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義這羣「泥腿子」闖進音樂世界,助力鄉村移風易俗

“咚咚嗆,咚咚嗆,咚咚嗆咚嗆咚嗆……”在崇義縣揚眉鎮一臨街店面裡傳出鑼鼓聲,一個由“泥腿子”組建的民間藝術團正在排練三句半《贛南新婦女運動要搞好》。節目風趣幽默,充滿鄉土氣息,吸引了眾人駐足觀看,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崇義這群“泥腿子”闖進音樂世界,助力鄉村移風易俗

△藝術團演員在排練三句半

二胡絃音引伴來

“崇義的山,崇義的水,要說多美有多美,陽明湖水勝翡翠……”一首男女對唱的《崇義的山 崇義的水》剛結束,又一女歌手唱了一首《一壺老酒》,其渾厚略帶沙啞的嗓音,引得現場粉絲陣陣尖叫。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表演正熱鬧時,一位老者走進來說:“大家靜一靜,本月我們要到大餘去演出,這段時間大家認真排練,把我們藝術團的良好精神風貌展現出來!”

這名老者叫鍾期升,今年64歲,是崇義縣揚眉鎮蘆江社區居委會主任,也是蘆江民間文化藝術團總監。藝術團的演出成員都是當地農民,別看演出人員個個年紀比他大,但鍾期升說話大家都會聽。

崇義這群“泥腿子”闖進音樂世界,助力鄉村移風易俗

△樂隊全家福

在藝術團負責拉二胡的趙世清,是團裡的關鍵人物。趙世清說,自己從十幾歲開始就特別喜歡拉二胡,幾十年過去,已拉壞了四五把二胡。2016年,他將兒女們給的生活費省下來,花1200元買了一把二胡,空閒時就拿出來演奏打發時間。可老伴埋怨他“不好好種地總製造噪音”,於是,他只好帶著二胡去揚眉圩鎮蘆江河邊一處空曠無人的地方獨自玩賞。2016年6月的一天傍晚,他的絃音引來了鄰村幾個愛好二胡的人。河邊遇知音,趙世清很是高興,從此,他們時常聚在蘆江河畔一起合奏。

“真的好想你,我在夜裡呼喚黎明……”當年7月的一天,趙世清和幾個二胡同伴在拉奏《真的好想你》。正當他們陶醉在音樂聲中,一名老先生循聲找來打斷了他們的絃音。“你們這麼喜歡音樂,又都是老年人,要不我們成立一個樂器隊,空閒時聚到一起熱鬧熱鬧。”此人就是鍾期升。

不久,在鍾期升的操持下,揚眉鎮蘆江民間文化藝術團正式成立。趙世清常說,若不是他的二胡絃音將幾個老夥計吸引來,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藝術團。

崇義這群“泥腿子”闖進音樂世界,助力鄉村移風易俗

△秧歌隊在排練

走到哪裡樂到哪

藝術團成立後,鍾期升把自己位於揚眉圩鎮臨街的兩個店鋪騰出來,免費作為藝術團的練習場所,還掏幾萬元錢買來了音箱等設備,並約定每週二、四、日下午一起排練。

說是藝術團,樂器只有4把二胡、2個嗩吶和1面銅鑼。成員大多是扛鋤頭的農民,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一起吹奏樂曲時,你吹你的調,我拉我的音,時常不在一個調上。他們就互相交流、調整,一起合練得多了,吹奏的效果越來越好,漸漸地有人前來觀看。藝術團的名聲一傳十、十傳百在當地傳開了,不少喜歡音樂的老年人也帶著樂器報名加入。不到兩個月時間,藝術團由最初的四五個人發展到近20人。後來隊伍越來越大,鍾期升就先後組建了老年秧歌隊、舞蹈隊、模特隊。藝術團成員中,有“夫妻檔”“父女檔”“婆媳檔”,年齡最大的82歲。大家經常聚在一起自娛自樂,團裡原先經常打針吃藥的幾個老病號,現在身體越來越好。對此,他們戲稱這叫“音樂療效”。

崇義這群“泥腿子”闖進音樂世界,助力鄉村移風易俗

△參加慶“六一”文藝匯演

在該藝術團中,樂器隊隊員鍾傳珍是個“大明星”,在鍾期升眼中更是紅人。藝術團成立不久,鍾傳珍帶著多年沒拉的二胡加入到團隊中,他發現樂器隊拉二胡的人有好幾個,於是就掏錢買了一把中阮,還帶回來一個洋玩意——薩克斯,並當眾用薩克斯為大家吹奏了一首《北國之春》。美妙動聽的樂曲,讓大家聽得如痴如醉。中西樂器都能玩,鍾傳珍露的這一手,從此奠定了他在樂器隊“老大”的位置。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沒有學過樂理知識的門外漢,經過一段時間的排練,竟把中西樂器合奏得整齊劃一。現在每次排練時,經常有粉絲棒場。

去年夏天,藝術團樂器隊的幾個成員相約去爬陽明山,大家都帶上自己的樂器。在陽明山景區半途休息時,他們在一處空曠的地方拿出樂器,合奏了一首《喜洋洋》,激昂歡快的音樂聲引得眾多遊客駐足觀看和稱讚。這次意外的收穫給了大家新的激情,從此,大家去哪裡都帶著樂器,走到哪樂到哪。短短一年時間,鍾期升帶著藝術團成員先後到過廣州、長沙,還有省內的撫州等地演出。每到一地,他們都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藝,博得了觀眾們的好評。

崇義這群“泥腿子”闖進音樂世界,助力鄉村移風易俗

△樂隊參加移風易俗宣傳演出

傳遞時代好聲音

隨著藝術團的不斷髮展壯大,樂器隊不再滿足演奏別人的歌曲,開始自己創作。去年以來,他們先後創作了《崇義的山 崇義的水》《百里蘆江好風光》等歌頌家鄉美麗風光的歌曲。後來,他們又緊跟時代步伐,開始自編自導自演一些切合國家方針政策和人民現實生活有關的節目,並用採茶戲、三句半、歌舞等形式來展現。

“陳規陋習要破除,婚喪嫁娶先抓好,大操大辦害處多,不能搞!鄰幫鄰戶幫戶,架起鄰里連心橋,熱愛公益多奉獻,實在高……”

“五勸個個莫賭博,害兒害女害老婆,生產生活無暇顧,柴米油鹽冇著落……”

崇義這群“泥腿子”闖進音樂世界,助力鄉村移風易俗

△舞蹈隊參加移風易俗宣傳演出

鄉風文明行動開展以來,該藝術團根據本地的現狀編寫了三句半《贛南新婦女運動要搞好》和《戒賭十勸歌》等。後來,他們又編寫出了森林防火、暑期防溺水、兒女要行孝等內容的歌曲。別看樂隊成員都是“泥腿子”,可大家編寫出來的曲目既有文采又接地氣。他們把自己精心編排的節目,送到各鄉村、社區去義演。表演用的是當地方言,講述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事,通俗易懂,向社會弘揚新風尚,傳遞好聲音。

儘管只是一個“草臺班子”,但每逢重大節日,藝術團經常會受邀到崇義縣城和各個鄉鎮去義演,每年演出數十場。作為莊稼人,他們沒有工資,演出沒有出場費,樂器、演出服、道具等都要自己買,平時還要忙地裡的農活,可大家仍樂在其中,因為音樂可以陶冶情操,給人帶去快樂,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