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自轉周期如何影響地球上的閃電活動?

太陽的自轉週期如何影響地球上的閃電活動?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科學家發現,太陽的自轉週期對地球上的閃電活動造成了影響。研究人員在一個不同尋常的來源找到了答案——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記錄。

該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來自日本幾所大學的科學家,以及國立極地研究所(NIPR)的科學家。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武藏野美術大學的人文與科學/博物館專業副教授Hiroko Miyahara博士表示,眾所周知,長期的(百年到千年跨度)太陽活動的變化會影響地球上的氣候。然而,太陽是否會影響地球上每天或每月的天氣,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確定。

太陽的自轉週期如何影響地球上的閃電活動?

就像行星一樣,太陽其實也是存在自轉。但由於太陽是由等離子體組成,所以太陽在不同緯度的自轉角速度是不同的,赤道的自轉速度要快於它的兩極。平均而言,太陽繞其自轉軸旋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為27天。當諸如太陽黑子等活躍區域朝向地球時,地球上的紫外線會增加,而在大氣中的高能粒子會減少。

Miyahara博士的研究團隊著手調查,太陽的27天自轉週期是否反映在地球上的天氣現象中,比如地球上的閃電活動。對此,研究人員查閱了一系列長達150年的記錄。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5月至9月之間的雷電事件記錄。在此月份期間,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在日本的影響較弱。結果發現,每隔24到31天,閃電活動會達到峰值,這也是太陽黑子完成一週自轉的時間窗口。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特別是當太陽黑子的年平均數量很高的時候。

太陽的自轉週期如何影響地球上的閃電活動?

​研究人員表示,太陽的自轉行為在日本天氣的變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太陽活動的增加,閃電的活動節律也會增強。

接下來,該研究團隊計劃研究太陽對氣象事件影響的詳細機制,並分析太陽活動對日本的影響。科學家的最終目標是把太陽活動的影響納入天氣預報,這將提高預測的準確性,甚至可能實現更長時間的天氣預報。

目前,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地球物理學年鑑》(Annales Geophysica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