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春季躁動”、

“五窮六絕七翻身”、

“紅十月”

這些都是廣為流傳的A股 “季節傳說”

“季節傳說”到底靠不靠譜?

我們用數據說話。

先看看A股5大主流指數(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上證50、滬深300)2008年至今各月份的漲跌幅。

直接上結論——A股的季節效應還是很明顯滴:

A股指數較強的月份為2、7、10以及11月,這些月份上漲概率較高,漲幅較大

A股指數較弱的月份是1、5、6以及8月,這些月份下跌概率較高,跌幅較大

春季躁動是A股的重要特色,每年出現的概率較大

A股在紅十月表現明顯偏強,且往往延續至11月

創業板指數在2、5、8月份表現明顯強於其他指數,但在12月明顯弱勢

A股5大指數歷年月漲幅一覽(%)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2018年7月份,上證綜指漲1.02%,再一次印證了“五窮六絕七翻身”。

春季躁動

年初以後到兩會之前,A股往往會出現春季行情,特別是2月份上漲的概率和幅度都較大。

一月

縱觀2008年至今的歷年1月,暴漲暴跌情況最為明顯,總體上以下跌為主。

上證綜指、滬深300和創業板指在1月的平均漲幅分別為-2.5%、-2.1%和-1.8%,漲幅中位數分別為-0.7%、-1.7%和-2.4%。

主要是因為個別年份的黑天鵝事件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在2008年熊市和2016年1月熔斷機制分別導致1月下跌16.7%和22.6%,拉低了1月的平均漲幅。剔除了這兩年之後,1月上證綜指能夠獲得1.3%的正收益。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二月

2月A股上漲概率較高。

2008年以來2月上證指數上漲7次,上漲的概率高達63.6%,平均漲幅達1.3%,漲幅中位數達2.1%,是春季躁動發生的主要時間,季節效應十分明顯。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為啥A股會出現春季躁動呢?

推動春季行情或稱為“春季躁動”的因素有很多,年初的資金面較為寬鬆和風險偏好較高是主要原因:

☆ 新的一年開始後,資金流動性較為寬鬆有助於行情啟動;

☆ 機構資金重新佈局,一些存在“新邏輯、新故事”的行業受到青睞;

☆ 年初兩月經濟數據受春節因素影響較大,對全年經濟形勢的判斷缺乏指導意義,拋開經濟基本面後投資者更容易被“新故事”所吸引;

☆ 兩會召開前,市場對新的改革和開放政策存在預期,助推風險偏好提升;

☆ 年報季尚未到來,業績兌現壓力不大。

三月

3月漲跌基本持平,春季躁動基本結束。

這是因為年初資金面的邊際改善在3月已經不再存在,兩會的召開也同樣兌現部分政策預期,降低了投資者風險偏好。

五窮六絕七翻身

華爾街素有“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說法,而“五窮六絕七翻身”也在港股盛行一時。

縱觀A股,“五窮六絕七翻身”也相當明顯

2008年至2018年,上證指數5、6月的上漲概率都為45%,而7月上漲概率為70%,平均收益分別為-0.8%、-4.3%和1.7%。

其他幾大指數也呈現出“五窮六絕七翻身”。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五窮六絕七翻身”又是為啥呢?

☆ 進入4、5月份之後,催生春季行情的有利因素已經消退,兩會結束後進入政策淡季,年報、一季報和經濟數據出爐帶來業績兌現和經濟驗證壓力。

☆ 春季行情後一些板塊處於高位,也有回調需求,加劇了二季度的弱勢。

☆ 6月多次出現大跌。6月季末流動性問題是導致大跌的因素之一。

☆ 6月下跌後,7月流動性好轉是7月常常出現反彈的重要推動因素。

紅十月

“紅十月”行情是A股的另一大特色。

2008年以來,上證綜指在歷年十月上漲概率達70%,平均漲幅為1.5%,剔除2008年的大熊市後的平均漲幅為4.4%,季節效應十分顯著。

而且,“紅十月”並不僅限於10月的上漲,四季度的三個月平均漲幅都較高。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紅十月”背後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幾點:

☆ 十月國慶長假之後往往迎來“開門紅”行情,資金在長假後再次流入並重新佈局是國慶行情啟動的重要因素。(十月刨除國慶長假後也不剩幾個交易日了…)

上證綜指國慶後常迎開門紅(%)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 秋時節是召開重大會議的時間點,經濟改革預期有助於提升市場的風險偏好。

☆ 四季度首月基金年末排位賽展開,往往會帶來市場的交易活躍。

創業板的獨立行情

創業板一向不隨大流,在季節效應上也是如此。

春季躁動和紅十月創業板也有,而且更加明顯。然而創業板五不窮,七也不翻身。

2011年以來,5月份創業板指的上漲概率63%,平均漲幅為5%,遠遠好過其他幾大指數。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7月份,創業板指上漲概率29%,平均漲幅為-0.8%,弱於其他指數。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創業板的翻身來得晚了些,是在8月份。

8月份創業板指的上漲概率達到86%,平均漲幅為1.3%。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這裡多說兩句,為啥創業板在8月份表現得這麼好呢?

主要原因是創業板中佔據權重較大的電子、傳媒、計算機板塊往往在8月漲幅較大。

進一步來看:

☆ 蘋果(9月)秋季發佈會之前,以蘋果產業鏈為代表的電子板塊躁動是一大原因,

☆ 暑期檔和所謂“國產片保護月”的疊加帶來的票房成績也有利於推升傳媒板塊在8月的行情。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行業板塊的季節效應

A股那些行業板塊有明顯的季節效應呢?

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一起來看看:

國防軍工 年末弱勢,年初強勢

國防軍工08年以來內1月上漲概率達64%,漲幅為1.25%,超額漲跌幅(超越上證指數)均值達3.34%;

與之對比的是12月國防軍工下跌概率達60%,平均超額漲幅為-1.91%。

國防軍工板塊年初和年末強弱態勢差異明顯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國防軍工是典型的高估值行業,受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比較大。

年末資金風險偏好通常較低,更青睞金融消費等確定性高的行業;而到了開年之後,高風險偏好資金重新流入股市,春季行情中資金的風險偏好明顯提升,軍工這種高估值行業的代表也因此受益明顯。

家用電器 11月至次年2月上漲概率70%

家電行業(以空調為代表)一直維持著較為穩定增速和合理估值水平,因此在每年跨年時出現估值切換(盈利上升,市盈率下降)行情的概率較大。

如果我們從2008年11月開始每年投資4個月白色家電板塊,這10年獲得正收益的概率高達70%,每年(四個月)的複合增長率高達10.49%,

白色家電板塊當年業績

與跨年的4個月板塊漲跌情況基本對應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休閒服務 十一過後的“兌現”行情

投資者通常對“十一黃金週”抱有過高的期望,休閒服務板塊常在十一黃金週到來的前幾月獲得較高的漲幅,但到10月後面臨業績兌現,引發兌現行情。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白酒 “六絕”避風港

上面我們提到,A股有明顯的“五窮六絕七翻身”,6月份股市往往表現不佳。但有一個板塊例外——白酒。

作為必須消費品,食品飲料的防禦屬性更加。尤其是食品飲料中的白酒板塊,由於其穩定的需求和較高的品牌價值,往往成為弱勢行情中抱團避險的首選品種。

在全年最為弱勢的6月行情中,白酒的避風港屬性體現的尤為明顯。

白酒板塊在6月一枝獨秀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大金融 年末機構扎堆

2008年以來金融板塊在12月大概率上漲,例如銀行僅有4次微跌。而銀行股和非銀金融板塊在歷年的12月分別獲得了5.73%和6.91%的月均收益,平均超額收益分別為2.54%和3.72%,在A股所有板塊中排名第一。

12月金融股最搶眼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上面我們也講過,年末高風險偏好資金流出和機構年底鎖定收益,可能是造成金融板塊拉昇和高估值板塊下跌的主要原因。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看到這兒,聰明的你肯定會這樣想:

既然A股季節效應這麼明顯,那麼每年只要在2月、7月、10月持倉,其他時間空倉,收益不就會高很多?

我們算了一下,結果是這樣:

炒股須知:那些A股的“季節傳說”是真的嗎?

而對於創業板指數,如果只在2月、8月、10月持倉,其他時間空倉,創業板指上市以來的收益率為99.45%,超過指數期間漲幅(75.36%)

差別還是挺明顯的…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想提醒一下:

A股歷史尚短,季節效應也只是根據有限的樣本統計得出,並不是投資規律,投資沒有這麼簡單;

從當年的實際情況出發,肯定比對著日曆投資更靠譜。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