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套餐成擺設,中國移動賺18塊都嫌少嗎?網友:電信9元無限量

我們都知道有個“摩爾定律”,就是隨著時間越來越推進,特別是電子產品,或者芯片相關的產品,會價格越來越便宜,同樣的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那麼唯獨有一項事,從來不變過,無論是在當初慢悠悠的2G時代,還是在能夠視頻通話的3G時代,亦或者現在飛速發展的4G時代,中國移動的套餐,從來不會因為時代的發展,或者移動通訊行業的發展而降低過自己資費,反而更是步步高昇,把自己的普通資費推向了50以上的水準,而平時我們大多數人都陷入了一種,多了用不完,少了不夠用的尷尬地步。

低價套餐成擺設,中國移動賺18塊都嫌少嗎?網友:電信9元無限量

陷入這種地步,難道是中國移動的市場策劃不夠好,不方便用戶?當然不是,移動達到的效果正是如此。

為什麼讓低價套餐成為擺設,是因為現在中國移動的用戶量群體已經非常龐大了,因為對於每個人來說,其實中國移動的成本是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移動的信號基站是圍繞著人的密度以及分佈去規劃的,這才是移動的成本,而不是因為你套餐開的更高,就給你更多的基站,而建立固定的基站之後,如果用這些基站創造更高的價值,當然是想方設法的讓用戶來加入更高的套餐,按照現在的標準,18的那個套餐,完全就是一個擺設,一共包含了100MB的流量,沒有送任何的話費,100MB有什麼用,筆者認為,依照現在的智能手機的水準,100MB你甚至不敢去刷幾下微博,半個小時微博能刷到麼?甚至開著流量不用,只是手機自身的軟件流量損耗恐怕就堅持不了幾天。

低價套餐成擺設,中國移動賺18塊都嫌少嗎?網友:電信9元無限量

看來中國移動,對於這18,根本就不放在眼裡,而筆者研究了下58的才1G流量150分鐘話費,也就是僅僅夠一個老年機的使用量

這個行業根本不符合我們市場發展的正常現象,正常根本不是這樣的,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個普通企業參與,例如類似小米、華為這樣的公司參與進來,絕對不是眼前這樣的結果,像以前,我們在吐槽資費貴的時候,我們依然選擇了中國移動,為什麼呢?那時候是2G時代,開一點點流量,就完全夠用了,而當時的移動信號還可以,綜合來說在那個時代,移動歸攏了太多的用戶,導致現在中國移動有點有恃無恐的感覺,身邊很多人已經開始吐槽中國移動了,而如果還不改正的話,恐怕等不到全部可以開放攜號轉網的那一天,用戶早就流失了。

低價套餐成擺設,中國移動賺18塊都嫌少嗎?網友:電信9元無限量

反觀中國電信推出了什麼,再怎麼說,也要在“瘸子裡面挑將軍”,電信給來了一個套餐9,但是流量無限量(不全無限量)

怎麼說呢,好歹可以作為一個副卡用,聊勝於無,因為這個套餐的話,看“今日頭條”“視頻”等,是無限流量的,而且還可以執行1天800MB的這樣的可選項,如果你只看視頻的話,其實可以用這個套餐,當然,作為副卡用,你需要在你的智能手機上設置,所有軟件禁用流量,然後再逐個開放這些包含在“無限流量”套餐內的APP,一定要設置只有這些APP可以使用流量,不然又掉進“陷阱”了。只要我們做好措施,這個卡還是比中國移動要強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