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陝西澄城堯頭窯陶瓷主要產於堯頭鎮,據《澄城地名志》記載,堯頭鎮古稱“窯頭鎮”,因瓷器窯較多而得名,又由於古聖人“堯”與“窯”的發音相同,久而久之聖人之堯這個優雅的字符慢慢地取代了瓷窯的“窯”。堯頭鎮這一地名一直稱謂至今。

想當年家家都有大水缸,這裡有豐富的煤炭和粘土清代民國堯頭製作的各類瓷器,碗,盒,罐,缸等民間陶瓷器具粗樸耐用,行銷多省,名聲遠揚。

曾經雞鳴犬吠,人來人往的小鎮,現因沒有了市場的需求,這裡的人們都已經搬走了,現在的小鎮早已陷入了沉寂。

(中部 蒼桑涅槃 心靈震撼)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荒蕪的古井,滄桑的轆轤,變遷的古鎮,留下無盡的感慨和思念……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從門樓內望倒塌的院落唯有一棵小樹彷彿替主人最後的留守……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門前院內的雜草荒涼瘋長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這是堯頭窯當時的大戶,曾經的輝煌,現在人去房空只留下了殘牆破房使人嘆惋。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苦憶當年好院房,無多歲月已蒼桑。

堯頭古鎮一片衰敗和蒼涼,處處充滿了塵封的歷史。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時光不染,回憶不淡。

黑白照片與哪年代……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破敗就是現在古窯的特色,也是歷史的見證。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這一戶人家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據說他們是最後搬離的一戶人家。他們有怎樣的人生,最後有什麼生存方式促人聯想及感慨。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一排排殘垣斷壁,破罐殘甕就像一付付歷史的畫卷,你在回憶著那個年代的歷史氣息,讓人噓噓不己,思緒萬千……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古老的皂角樹在周家溝己有300多年的歷史,曾經被雷電劈過,樹身已中空,僅靠一側樹皮存活至今,並且見證了這裡近代的人們生活與奮鬥,滄桑與鉅變。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這裡的斷垣殘壁,竟然都是經過風雨滄桑的百年民居。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夜幕降臨,寂靜蟲鳴。

殘屋衰草,獨不前行。:

月夜訴不盡人世蒼涼,哪夜色是落下的最後一韻,

期待著黎明,期待著曙光……

古澄名窯 三部曲(中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