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近年來,隨著商業環境的轉好,以網易漫畫為代表的在線漫畫平臺迅速崛起,培育了一群出色的本土漫畫家,為市場輸送了一大批優質的原創國漫作品,趙璞玲和她的《諸子37區》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趙璞玲最早在《漫友漫畫SHOW》出道,從當初的“墊底三人組”到今天國內原創漫畫界的楚翹,趙璞玲用努力與堅持證明了自己。比起“漫畫家”,趙璞玲更愛用“漫畫工作者”自稱,他認為自己是“作者”、是“工匠”,而所做的工作是為人們編制夢想。在談及對國漫的展望時,趙璞玲則認為國漫與日漫、美漫的區別並不在於風格、技巧,最重要的是文化根基。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第二期採訪到了《諸子37區》的作者趙璞玲老師,來聽聽她的漫畫家之路,以及她的漫畫觀念。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諸子37區》 / 圖

最早的時候,我是“墊底三人組” 中的一人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趙老師您的漫畫家之路從何時開始?

趙璞玲: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漫畫、動畫、小說,我們家也是放開了看。當我在看到《海底兩萬裡》的時候,就想坐潛艇探險。看《名偵探柯南》的時候,又想當個偵探。但是想當的東西越來越多,我發現有一個職業可以當所有的角色,那就是漫畫家。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那您在成為漫畫家的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是什麼?

趙璞玲:在高中畢業之後我就開始往《漫友漫畫SHOW》投稿,大學暑假的時候就當漫畫家了。我一共投了五個故事,到了第五個的時候成功了。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早期《漫友漫畫SHOW》的封面 / 圖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趙老師您在成為漫畫家的道路上,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是什麼?方便和我們說說嗎?

趙璞玲:最大的困難應該是,很多新人漫畫家都會遇到的困難,也是新人漫畫家永遠也想不明白的問題,你的作品為什麼市場並不接受,或者接受度不是那麼高?為什麼你的責編永遠都在罵你?而且他說的話你根本聽不懂。我當時就是非常困惑,我很努力地想要去明白,但是永遠也沒有辦法明白。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現在回過頭去看,您當時感到困惑的核心是什麼?

趙璞玲:現在回過頭去看,當時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想表達的與市場導向間的平衡點,把自己的導向變成市場導向的,不過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非常困難。

現在經常有很多新人跑過來,就說我想畫自己的東西,我說,你想畫可以在家裡畫,但沒有必要出來工作。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趙璞玲接受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採訪 / 圖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您在新人漫畫家階段遇到過什麼挫折?

趙璞玲:剛開始連載《諸子三年七班》被人罵的非常厲害,鋪天蓋地的謾罵。百度貼吧裡所有人都在罵,心裡有點難過,但是我第二天,又拿起了筆。而且,當時在《漫友漫畫SHOW》我和另外兩個漫畫家被叫做“墊底三人組”,倒數三名一直在我們三個人間輪換。而現在,另外兩個“墊底三人組”的成員都已經國內一線漫畫家了,其中有一位還是國內早期漫畫改編動畫的人。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漫畫《諸子三年七班》中的主角李爾老師 / 圖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現在的您又如何看待“謾罵”、“墊底”的經歷?

趙璞玲:對於那些謾罵,第一話連載完了之後,心裡有點難過,但還是拿起筆繼續畫。我的心裡有自負的一面,不然我可能第一個故事就結束了,所以我認為成功就是在堅持不住的時候再堅持一下。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所以“再堅持一下”,這是您對新人漫畫家的建議嗎?

趙璞玲:再給新人一個切實建議,就是放寬心,現在覺得想要畫的東西,但是明年可能就不想畫了,不用禁錮於此。他們說了一句特中二的話,覺得這是人生真理,當有一天吃不起飯的時候,就不會覺得中二怎麼樣了。

同時,市場也在變,以前我們剛連載的時候,BL沒有人喜歡,連讀者都不喜歡,現在也就幾年功夫,大女主什麼的都喜歡了。耐得住性子,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弄清楚哪些皮是可以換。

寧當鳳尾,不做雞頭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趙老師您最開始在雜誌上連載的稿費方便透露嗎?

當時我比較佛系,連載了大概兩三個月,都不知道稿費是多少。我居然一句話都沒有問,我的稿費是多少,我的父母也不在乎這樣的事兒,他們只要覺得上了雜誌就覺得沒問題。我是北京的學校,同寢室的人都在逛皇城之類的,我都沒什麼興趣。我只要在寢室裡畫自己想要的講述的故事,就挺開心的。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從《漫友漫畫SHOW》到現在的網易漫畫,您對於平臺有什麼看法?

趙璞玲:因為我是經歷過漫畫雜誌時代的人,所以我有點想說的。為什麼當時我要選擇當時最好的國內漫畫雜誌,雜誌相當於現在的平臺,它其實就是一條跑道,幫你聚集了一幫和你擁有同樣夢想的人,它開闢了一片場地,讓你們在那片場地奔跑,競賽。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網易漫畫上的《諸子37區》 / 圖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所以您認為選擇合作伙伴很重要?

跑過長跑的都知道,如果帶隊的人跑得快,後面的人都會跟著跑得快。其實好一點的平臺,他們的編輯是比較專業的,就相當於提供了一群跑的快的人,你跟著他,就能學會很多東西,就像民間有句俗話,“寧做鳳尾,不做雞頭”。因為你是在鳳凰尾巴上,只要能堅持下去,有一天你可能跑鳳凰頭上去,但如果你在雞頭上,那你和鳳凰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辦法提升,只能沾沾自喜,說我是在一個頭上,但你看你是在哪一個頭上呢?

日漫、美漫與國漫的差異,本質上是文化背景不同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您覺得國漫與日漫最大的不同在哪?

趙璞玲:我們把所有類型的漫畫都拉進來講,美漫、日漫、國漫、韓漫、還有西歐那邊的那一系列漫畫,他們之間的區別究竟在哪個地方?其實我覺得風格這個東西叫做其次,各個地方不同的漫畫其實說到底,最後它應該是一個叫做觀念的區別,就是最重要的是叫做文化土壤。你在哪一個土壤裡面張起來的,你就會具有這一塊地方所擁有的文明和帶給你的這種觀念。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生活中的趙璞玲酷愛古籍 / 圖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能和我們講講這種文化差異性的具體表現嗎?

趙璞玲:我舉一個例子說,同樣的一種文化,它在登陸了不同的大陸之後它就會有這種不同的見解。就比方儒家文化,在登陸了日本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有一部漫畫叫做《浪客劍心》。《浪客劍心》它其實是用日本,也就是大和文化來理解了儒文化的精髓。他對於儒家文化的理解,就是兩個字,叫做“不殺”,但是,其實儒家文化它在中國本土的概念是非常複雜的。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日漫《浪客劍心》 / 圖

我在諸子三十七區裡面講什麼是儒文化,我用了四個字叫做“君臣父子” ,其實仁,是包括在君臣父子當中,或者說君臣父子也是包括在仁當中。因為不同的文明也好,因為不同的地理原因也好,歷史原因也好,人文的原因也好,總之它給我們一種不同的觀念。

為人編制夢想的職業才能叫漫畫家,我們還只是作者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在畫漫畫的過程中,哪一部份最難?

趙璞玲:我現在的想法是大綱是最困難的,因為我認為,漫畫它是一個體系。就如同語言體系一樣,你不能因為說我識字,我就能和蘇東坡齊肩,這是不存在的。那麼同樣,畫漫畫不僅僅是說我只要會畫就可以了,它是通過繪畫的方式來體現你一個很豐富的內心世界,你真正想要講的東西,反而是你的故事 你是在活了這麼多年以後所表達出來的一種人文情懷。所以說大綱它一定是聚集了一個作者他多年經歷的這樣的一種感悟 他甚至需要這種比較完備的跨界的知識體系。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業界傳說您比較擅長講故事,您覺得這個傳說是否屬實呢?

趙璞玲:即便業界傳說我比較會講故事,真的要把故事講到某一個高度,需要極其嚴密的邏輯,情節信息也好,也好,都需要把這些內容絞到一處。好的劇本是成功的一半。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漫畫家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

趙璞玲:首先我們先說一下回到漫畫家的本質。其實我們都是作者,漫畫家呢,就是會給人一種誤解就是,我們已經成了一家之言了,這樣是一種誤解。但其實本質上面我覺得我們還是勤勤懇懇的叫做匠人。


從“吊車尾”到國漫巨巨,粉絲上百萬,她是最會畫精神病的漫畫家


被稱為“壽司之神”的匠人小野二郎(右) / 圖

我非常欣賞日本有很多的那種手工藝人所提倡的那種匠人精神,他們從來不說自己是“XX家”他們就說自己是木工,他們不會說自己是木家,沒有木家這個詞對吧。所以我覺得漫畫家這個我們還是謙虛一點,我說我們自己是漫畫作者。

網易漫畫·《成為漫畫家》:那對您而言,什麼樣的漫畫家或者是說漫畫作者才算“匠人”呢?

趙璞玲:我認為漫畫家的本質應該是呈現一個世界,為生活在現實中的人能在工作學習之餘得到一個夢想的世界,能讓人在這個世界中得到精神的滿足,能夠讓他在這個世界中當一回真正的英雄。換言之,“為人編織夢想的人”,這就是我理解的漫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