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美黃河·2018全國網媒山西行」萬榮:蘋果樹下養烏雞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趙 晶)9月14日下午,“壯美黃河——第十三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運城市萬榮縣,參訪位於高村鄉丁樊村的田園聚林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壯美黃河·2018全國網媒山西行」萬榮:蘋果樹下養烏雞


丁樊村位於黃河與汾河交匯處,種植蘋果近萬畝,人均3畝果園,是遠近聞名的果業大村。曾以“五子登科”的“走出家門斷果子、責任田裡栽果子、田間地頭講果子、家家戶戶儲果子、天南地北賣果子”而享譽三晉大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被授予山西省小康示範村之一。

「壯美黃河·2018全國網媒山西行」萬榮:蘋果樹下養烏雞


近年來,由於果品老化、農資及工人工工資漲價,導致果業發展成本水漲船高,農民收入普遍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村裡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和兒童。

「壯美黃河·2018全國網媒山西行」萬榮:蘋果樹下養烏雞


窮則思變。面對傳統產業發展受阻的困境,丁樊村改變觀念,改變品種,改良樹形,提高品質,生產無公害蘋果、綠色產品和有機水果,並被國家認證1500畝有機蘋果基地。為了增加收入,丁樊村人在發展果業的同時,做足林下經濟文章,在蘋果樹下養起了烏雞。

“合作社由多戶村民入股組建,先後在全國多個林下經濟基地考察,結合本地實際,首選了林下放養品種——黑烏雞,依靠天然含多種元素的野生草,生產無公害產品。”田園聚林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說,合作社把單個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變分散經營為規模經營,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以做大做強蘋果產業和林下循環經濟為目標,提高社員的組織化程度,為社員提供生產經營技術服務和銷售服務。

據介紹,該合作社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實行“合作社+科研基地+產業公司+農戶+市場”的管理模式,形成了“種植+養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本地及周邊果農探索出一條“果樹養雞、野草育雞、雞糞肥地、雞效務果”的林下循環經濟增收新路子。

「壯美黃河·2018全國網媒山西行」萬榮:蘋果樹下養烏雞


目前,萬榮縣田園聚林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和山西農業大學、中國藥膳研究會、萬榮縣田園聚食品銷售有限公司成為合作單位,並被授予中國藥膳研究會藥膳標準推廣基地、山西農業大學林下經濟實驗推廣基地、萬榮縣田園聚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富民示範基地等。

“合作社促進產業流通,搭建專家與社員、市場與基地的橋樑,積極帶動產業科技的普及與推廣,攜手步入合作之路,走產、供、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道路。”田園聚林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目的就是使廣大農民的產品進入大市場,達到共同富裕的最終目的。

據瞭解,目前,萬榮縣田園聚林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和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月嫂”家政公司成為產銷合作單位,並和運城市的大超市、高檔飯店、家政公司建立了供銷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