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只教成功學的慘劇:不看《新聞聯播》你可能是下等人!

項立剛所說的“價值觀”,也無外乎就是成王敗寇的成功學邏輯。他在與網民的論戰中,絲毫不遮掩將成功凌駕於平等之上的狂妄。失去平等意識的中國人,是否又要重蹈“強人”和“順民”的覆轍呢?

中國教育只教成功學的慘劇:不看《新聞聯播》你可能是下等人!

2018年8月20日南方網、新浪網等媒體報道了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關於社會分層的言論,特別是其中“不看《新聞聯播》你就是下等人”等論調,引起社會關注。

從網上搜到的背景資料看,觸及“敏感詞”的項立剛早年也是草根出身,通過個人奮鬥,自學考入國內名牌大學,之後又長年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工作,成為行業精英,也曾為弱勢群體維權、資助希望小學。

不過,每每讓人感慨的是,中國的勵志故事中,有很多最終演變為成功者的傲慢與傲氣。

項立剛除了知名媒體人的名頭外,還是高管、兼職教授、資深評論員,而成功人士便有底氣公然蔑視“下等人”!

於是,作為精英階層的項立剛,天天看《新聞聯播》,視之為高端人群的標配,於是在他眼裡,不看的只能歸為不入流的“下等人”了。

中國教育只教成功學的慘劇:不看《新聞聯播》你可能是下等人!

把央視這款新聞節目提升到階層高度,此前還真沒聽說過,不知道中國社會的上等人什麼時候磨練出這樣的癖好了。

以官媒做靠山,狐假虎威地大談社會等級,瀰漫著似曾相識的戾氣。

暗流湧動的背後,是否也能看到中國教育核心特質的影子呢?

中國教育是徹頭徹尾的成功學。

在學校裡,我們就已經被學習成績劃分成好學生、差學生了,待遇也是天壤之別。

早年間,老師會怒不可遏地把差生的作業本、試卷直接扔到樓下,讓這些不可救藥的後進分子在全班、甚至全校面前抬不起頭。

中國教育只教成功學的慘劇:不看《新聞聯播》你可能是下等人!

後來懲罰性的教育少了,年級大排名和個別談話仍然是重要的約束手段——成績不好不光是個人問題,而是影響班級、年級榮譽的大事。

也就是說,學校中人為的分化,已經具有鮮明的社會性,自然劃分為精英與非精英的不同等級。

於是,高等級對低等級的蔑視,低等級對高等級的仇視,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項立剛當年畢業於職業學校,早早地進入工作崗位,不滿足於已被固化的社會知識層級,邊工作、邊自學,獲得了高等教育的機會。

從低等級嬗變為高等級,也似乎自然而然地從仇視走向蔑視。

中國教育只教成功學的慘劇:不看《新聞聯播》你可能是下等人!

​項立剛所說的“價值觀”,也無外乎就是成王敗寇的成功學邏輯。他在與網民的論戰中,絲毫不遮掩將成功凌駕於平等之上的狂妄。

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錢穆在《中國歷史精神》一書中,曾對教育中的成功學有深刻的批判。

學校教育僅是鼓勵個人上進,僅注意到讓每一個人都接受知識和職業技能,而沒有注意到每一人的“可能的失敗”,及其內心情緒上的“真實苦悶”。

錢穆強調《孟子》中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即在道德、人格、尊嚴上,每個人可以站在平等地位上。

失去平等意識的中國人,是否又要重蹈“強人”和“順民”的覆轍呢?

中國教育只教成功學的慘劇:不看《新聞聯播》你可能是下等人!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