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紫砂壺內壁與注漿壺內壁的區別

看茶壺內壁,有泥條的接頭痕跡,身筒的泥門比較松,有泥凳的木紋痕跡,還會有一定的皺褶,(這點很重要,別的有可能會作假,但皺褶卻假不了)有的蓋有作者的印章。

注漿壺內壁

因為原料是泥漿,所以截面上看起來會非常細膩,沒有什麼砂質感,手指滑過感覺有點膩。同時因為注漿壺是非紫砂陶土採用紫砂燒製方法制作的,所以一般來說都會顯得很粗糙。不是紫砂,想精緻也精緻不起來。外表看起來亮而無華,乾澀刺手,反光厲害,好像是塑料的感覺,很不自然,即使刷了紫砂泥漿也無法掩飾。在壺的細節上,水平也普遍比較低,因為沒有紫砂藝人願意把精力和技藝浪費在這種贗品上,而且注漿壺一般也是批量生產、批量銷售的,缺乏單人細作的功夫。

手工紫砂壺內壁與注漿壺內壁的區別

怎樣鑑別手工紫砂壺:

壺身表面。我們會發現全手工壺有著拍打留下的痕跡,類似於皺紋。有的壺明顯一點,有的壺則需要仔細觀察,但不管怎麼樣藝人們不會抹殺這些能證明全手工製作的痕跡。壺身的線條、弧度上不會十分完美,往往會微有起伏,這裡我無法用相機拍出清晰的圖片,只能壺友們自己觀察了。

看茶壺內壁,有泥條的接頭痕跡,身筒的泥門比較松,有泥凳的木紋痕跡,還會有一定的皺褶,(這點很重要,別的有可能會作假,但皺褶卻假不了)有的蓋有作者的印章。

手工紫砂壺內壁與注漿壺內壁的區別

看壺的外面,壺口如果是有線的,或是有坨子的,不容易看出手工痕跡,如果是上準片的,由於準片是用脂泥粘的,收縮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留有痕跡。

看壺底,如果是一捺底或是有坨子的,也不容易看出手工痕跡,如果是上假底的,假底的泥片也是用脂泥粘的,收縮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留有痕跡。

那些手工痕跡不能成為一種定式,它的明顯程度取決於泥料特性的不同,泥料收縮大,痕跡就明顯一點,泥料收縮小,痕跡就淺一點,而且製作過程中的精細程度也很重要,不能因為痕跡不明顯就否認是全手工壺,要綜合考慮。就像朱泥,收縮最大,表現出來的痕跡往往最多,我在泥條上蓋章,壺身外面有時都能看出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