樣一來借錢更方便了”,而00後中僅有31. 82%表示支持,反而有36.36%表示對這種現象“很反感,到處都是貸款入口,誘導我又借了更多的錢”。

看了這樣的問卷調查數據,新華經濟分析師特別想感嘆一句:說好的量入為出呢?千百年來倡導的節儉美德去了哪裡?

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金融的進一步瞭解,以及、消費觀念的進步,適度、健康的個人負債的確能夠更好地改善生活,提高幸福指數。

但是,“度“很重要。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居民家庭負債中,除了房貸外,以消費為主的短期貸款增長是一個新趨勢。僅2018年前5個月,居民短期債務新增0.86萬億元,對比而言,2015年與2016年兩年間的累積新增短期貸款額僅為1.37萬億元。

我們要承認,消費貸款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資金短缺的壓力,相比於傳統銀行的消費貸款,各類網貸平臺、各類視頻導流平臺通過簡單粗暴的操作方式,提高了借貸的效率。

然而,也正是這種簡單粗暴、高利息的模式,讓很多收入不穩定、缺乏自制力的人深陷,拔不出腳來。數據顯示,居民未償消費貸款總額今年增加了40%,達6.8萬億人民幣。

“如果沒有這麼多消費類貸款勾引,我也不至於欠那麼多錢。”面對著這樣的說辭,新華經濟分析師一時語噎。近些年,消費金融一直是鼓勵發展的領域。然而近兩年來,街頭、電梯、廁所、廣告牌等等地方,隨處可見“xx貸款瞭解一下”。

從線上來看,發佈貸款產品或是為貸款導流的平臺越來越多,今日頭條、碧桂園相繼推出自己的貸款產品,手機品牌中的OPPO和VIVO也計劃進軍消費金融領域;繼美團、墨跡天氣、OFO、滴滴、愛奇藝等平臺之後,就連美圖秀秀、大姨媽這樣的女性垂直APP也在為貸款導流。

營銷固然是誘導消費的一方面,但是個人的貪慾、攀比心理更要不得。俗話說,“美酒雖好,不可貪杯”的道理都懂,有多少能力借多少錢,超前消費雖美,切忌借貸無度。

90后酷爱“撸网贷”,近三成人群以贷养贷!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歡迎加入我們的“369夥伴群”,

投資、理財、點題、發問……

qq群號209575056

歡迎轉發 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