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奧尼爾是美國的莎士比亞嗎

尤金·奧尼爾是美國的莎士比亞嗎

諾獎文學史上,獲獎最多的文學體裁是小說,其次是詩歌,然後是戲劇。劇作家獲獎本來就少見,比如美國文學史上,唯一一個靠戲劇寫作獲獎的作家是尤金·奧尼爾,1936年的諾獎獲得者。多饒舌幾句,2016年,民謠歌手鮑勃·迪倫爆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嚴重點說有點讓美國文學界蒙羞,畢竟上次美國作家獲獎還是1993年的託尼·莫里森,誰曾想,二十多年過去了,美國作家盼來的卻是一名民謠歌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鮑勃·迪倫的聲望,他並不缺這樣一個獎錦上添花,但是對美國文學界來說,有無數作家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獎改變寫作的困境。

這些日子讀尤金·奧尼爾的傳記,突然想到了關於諾獎的這些閒話。奧尼爾的人生現在讀起來還是很有傳奇性,他的家庭是愛爾蘭的移民,愛爾蘭大饑荒的時候移民到了美國。奧尼爾的父親詹姆斯·奧尼爾也是一名演員,當年尤金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正在全國巡演的途中,所以尤金剛出生已經跟隨劇團全國漂流演出他的童年也幾乎在這種漂泊途中讀過的。這種出生的境遇大概也是一種隱喻:流浪生活成為了少年奧尼爾的全部記憶,乃至於他在青年時期,可以獨立之後,依然將其作為自己主要的生活方式。

尤金·奧尼爾是美國的莎士比亞嗎

傳記作家羅伯特·M.道林在《尤金·奧尼爾:四幕人生》中大概總結了一下青年奧尼爾的漂泊生涯:比如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第一年就因為成績太差被開除了;年紀輕輕就結婚生子,剛結完婚就去流浪,流浪回來才知道自己有了個兒子,跟這個兒子一輩子沒見過幾次;為了逃離婚姻去美國西部淘金,差點因為傳染病死在那裡;他老爸給他在曼哈頓找個工作,他幹了幾天又偷偷上了船出海了,這次直接去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那裡花光了身上的錢,身無分文,靠打零工生活了九個月;他還染上過肺結核,在療養院生活了五個月;為了跟沒見過幾次的新娘離婚,他需要一份目擊證人的通姦證明,於是帶著幾個朋友去妓院,讓他們證明他跟妓女上了床;平時如果不出海,不流浪的時候,奧尼爾也不回家,每天都混跡在各種小酒館,喝得爛醉如泥……

這就是一個年輕人幹過的荒唐事,從這些經歷上看,你怎麼也不能把他跟後來寫出《天邊外》《瓊斯皇》《毛猿》《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等這些轟動一時的劇作,四次獲得普利策獎,一次諾貝爾文學獎的劇作家畫上等號。大概是早年的漂泊經歷,加上他始終生活在底層給他了他足夠的經歷,才讓他創作了這麼多鮮活的人物,他在劇作中呈現出了無數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酒鬼、毒販、黑人、水手、流浪漢、妓女、賭徒、騙子、藝術家、盜賊,“幾乎將美國土地上所有被拋棄的不幸者都送上了世界舞臺”。因為這些從未引起過公眾重視的小人物,奧尼爾的戲劇第一次塑造了美國戲劇中豐富的人物角色。

尤金·奧尼爾是美國的莎士比亞嗎

奧尼爾的戲劇之所以能夠贏得如此多的觀眾和反響,原因在於,當時的美國戲劇大都是情節膚淺,表演浮誇,人物模式雷同,劇情大同小異的愛情戲。早期的戲劇大都是以圈錢為目的。奧尼爾之所以被稱為美國第一劇作家,是因為他尊重藝術,尊重觀眾,他把戲劇當作文學來創作,而不是寫作浮誇淺薄的肥皂劇。他的劇本中對人性的刻畫,對現代文明的反思,對人在絕境中的爆發出的善與惡,對底層各色小人物的描慕等等,都讓人印象深刻。

在奧尼爾之前,美國文學中沒有人把戲劇當作真正的文學藝術來對待,奧尼爾憑藉一己之力,糾正了歐洲文學對美國文學的偏見。蕭伯納甚至不無恭維地說,奧尼爾就是美國的莎士比亞。這種恭維對奧尼爾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認同。

尤金·奧尼爾是美國的莎士比亞嗎

但是奧尼爾的一生並不幸福,早年的浪蕩子生活,尤其是酗酒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後果。他幾次瀕臨破產,結了三次婚,生了三個孩子:大兒子自殺;小兒子吸毒,與他斷絕了父子關係;最小的女兒十八歲嫁給了已經五十多歲的卓別林,成為了好萊塢的醜聞;他內心悲觀,對家庭和愛情都有重重的疑慮;他還有自殺的意圖;他晚年離群索居,無人回應;他懷疑自己創作能力,燒燬了大量的手稿;他生在一個小旅館,去世時也在旅館——這位揮霍無度的美國戲劇大師,把晚年的人生過成了一場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