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這五種修爲,你能達到第幾層?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往今來,喜好書法藝術的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不計其數。修煉書法的“大師”歷朝歷代層出不窮。然而,真正能使書法做到“字如其人”,問鼎藝術巔峰的,卻鳳毛麟角,屈指可數。為什麼?主要是修煉者難以達到如下的五種至高境界。

書法的這五種修為,你能達到第幾層?

書法藝術需要長期習練才有進步

第一種,筆法精煉

所謂筆法,在書法領域就是指用筆寫字的方法。筆法當中又有很多分類。就書法而言,筆法按筆鋒可分為中鋒、偏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方筆、圓筆等,以及如何運筆和用筆等技巧。一個成熟的書法藝術家,對於筆法的運用,大多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一筆一畫都能力透紙背,筆鋒所到之處,或抑揚頓挫,或跌宕起伏,或形似彎鉤,或直如干柴,或鋒尖如刃,變化無常卻又萬變不離其宗。如下圖字體。

書法的這五種修為,你能達到第幾層?

筆法精煉與否一看便知

第二種,結體精美

所謂結體,就是字體的間架結構。如果把字的筆畫比喻成人的骨肉,那麼結體就是一個人的體型骨架。光有一副好皮囊,沒有英俊瀟灑的身材和形體,算不上“白馬王子”。所以寫字的時候,結體就是凸顯字體靈魂的煉爐。一個成熟的書法家,對書體的結體,大都胸有成竹,能觸類旁通。在書寫的時候,能對字體的結體有高超的駕馭能力。對筆畫的粗細、長短、傾斜、彎曲等,爛熟於心;筆鋒所到之處,筆畫與筆畫的間隙、疏密、架構水到渠成。這樣的書法藝術修為,非常人能達到。

書法的這五種修為,你能達到第幾層?

書法的結體在於筆畫和架構

第三種,用墨精到

古人用“翰墨丹青”來表達那些在書畫領域留下寶貴藝術的精品。其實,翰墨就是指用羽毛做筆蘸墨書寫的意思。書畫藝術,用墨最為講究,尤其是繪畫。淡墨和濃墨畫出的輪廓,表達的意境大相徑庭。書法的用墨也有講究,書法造詣越深厚的大師,對用墨越講究,筆畫書寫,如果用墨過濃,則筆鋒不暢,骨力盡失;如果用墨過淡,則筆鋒乾澀,墨不達意,挫傷筋骨,淡如病顏;如果用墨過幹,則形如枯木,浮躁無實。書法,形於筆鋒、成於墨法。在市面上的字帖和碑帖上,很少有專門針對用墨展開論述的文章。用墨也是很容易被書法教學忽視的環節。

廣西書法家秦勝國作品

第四種,章法優美

章法就是指對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進行安排佈置,做到前後左右呼應、排列組合的一種書法修飾藝術。明朝的著名書法家董其昌在其《畫禪室隨筆·評書法》中談到:“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蓋所謂行間茂密是也。餘見米芾小楷之作《西園雅集圖記》,是紈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軍《蘭亭敘》,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可見,古人對書法的章法頗有講究。一般書法的章法包括形制、正文、落款、鈐印四大法則。點畫之間的布白、字距、行距、款字、鈐印,都體現出書法家對書法的高超的藝術。

王羲之《蘭亭序》拓本

第五種,神韻高雅

書法的神韻,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詞能達意,字能抒懷,筆能生輝,就是指對書法藝術的一種高雅境界的描述。習練書法,氣沉丹田,力聚腕指,一般寫字以字的中心為點,呈四面八方,揮灑行墨。如“米”、“器”字,都是四面八方行筆或架構成形,揮墨者,如果情緒壓抑,其筆道必然鏗鏘有力、輪廓分明;如果情緒舒爽,其筆力將瀟灑駿逸,豪邁奔放,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是寄情於樂、豪邁瀟灑的情懷。如果沒有理解作者當時書寫字體的那種心境,是無法讀懂字體的神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