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模仿的民族,但學習模仿的對象基本只限於強者。這也是中醫藥在日本發展的邏輯。

中醫藥在日本復興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明治維新後的幾十年裡,日本學校不再教漢方醫學。

到20世紀7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隨著日本經濟快速現代化,患慢性病、過敏性疾病的國民人數迅速增長,特別是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老年病。西醫對此常常無法解決,而中醫藥(漢方醫學)卻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強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國中醫藥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紹到日本。

日本政府也給予了大量支持。根據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個處方受到普遍應用。

1976年,厚生省正式將漢方藥列入健康保險,把主要的210個有效方劑及140種生藥列為醫療用藥,可以進入醫療保險,這樣患者個人就只需要承擔10%—30%的費用,大大鼓勵了漢方藥的應用。

隨即,中醫在日本實現復興,特別是漢方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日本一處漢方藥館

日本漢方藥廠有200家左右,漢方製劑多達2000多種。

89%的日本醫生會開漢方藥處方,處方用漢方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

目前日本6萬家藥店中,經營漢方製劑的達80%以上,在藥局、藥妝店的顯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漢方藥。

日本民眾也非常認可漢方藥,近80%的日本人認為,漢方醫藥治療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認為漢方藥能促進健康。

日本“帝國製藥”(編者注:日本一家制藥公司)生產的貼敷劑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膏體1.8萬噸,相當於12億貼,連接起來可以繞地4.2圈,產量居世界第一。

日本人為什麼走在了前面?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據說,日本醫學權威大肪敬節在彌留之際曾激勵弟子們:現在我們向中國學習中醫,十年後讓中國向我們學習。

核心期刊《中草藥》於2016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日本漢方藥佔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淨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迴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閒,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閒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灑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裡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裡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日本漢方藥如何實現了逆襲?

1

政府支持

除了將漢方藥納入醫保體系,減輕患者採用漢方藥的藥費負擔外,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視漢方醫學教育。明治政府曾頒佈法律廢止漢方醫學,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綜合大學醫學部、醫科大學、藥科大學、齒科大學可開設傳統醫學教育課程。

2001年3月,文部科學省發佈《教育核心課程設置》,漢方醫學教育被納入其中。到2004年,80所醫科大學全部開展了漢方醫學的教育。

政府還投資建立了一系列漢方醫藥研究機構,比如北里研究所附屬東洋醫學研究所、富山醫科藥科大學和漢藥研究所。

2

重視創新

日本的創新主體是企業。

日本製藥企業的科技人員佔全國科技人員總數的60%,其研發費用佔整個國家投入的80%。日本的三大漢方藥生產企業(三共、津村、鍾紡)的新藥研發費用均佔每年銷售收入的10%—20%。

日本漢方藥大多采取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等劑型,擺脫了水煎火熬的傳統中藥服用方法。為最大限度保留藥效,藥物提取過程採取溫浸提取、減壓濃縮、噴霧乾燥、真空冷凍乾燥等技術和設備。

劑型創新,讓服用漢方藥更加方便,也更加適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在製劑外觀和口感上日本企業也進行積極創新:顆粒美觀、包裝精緻、口感好。一些漢方藥顆粒劑能直接口服,都不需要水送服,一改中藥粗糙、苦澀的觀感。

企業能貼近市場,也最有活力。比如,日本“小林製藥”瞅準“霧霾商機”研製出“清肺湯DUSMOCK”,大力向中國遊客推銷。因為中國遊客爆買,“小林製藥”計劃2017年把“清肺湯”的產量增加30%,達到約110萬包。

日本在中藥“六神丸”的基礎上,加入人參、沉香研製的“救心丸”,年出口就超過1億美元。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3

嚴苛的質量控制

中醫給人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隨意”。上海中醫藥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邀請十六位資深中醫教授進行診斷,結果判斷舌質淡紅、脈象信息一致性都不到60%。

日本在漢方藥的生產過程中,就極力壓縮這種“人為”因素。

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頒佈漢方藥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漢方藥都按這個標準生產。

日本還專門出臺了藥材種植規範,要求生產過程中儘量不用化肥和農藥,儘可能降低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對每個環節都有詳細記錄,以保證原材料的質量。

標準化,是現代生產的顯著特徵。標準化後的漢方藥不會與歐美標準發生衝突,顯然也更有利於漢方藥走出日本國門,被國際市場接受。

比如,津村製藥的“六君子湯”就被西方醫學界用來進行輔助抗癌治療。

4

重視傳承

中藥原料、中醫典籍,是中醫藥的兩大法寶。

中藥強調“道地藥材”。“津村藥業”先後在中國建立了70多個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材種植基地。

國內擁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藥企業是同仁堂,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個。中國生產的大量藥材原料出口到日本,日本進行加工再把成藥賣到全世界。

重視中醫古籍的傳承。不同於西醫,中醫的智慧植根於中國傳統古籍之中。現在日本漢方醫籍的藏書量僅次於中國,還有20多家漢方醫籍出版和翻譯機構,每年出版漢方醫藥書籍100多種。

不僅注重古代書籍,日本還特別關注大陸和港臺地區最新的中醫藥研究動態,在大陸和港臺地區設立專門機構,收集所有中醫藥出版物,為其所用。

中醫在日本發展也並非盡善盡美。比如,日本對中醫存在“廢醫存藥”的情況等等。

但這卻給了我們很大的趕超機會,畢竟中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家寶。

別人可以急功近利、佔其一端、為己所用,而我們必須發揚光大。

日本的中藥侵略戰,讓國人痛心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日本的漢方館

有數據統計,目前日本是除中國以外,最大的中藥生產國與消費國。如今日本有漢方藥廠200多家,處方用漢方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年銷售額高達15億美元,被日本政府批准適用“國民健康保險制度”的中藥大約有148種。

一位長期關注中藥海外市場的業內人士告訴編者,日本最大的漢方藥製藥企業——津村藥業,是我國中成藥國際化最大的競爭對手。

這家企業在2001年成立上海津村製藥有限公司,2005年大規模進行美國FDA申請,無論是在日本國內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津村都奠定了極其穩固的市場地位。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在基礎研究方面,津村藥業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藥理、毒理、劑型成分分析的標準化、規範化等方面的研究,津村藥業在全面傳承了中醫藥的精髓之後,又科學化地將其與西方醫藥學接軌。

反觀國內中藥企業,首先在中藥材基地的源頭方面,就遠不如津村藥業的佈局。同仁堂十幾年前進行了藥材種植基地的佈局,目前同仁堂在國內擁有8個GAP基地,是我國擁有GAP基地最多的中藥企業,但較之於津村藥業70多個基地,可謂懸殊。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1949年,大局已定,蘇共代表米高揚來到西柏坡。儘管沒有什麼山珍海味,品嚐著汾酒和紅燒魚,堪稱美食家的米高揚讚不絕口。

毛澤東笑道:“我相信,一箇中藥,一箇中國菜,這將是中國對世界的兩大貢獻。”這番評價,他在1953年又再次重提。

他不會想到,作為中草藥的發源地,今天中國大陸拿到的份額,只是世界草藥銷量的2%,日本則以90%的市場份額牢牢佔據第一把交椅。

曾獲得日本醫師會授予 “最高功勳獎”的日本醫學權威大冢敬節,1980年去世前,曾叮囑弟子:“現在我們向中國學習中醫,10年後讓中國向我們學習。”不幸言中。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在日本,超市藥店中賣得最火的,莫過於漢方藥,甚至中國遊客來此都會大買特買,帶回去分贈親友。

一杯喝下去,不一會兒就舒服多了。現在已經好幾年過去,沒有再復發過。“一位在日本常年出差的中國工程師告訴記者。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德國針灸師尋根中國,拜中國的名老中醫為師。

美國方面也不乏”臥底“。一位藥界人士告訴記者,幾年前美國人曾以旅行團的方式到山西運城來治療結核病,當地有一位老中醫有獨門絕技。

他曾公開打擂臺:”你們哪家醫院說治不好,最後發了病危通知的,都可以送到我這裡。我保證一個月好轉,三個月出院。“而美國病人來此,正是為了拿到他那張治療結核病的方子。

再比如冠心病,現在是人類的頭號殺手,現況是國人現在把國外的支架當寶貝,要知道,支架只是暫時的解決了狹窄問題,後續支架更容易造成血栓。殊不知,我們老祖宗給我們丟下來的絕技中,就有治療冠心病的絕技,只可惜我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2008年,美國有關部門又撥款500萬元給北京協和醫院,委託該院幫其瞭解我國中藥材資源和開發利用情況。

心痛!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在韓國稱中醫為韓醫,韓國中醫為主要醫療手段之一,韓國,既有西醫醫院,又有韓醫醫院,而韓醫院就是韓醫師利用中醫中藥為病人治病。

嬰兒使用尿不溼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很容易患尿布炎。將美國加州寶寶公司生產的一種純中藥軟膏抹上去,10分鐘內紅色炎症就會消失。

中醫藥在全世界愈來愈受到重視,但是這一切,都與中國無關。

而國內,我們已經習慣了”三素一湯“。所謂的三素一湯指抗生素、激素、維生素聯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靜脈給藥。”

三素一湯“已經成為不少醫院治病的”常方“,其後果就是造成細菌耐藥,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並且國人的體制越來越差。

這就是我們目前的現狀,看完不知道您有什麼感受?估計心裡都不是滋味!那麼誰來挽救我們的中醫呢?

答案就是我們自己!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挽救自己。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國人以啟示,也希望更多的國人可以看到它。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