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孩子眼中的軍訓

尊敬的孔老師:

談談孩子眼中的軍訓

您好!我是17級武科大機械學院的學生。近期我們正在參加軍訓,同學們認真刻苦,教官們盡職盡責。但我個人對內務整理的要求有一些看法:首先,我認可軍訓期間的高標準嚴要求,並且盡己所能地去配合去完成。同樣,我也相信您認可——無論做什麼都應該與時俱進,法律的制定與落實;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那麼,為什麼具體到一些現實的規章制度就默守陳規呢?寢室桌面上不能擺放物品那要桌面幹嘛呢?架子上只能有書本那還要生活幹嘛呢?垃圾桶內不能有垃圾那還要垃圾桶幹嘛呢?睡塌上不能有枕頭那還要床幹嘛呢?衣櫃內只能掛軍訓服那還要其它衣服幹嘛呢?洗漱臺不能有生活用品那還要個人衛生間幹嘛呢?我認同,特殊時期,總是存在特事特辦的情況。但普遍性終歸是寓於特殊性之中的,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制定不一樣的標準,是不現實的,更是幼稚的,可說到底還是迫於壓力而喪失了人情味。大一新生入學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未落下腳,紮下根便匆匆茫茫的投身於軍事素養學習之中了。那個時候,東西少,要求低,有些事情即使不合情理也能夠推行下去。可隨著時間節點的改變,很多情況也隨之改變了。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個人物品,大學校園就是絕大部分大學生的第二個家,我們不只是在這裡休息,更是在這裡生活,把寢室過的像家一樣,我們願意像對家一樣對待宿舍,尤其是對於很多省外的同學。我們在這裡是要休息的,是要娛樂的,是要學習的!改革開放前,富人少窮人多很多事可以將就著來,現如今要是依舊走老路,搞什麼大躍進,人民公社,計劃經濟······這扯太扯遠了。現如今,個人物品多的同學三五個行李箱也不見得能都裝起來,尤其是女生,個人物品少的同學願意心甘情願的按照標準也難說。

談談孩子眼中的軍訓

很多同學包括我在內都存在牴觸情緒,並不是因為影響到了某個人或某一批人的切身利益,而是因為部分要求規定確實存在的不合理性。同學們頂著烈日,縱使傷病纏身依舊堅持軍訓沒有怨言,是因為大家明白這期間的道理。在法律的框架內,社會的追求是政治的穩定以及經濟的繁榮,而個人的追求我粗淺的認為應該就是生活的便捷與幸福。但今天我們為了追求整齊美觀,或者上綱上線到形式主義,形象工程,忽視了根本的目的,我不明白這能不能算作可笑而荒謬的。最後,我還想為自己說一句,由於每個人的作息規律不同,出於保證自己睡眠質量的考慮我裝備了拆卸不易的遮光布,按照規定也在整改的範圍內。我想問一句,縱使不考慮時間成本,金錢成本,我們兩年七百三十天的生活和兩次五分鐘的例行檢查到底孰輕孰重。如果今天我按照要求拆了這遮光布,但明天又因為切實需要而裝了這遮光布,到底又算什麼回事?誠然,很多事情我們無力改變,十多年的寒窗我們也見證經歷了很多。

談談孩子眼中的軍訓

但是,總有一些事情是我們可以改變的,畢竟未來的世界必然是屬於我們的。我承認,現在的規定我能夠做到,即使存在阻力我也能夠為了整體盡力去做,無論它是不是合理。不過我由衷地希望,貼近學生生活的,是領導者認為重要的,要求規章制度,是決策者走出辦公室作出的。即使什麼都無法改變,我也希望得到一份理解。十分感謝老師您在百忙之中看完這封信。花甲重逢,科大定能蒸蒸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