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古鎮」文莎 ‖ 柏林溝古鎮 訴說蜀道往事

魁星樓斗拱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廣元市昭化區境內,有一個地方因柏樹成林而得名——柏林溝。它是米倉道分支利閬古驛道的重要驛站,東出夔門,西達成都,北通西安,南接重慶。這座藏匿於巴山叢林中的小鎮,遠在秦漢時期就為葭萌故地,明代改為葭萌驛,清代則改為柏龍鄉,現在是柏林溝。其鎮址所在的向陽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遠眺柏林溝,柏樹、黃梁樹掩映著青瓦土牆的古建築(廣元市昭化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柏林溝。以關羽封地、關興墓、馬超衣冠冢等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魁星樓、夯土牆民居等為代表的建築文化,以金錢棍為代表的川北民俗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相互映襯,猶如一個天然的文化公園,訴說著蜀道的前塵往事。

01

山野荒冢埋忠骨

至今憑弔三國良將

柏林溝,以路興街,素有三國蜀道重要驛站之稱,現存的三國時期遺蹟有蜀漢龍驤將軍關興墓、蜀漢大將軍馬超衣冠墓等,最值得稱道的是漢壽亭侯——關羽的封地。

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在嘉陵江西岸建葭萌縣(今昭化古城)。公元128年,東漢時期,葭萌縣因地域遼闊,乃在柏林溝設置分治機構,位於今柏林鎮政府附近。由此可見,柏林溝已有近2000年曆史。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后,葭萌縣治拆遷至東山下(今廣元老城),並更名為漢壽縣。劉備在漢壽縣囤積重兵,北可入漢中北伐,又可兼顧利閬道方向的防禦。作為葭萌縣分治的柏林溝,其戰略位置有所降低,改為柏林驛。此後,隨著入蜀主路的改道,柏林溝逐漸遠離戰火烽煙,卻也因此多了一分寧靜。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劉備在徐州為曹操所敗後,關羽被俘,被曹操封為漢壽亭侯。亭侯的食邑大致相當於一個鄉。《四川通志》《保寧府志》記載:“關興死於封地漢壽縣柏林溝。”關羽之子關興,在其父死後繼承了漢壽亭侯爵位,但不幸英年早逝,葬於封地柏林溝。

我們來到柏林溝城隍廟下,據說關興墓就湮沒茂林青槓林裡。當地文化人舒天元說,“這是我們兒時放牛的地方,那時候,古墓是長長的一排,還有石人石馬,做工精細。我還在這裡見過一塊石刻,上面清晰地寫著‘關興墓在此山中’字樣。後來,這裡變成了耕地。”而現在,古代的墓碑、石刻已經不見蹤影,但依舊有少量的墓穴保留下來,不過大多數深不可測。村裡一位姓張的百歲老人告訴我們,他小時候進去過,但也是隻進到第一層,裡面巨石堆砌,如皇宮一般。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在柏林溝場鎮南邊一里路的半山坡上,王氏家族的墳林裡還有一座古墓。1853年,清代廣邑侯趙葆課為馬超衣冠墓立碑題撰“古縉紳墓”四個大字。1930年,考古隊確認此墓是馬超衣冠墓。相傳,投奔劉備後,在西北駐軍的馬超也常會從此經過柏林溝,騾馬也常在驛站下面的沼澤地放牧飲水,故柏林溝有一處地名為“放馬坪”,至今沿用。馬超偶爾在此丟失的一些衣物兵器也被當地人拾得珍藏。馬超病逝陽平關的消息傳到柏林溝後,鄉人懷念馬將軍忠君愛民,將拾得的衣物兵器等物入棺安葬於南面山坡文廟後面。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傳說中的柏林溝古鎮馬超衣冠冢(1988年攝,圖片來自網絡)

而今,墓碑已毀,墓猶在。不少到柏林溝考察、遊覽的客人,都會前來馬超衣冠墓懷古憑弔。

02

古剎老街寫春秋

留存千年蜀道記憶

早在西漢時期,柏林溝就興有街市,商貿往來頻繁,後因主蜀道改道,昔日的繁華漸漸隱於萋萋山野。然而,正是這種境遇,讓柏林溝古建築得以保存,街道兩側的穿鬥結梁式清代建築,被鄉土建築專家季富政稱為存留在世的川北民居“標本”。這裡也是西南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夯土古鎮”。

柏林溝古鎮,臨水而建,依山起勢,呈“丁”字型展開。我們從鎮口進入老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剎廣善寺。“該寺始建於東漢,稍微晚於洛陽白馬寺,是古代我國腹地上建立的第二批佛教寺廟之一。”舒天元說,盤踞在寺廟的幾株古柏,就表明了古鎮的身世。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柏林溝古鎮漢代古剎廣善寺(2013年攝,圖片來自網絡)

據清乾隆壬戌碑記:“柏林溝廣善寺為漢代名剎,寺前大柏樹一株,院內二株,故曰柏龍鄉,又曰柏林溝。”步入寺內,一口天井旁邊,兩株柏樹,穿房挺立,蔚為壯觀,據說這是張飛率軍過此時所植。而寺院門前的一株古柏,據說樹齡比寺廟內的兩株還要長得多,大概植於公元128年。後來,當地人用這三株古柏象徵著“劉、關、張”三兄弟。

離開廣善寺,漫步在靜謐的街道上,只見沿街的民居隨勢就形,多以木架結構、土木結構、木石結構為主,有樓有院。“雖然建材比較原始,但柱子有柱礎,房簷雕有祥獸異禽,無論是木刻,還是石雕,都栩栩如生。”舒天元介紹,古鎮規模在鼎盛時期,比現在大數倍,甚至綿延數十里。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柏林溝老街上一處清代建築樣式的民居(四川日報記者文莎攝)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柏林溝古鎮房屋門上的繪畫(圖片來自網絡)

土黃色的夯土牆民居是柏林溝古鎮最為珍貴的記憶,老街上現存8套夯土牆老院落。夯土牆指用夯土的方法修築的牆。“柏林溝人把這項技術發揮到極致,建築冬暖夏涼,經歷百年風吹日曬,仍然屹立不倒,至今還有人在此居住。”舒天元說。原來,當房屋整體修建完成後,工匠還會在牆體表麵糊上一層“雨衣”,由麥稈混合黃泥發酵而成,具有粘性高、防水性好、穩固的特點。

如今,臨街的民居大多被改造成商鋪。放眼望去,印有“肉夾饃”“涼粉”“燉菜館”等的店旗迎風搖曳。“廣元土酸菜巴適得板!柴火烤的餅子嘎嘣脆!”年近50歲的張春英正在吆喝攬客,賣的是自家做的酸菜臘肉餅。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魁星閣聳立在下街的主軸線上,形成“騎”街建造的特殊格局。樓高15米,有3層樓臺,花窗飛簷。舒天元介紹,魁星樓始建於東漢,為全木結構,底層青石板路穿樓而過;中間為戲樓,臺前照面上榜書“音徹樓臺”,臺中屏風上繪有唐明皇梨園傳藝圖,也算是戲劇行供奉祖師爺;頂層是閣樓,塑有“魁星點鬥”像。據說,每有戲班當街唱戲,附近鄉親便四面湧來,一時間秦腔蜀調伴隨著鼎沸的人聲,像是趕集、過節一般,熱鬧非凡。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柏林溝古鎮的標誌性建築“魁星樓”(圖片來自網絡)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魁星樓上的一幅斑駁陸離的老畫依稀可辨(圖片來自網絡)

03

民間藝人話風情

一根細竹竿延續百年民俗

在柏林溝,除了追尋古人的足跡,還能領略到延續百年的民俗文化。金錢棍,起源於清代嘉慶年間,是一種當地老少皆知的娛樂方式,被稱為川北民俗“標本”。而嵐橋愛情故事傳說,被改編成劇本《嵐橋會》,搬上戲劇舞臺。

“一唱柏林風光好,山巒俊美花木繁,錦鯉天鵝嬉碧湖,雲外水鄉桃花園;二唱三國古驛站,米倉官道滄桑變,古街古墓古寺院……”一首金錢棍《十唱柏林溝》漫過小鎮古老的青石板路,10多名錶演者手持竹竿,腰纏紅綢,邊唱邊跳,銅錢互相碰撞發出嘩嘩的聲響,絲帶隨之飛舞,氣氛非常熱烈。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陽光下的柏林溝古鎮(2013年攝,圖片來自網絡)

“表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性而編,隨性而演,或農家小院,或田間地頭,或大街小巷,或大型舞臺。”今年45歲的張明龍,從小就跟著父輩學金錢棍,至今仍活躍在舞臺上。他介紹,金錢棍的表演形式以說唱、舞棍、舞蹈為主,二胡、笛子、嗩吶、碰鈴等樂器伴奏為輔,唱腔是採用川北民歌的調子,以敘述性為主,又與抒情性相互轉換、和諧統一,唱詞則是根據四川民歌調子填寫,反映當時的勞動場景、時代特徵、生活面貌。

一根長100至120釐米的細竹竿,兩端分節挖空,裝上四五個方孔銅錢,竹竿的表面塗以紅、黃、蘭等色漆,再在兩頭繫上紅色的絲帶為穗,這就是金錢棍表演的最重要的道具。跳的時候,表演者既可單手執單棍,也可雙手執雙棍,也可搖擊或敲擊發音。技藝較高者還可使棍子在手心、肩頭或背部等處旋轉。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柏林溝古鎮建築(2013年攝,圖片來自網絡)

不過,發展至今,金錢棍不再是兩頭挖空放銅錢,而是在兩頭各掛上幾個響亮的鈴鐺。“這樣在搖敲的時候響聲就更加清脆悅耳,再加上二胡和笛子的伴奏,就更加傳神動聽。”張明龍說道。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柏林湖,古稱嵐溪,似一條碧帶環繞著柏林溝古鎮。湖上之橋為新嵐橋(廣元市昭化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柏林溝,除了金錢棍,還有許多民間傳說豐富著古鎮的民俗文化,魏奎元和蘭瑞蓮的愛情故事便是其中之一。因為故事發生在柏林古鎮的嵐橋上,嵐橋因此得名“愛情橋”。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露出水面的古嵐橋(1995年攝,圖片來自網絡)

這個愛情故事,後被清代廣元人金庭和改編成劇本《嵐橋會》,先是被川劇搬上舞臺,後被豫劇移植。舒天元稱:“川劇、豫劇都有《嵐橋祭水》等劇目演出,故事藍本皆來源於柏林古鎮,故事中的黎山書院、嵐溪橋、馬蹄灘、蘭家灣有憑有據,處處可考。”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豫劇《嵐橋祭水》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如今,昭化區將柏林古鎮景區主題定位為中國蜀道浪漫古鎮,形象定位為“浪漫愛情古鎮·秀美水鄉溼地”。在柏林溝古鎮,沿著柏林湖的走向,有一條彩色的“愛情時光步道”,路面採用3D彩繪技術,步道全長999米,串聯起“梁祝化蝶”“嵐橋會”等經典浪漫愛情故事,寓意“天長地久”“長長久久”,凸顯出“浪漫愛情古鎮”主題。

「方志四川古镇」文莎 ‖ 柏林沟古镇 诉说蜀道往事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朋友圈。

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方誌四川”微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