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後父親:寧願不活了,也不要回到過去的日子

每當看到孩子吃點苦就哭喊的時候,王毅就很難受,不是心疼,而是感覺到不理解,現在的孩子能理解什麼叫做苦日子嗎?

王毅,70後的老男人,老家是農村的,已經不能說窮了,他連窮的資格可能都算不上。家裡兄弟三個人,本來等著成年了,就可以在生產隊賺工分了,結果後來分田到戶,還是什麼都沒撈到。很多年輕的一輩可能不瞭解生產隊這個東西,就是跟大鍋飯差不多的,大家一起幹活,沒錢拿,給你記個賬,算作工分。

家裡小孩多的最吃虧,因為孩子不能幹活,拿不到工分,全靠大人幹活,吃不飽是很常見的事情。

一位70後父親:寧願不活了,也不要回到過去的日子

”我們那個破地方,說是鎮子,其實還不如隔壁的農村,沒什麼田。哪裡每一頓都有米吃,小時候你奶奶把米放鍋裡,煮很長時間,最後一個米粒有兩個長,一天三頓粥,看到誰家做個餃子什麼的,口水能流一地!“每次王毅教育自己的小兒子,可對方都不以為然。

一位70後父親:寧願不活了,也不要回到過去的日子

王毅在家排行老三,他清楚的記得,當初大哥結婚的時候,女方要一個新的枕頭手巾,就是鋪在枕頭上的那塊布。可是沒錢買,因為家裡是鎮子上最窮的,大家也不願意借錢,最後是從衣服上剪了一塊布,假裝是枕頭手巾。

窮到這種程度,在我們年輕一輩看來,也是很神奇的事情,不能理解,但是確實存在。

一位70後父親:寧願不活了,也不要回到過去的日子

後來通過換親(姐姐嫁給別人家,別人家嫁一個過來)王毅找了一個對象,總算是沒一直單身。為了不再窮下去,他離開老家,跑到了市裡,沒學問沒手藝,只能做最下層的活。在那個工資只有十幾塊錢的年代,工地上的工人與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搬磚、做小工,一個月拿個4、5千也是可能的,比很多上班的要高得多。但在那個時候,工人拿的錢,能一個月吃一兩頓肉就是不錯的事情了。

一位70後父親:寧願不活了,也不要回到過去的日子

先是做小工,看賺不到什麼錢,又開始騎三輪車,一般下午2點多開始騎,期間回家吃個晚飯,一直到晚上12點。回家睡到3點多,起來做早點,推出去賣,一直賣到10點。回家之後開始睡覺,然後週而復始,日子很苦,但按照現在的人話說:很充實。

​奮鬥了很多年,總算是混出了點名堂,買了房,全家也都搬到了大城市。

跟朋友聚會,每當有人憶苦思甜的時候,王毅總感覺有一句髒話憋在心裡,他覺得:就算去死,也不會再過以前的那個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