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多換點美元就行了?很傻很天真

擁有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

胡潤百富榜的創始人胡潤給出的答案是: 北上深等一線城市需要人民幣1.3億元,在二線城市,則需要8000萬元,三線城市需要6000萬元。比2017年的財富自由門檻又提高了10%以上。

人民幣貶值,多換點美元就行了?很傻很天真

實現了財富自由的富人都是怎麼配置資產的?

胡潤還發布了一份《2018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稱中國大部分的富人都開始嘗試把30%以上的資產配置成海外資產以分散風險,還鼓勵大家到海外買房,當全球公民。

今年6月以來,人民幣加速貶值,並且不是隻對美元貶值,而是對主要貨幣全面貶值

6月1日至8月31日,

人民幣對美元跌6.70%;

人民幣對歐元跌6.40%;

人民幣對日元跌4.84%;

人民幣對英鎊跌4.18%;

5月底米蘭7400塊人民幣左右的包包,現在你要花8000塊,當然用歐元看的話可能前後都是1000歐並沒有什麼變化,多花的600元,顯然是損失了。

人民幣貶值,多換點美元就行了?很傻很天真

歐元對人民幣走勢 2018/6/1-2018/8/31


所以,即使不是想做全球公民,只要還有出國血拼的想法,手頭留一些美元計價的資產也是有些必要的。

手頭留點美元資產就萬事大吉?

天真你就輸了。

人民幣貶值,多換點美元就行了?很傻很天真

統計日期:2013/9/2—2018/8/31

從上面的美元兌人民幣的走勢看,2016年底以前人民幣是在貶值的,而2017年全年人民幣在升值,今年4月開始又在貶值。

放長時間週期看,其實我們也說不好人民幣對美元是否會一直貶值或者升值。如果人民幣貶值,持有美元資產當然就是賺的,如果人民幣升值持有美元資產就是賠的。

所以,以為拿了美元資產就萬事大吉的同學可以去面壁反省一下,不能這麼天真了。

為什麼富人們鐵了心配置美元資產?

既然美元資產同樣有漲有跌,不是那麼靠譜,為什麼富人們還是鐵了心去配置這些資產呢?崇洋媚外?叛徒?洋奴才?想太多了。其實沒有那麼複雜,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手頭有1萬元人民幣和價值1萬元人民幣的美元,都去投資年收益3%的債券。

假如一年以後美元兌人民幣升值5%,那麼把此前價值1萬元人民幣的美元資產,折算一年以後的人民幣,其價格是10000*105%*103%=10815元,再加上此前的10000元人民幣資產,此時的價格是10000*103%=10300元。

這樣,20000元經過一年賺了1115元,收益率達到5.58%。相比全部持有人民幣資產獲得3%的收益率自然好一些。

有人可能會說,不過是比全部持有人民幣資產多賺了一點,也沒什麼了不起。那麼換個角度用美元去考慮一下這個問題:

假如年初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6.5,年初2萬元人民幣,可以兌換3077美元。如果全部持有人民幣資產,按照3%的收益率,年底有20600元人民幣,但是由於人民幣貶值了5%,到時候可以兌換的美元數是20600/6.5*95%=3011美元。虧了66美元。

上面舉的例子是單獨持有人民幣資產,在人民幣貶值的時候虧了,而如果單獨持有美元資產,在那種條件下會賺的更多。

但是如果人民幣升值,所有的結果又是翻轉的。

所以,單獨持有人民幣或者單獨持有美元都會讓資產處於風險的狀態下。

其實除了炒匯的人,沒有多少人喜歡這種心跳的感覺,富人也是如此。所以富人偏好把資產放在兩種資產上,如果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那麼美元資產損失的部分,可以用人民幣資產增值的部分對沖掉。而美元、人民幣的資產都投資了對應的債券,可預期的收益更高。

普通人必須配置海外資產嗎?

儘管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胡潤說的那樣隨便在紐約、溫哥華買房買地,大手筆的配置海外資產。但是我們也會擔心手裡的人民幣資產貶值,如果真的貶值了,跟住在美國的同學相比,我們的就會有心理落差。

但是,跟同樣住在國內的同學相比,人民幣升值也好、貶值也好,其實相互之間的財富對比並不會有什麼大變化,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心理落差。

所以,這說明一件事,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做一個全球公民,或者你並沒有多少海外的活動,海外資產配置並非一個必須的配置。但如果當你有明確的海外旅遊、消費、留學、置業、移民的目標的時候,海外資產配置就有了其現實意義,因為這個時候匯率的變動確實會影響你的資產在對應國家的購買力。

對於普通人而言,比較現實的海外資產配置,不是站在全球化的視野下,像富人一樣全球性的分散資產,而是為自己必須完成的海外活動(旅遊、消費、留學)提前準備就好了。

還是前面那個例子,假如前面提到的2萬塊錢是打算明年出國的時候買個LV的包包,那麼很顯然將資產平均分配在人民幣資產和美元資產上,要比集中持有人民幣或者美元資產所承受的風險要小很多。

買點債券型QDII基金就夠了

由於普通人涉外的事務不是很多,金額也不是很大,靈活非常必要。

債券型QDII基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首先起購金額低(10元起),申購和贖回都是以人民幣進行結算,不僅靈活,而且也不必麻煩地去購匯。更容易滿足普通投資者小額資產配置的需求。

此外,國內銀行的美元存款利率普遍很低,換了美元幾乎沒有投資收益,但是國內銀行在海外發行的美元債券收益率卻普遍超3%,其他非銀行的中資企業發行的美元債券收益率就更高了。

通過購買債券型QDII基金,可以同時享受美元升值的收益以及境外美元債券的高息,是一舉兩得的方案。

目前全市場共有19只QDII債券基金,

融通中國概念債券(005243)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數據有真相:

據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融通中國概念債券今年以來截止8月31日累計收益7.24% ,在19只QDII債券基金中位居首位, 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08%。

值得一提的是,融通中國概念債券不僅在4月到8月人民幣貶值的時期,取得了較為快速的淨值增長,在4月以前人民幣升值的條件下也取得了持續的增長。

人民幣貶值,多換點美元就行了?很傻很天真

融通中國概念債券(白)VS 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黃)


這個基金靠得可不只是美元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被動收益:

1、基金經理成濤有多年外匯市場投資經驗,通過主動管理匯率風險創造價值;

2、美元債穩定的票息收入;

3、配置了部分人民幣債券,增厚了收益。

人民幣貶值,多換點美元就行了?很傻很天真

總結一下:

普通人不是必須配置海外資產,但如果你有明確的海外旅遊、消費、留學、置業、移民等等目標的時候,海外資產配置就有了意義。

如果你想配置海外資產,可以選擇債券型QDII作為投資標的。債券型QDII起購金額較低,適合投資者進行靈活的配置,同時,用人民幣結算的QDII基金不需要換匯即可投資美元債券。

當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時,可以同時享受美元升值的收益以及境外美元債券的高息,一舉兩得。

注:融通中國概念債券基金自2017年11月27日成立以來,截至8月31日累計收益8.0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累計收益-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