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懂得放棄,就象炒股要學會止損一樣

人生最悲哀的,莫過於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錯誤的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

安安,36歲,

老公是高中同學,彼此的初戀。

婚後被生活所累,雙方感情變淡,貌合神離。老公常常對安安不理不問,實施冷暴力,甚至在外沾花惹草。

安安念及多年感情,不願放手,痛苦而絕望地耗著。

前些年企業不景氣且內刊邊緣化,很多年輕同事出去闖蕩。大劉想著國企穩定,工作輕鬆,堅持不走。

去年內刊取消,企業效益更差,尷尬的年齡,又沒技能,大劉欲哭無淚。

老周,業餘股民,

“夢想導師”賈老闆鐵粉。

賈老闆跑路後,老周拿著樂視網不願放手。經歷復牌11個連續跌停後,更捨不得割肉,盼著賈老闆王者歸來。

現在,樂視網股價在11連跌後,又被腰斬。老周真要“窒息”了。

你要懂得放棄,就象炒股要學會止損一樣

來源:Wind數據 截至日期:20180828

上述個股僅作列舉之用,不代表本公司管理的基金的投資標的。個股歷史走勢並不代表未來業績。

人生實苦。

類似的故事,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聽說。

每當此時,我們總會慨嘆,何必如此執迷不悟啊?

並不是所有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堅持。

有些人,有些事,我們應該做的是放棄,越早放棄越好。

如同老劉應該及時止損樂視網一樣。

可是: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放棄?

1

因為我們付出越多,“沉沒成本”越高

安安並不是沒有想過離婚。但從高中開始的這段感情,至今已有20年了;

大劉並不是沒有想過辭職。但他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這家國企,至今也已經差不多20年;

老周並不是沒有想過割肉。但樂視網出事前,他已經拿了一年多。

作為旁觀者,我們可以說,安安的愛情已經變質,大劉的工作就是一份雞肋,樂視網就是一隻垃圾股。

很輕鬆、很理性。不帶一絲情感,也決不拖泥帶水。

但對當事人而言,付出得越多,意味著沉沒成本越大,往往就不忍放棄,甚至不斷投入新的成本,以至越陷越深。

你要懂得放棄,就象炒股要學會止損一樣

2

“損失厭惡”讓我們更願意保持現狀

陷入“沉沒成本”的黑洞無法自拔,往往源於人性中“損失厭惡”傾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舉了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我們用拋硬幣來打賭。

如果是背面,你輸100元;

如果是正面,你贏150元。

背面、正面出現概率各為50%。

這樣的賭局,你參加嗎?

儘管這個賭局的預期獲利比可能的損失大,但大多數人都拒絕參與。

因為失去100元的恐懼,比得到150元的願望更強烈。

卡尼曼的研究進一步發現,損失造成的痛苦,至少要獲利兩倍才能彌補。

你要懂得放棄,就象炒股要學會止損一樣

由於害怕失去帶來的痛苦,還不如按兵不動,至少損失沒有兌現。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炒股的人,終其一生,都學不會止損。

但成熟理性的投資者都相信:止損永遠是對的,哪怕事後看是錯的。詳情請戳:《止損永遠是對的,哪怕事後看是錯的》

也許,從股票止損的策略中 我們可以學會放棄

☟☟☟

1

最關鍵的一步

1987年,索羅斯估計日本股市即將崩潰,於是用量子基金在東京做空股票,同時在紐約買入標準普爾期指合約,準備大賺一筆。

但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讓他美夢破滅:道指創紀錄下跌;日本政府卻支撐住了東京市場。

索羅斯遭遇兩線潰敗!

索羅斯沒有猶豫,果斷撤退。

他報價230點出售5 000份期指合約,沒有買家。

報價220點、215點、205點和200點,同樣無人問津。

最後,在195~210點之間拋出,賠掉了全年利潤。

索羅斯是那場危機中損失最大的人之一,但他沒有為此煩惱,沒有戀戰。

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沒有看清形勢。

兩週後,索羅斯捲土重來,猛烈做空美元,挽回了前期損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放棄,首先你必須學會承認錯誤。

要勇於認錯。這是關鍵的一步。

你要懂得放棄,就象炒股要學會止損一樣

另外,練習“消極想象”,能夠幫助我們學會認錯。

“消極想象”是古希臘斯多葛哲學學派提出的。

它是讓我們想象,事情能出現的最壞結果;想象在失去了已有的東西的情況下,自己如何面對,如何選擇。

與之類似,成熟理性的投資者在建立投資組合或者買入個股之前,都會反覆設想,萬一自己做錯了該怎麼辦。

2

設定底線

如果不設立明確的止損位,止損就是一句空話。

止損位就是你的底線。

無論如何都不能被突破的底線。

在安安的婚姻,她的底線也許是婚外情;

在大劉的職業生涯中,他的底線也許是在45歲之前,還是應該敢於辭職。

但無論是什麼,這條線一定要有。

而且一定要象股票的止損位一樣清晰。

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面對損失時觸發關閉按鈕,果斷放棄。

你要懂得放棄,就象炒股要學會止損一樣

3

以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做投資的人都知道,止損是很難的一件事。

因為我們很容易愛上自己買的股票。

但如果是別人的股票賬戶,止損這事就變得很容易了。

所以,成熟的投資者都有換位思考的習慣。

當我們難以放手時,換個視角問自己:如果是一個不知道我過去付出、不需要承擔過去成本的人來做決定,他會怎麼做?

20世紀80年代,英特爾還是一家存儲器公司。在和日本企業的競爭中處於劣勢,已連續6個季度虧損。

是否放棄舊生意、轉向新業務,困擾著管理層。

1985年,英特爾總裁格魯夫與CEO摩爾談論公司困境。

格魯夫問:“如果我們都下臺,另選一位新總裁,他會採取什麼行動?”

摩爾想了想,說:“他會放棄存儲器。”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英特爾放棄了存儲器業務,轉向CPU和芯片,公司重現生機。

你要懂得放棄,就象炒股要學會止損一樣

在金融市場上生存,有時候意味著及時撤退。——索羅斯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