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點,方可大器晚成

人到中年,內心往往會充滿焦慮。因為到了這個年紀,家庭、老婆孩子、父母都需要自己照顧,肩上的責任重大,但是自己的事業卻並不成功。慢慢的內心就會充滿失落的感覺,認為自己可能這一輩子也不會成功了,甚至心裡還會想著放棄。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學習一下《道德經》中這兩句話,可以給我們一些人生感悟。

《道德經》: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點,方可大器晚成

一、大器晚成。

這句話是說,大器之材並非短時間能夠造就的,需要數十年的堅持不懈的道德修養功夫。這是大器晚成,最原本的意思,但是這個詞語,到現在卻被用來安慰,很多少年不得志的人。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我們不斷的用一點一滴去積累,這個時間可能是很漫長的一個過程。但是隻要自己堅定信念不斷的勤奮努力,終究有一天會成功的,歷史上大器晚成的例子有很多。

《道德經》: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點,方可大器晚成

被人們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晚清重臣曾國藩,也是一直到40歲的時候才當官,慢慢的走向成功的。曾國藩本來也是一個資質非常平庸的人,他年輕的時候經歷過好幾次的科舉考試都落榜了,但是曾國藩覺得靠自己的勤奮努力能夠勤能補拙,因此他決定笨鳥先飛,每天他都會努力學習,在做事上毫不馬虎,從來都沒有想著放棄。直到40歲的時候,曾國藩才通過科舉考試,通過朝廷重重選拔被朝廷重用,此後,曾國藩在兩三年的時間內,從一個小小的官員一路被提拔任用,成為朝廷的二品重臣,所以說曾國藩算是一個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例子了。

《道德經》: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點,方可大器晚成

老子曾經教育自己的徒弟說,最有價值的事情和最偉大的事業,都是在緩慢的過程中完成的。如果一個人急於求成的話,往往無法給自己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的成功是虛華的,是經不住考驗的,甚至還未成功就已經失敗了。真正厲害的人是能夠腳踏實地的做事,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金庸小說裡塑造了很多絕世高手,比如西門吹雪最在最開始練習武功的時候,每天就是重複不斷的練習拔劍,他就是用這樣簡單的方法,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鍛鍊,最後才成為絕世高手。

《道德經》: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點,方可大器晚成

成功是一個人長期努力的結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達芬奇在這邊學習畫畫的時候,也是用了三年的時間在畫雞蛋,最後才在畫畫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建樹。因此想要成功就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才能慢慢邁近成功。

《道德經》: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點,方可大器晚成

二、不學自知,不問知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每個人的成功都來自於勤奮努力,古往今來,許多的偉人,他們每一個成功都是用一滴滴的汗水和辛勤的努力換來的。因此啊,男人到了一定年齡也不要放棄。勤奮努力的人才能夠把握住機會,長此以往的努力,你一定能夠取得成功,明白了這兩點你才能夠大器晚成。

《道德經》:人到中年要懂得這兩點,方可大器晚成

如果大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