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今天,8月29日是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提到測繪,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武大的測繪專業。

在教育部組織的歷次學科評估中,武漢大學測繪學科一直穩居全國第一。國際測繪界公認武漢大學測繪專業“可以與世界上第一流大學的相應專業相媲美”。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武漢大學的測繪學科為什麼會如此備受關注?為什麼會成為世界一流學科?這與一大批優秀的專家學者密不可分。自1956年測繪學院創建以來,武大的院士們見證了新中國測繪行業從弱向強的發展轉變,親手推動中國測繪科學在國際上實現彎道超車。

1

大師奠定武大測繪學科的“基因優勢”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在測繪界有一個稱號:亞洲第一,宇宙第三,至於武測為何如此厲害,需要追溯它的歷史。被譽為“世界測繪教育之都”的武漢大學,其測繪學科走過了風雨兼程的62年。

1956年,武漢測量製圖學院成立,這是一所以測繪學科為主幹的學校,直屬國家教育部。

1958年,學院劃歸國家測繪局管理,並易名為

武漢測繪學院。

1978年,武漢測繪學院被國家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1980年被國務院認定為首批具有碩士、博士授予權的單位之一;1985年10月,學院更名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2000年8月,國家教育部把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原湖北醫科大學與原武漢大學合併重組,成立了新的武漢大學。在新的武漢大學建制下,2001年9月,學院更名為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如此算來,武漢大學測繪學科(以下簡稱“學科”)發展至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並不是時間長就能碩果累累,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有一大批優秀的專家學者匯聚於此,為學科建設添磚加瓦。

武大測繪遙感學科創建伊始,以夏堅白、王之卓、陳永齡、金通尹、葉雪安為代表的精英,成為第一代學科帶頭人,包括30多位正副教授的學術團隊,奠定了武大測繪學科的“基因優勢”。

建校初始,學科創始人夏堅白就提出:我們的學科“不但要在中國出名,就是在世界上也要使它露頭角。”這一鏗鏘豪邁之語,開啟了測繪學科追求世界一流的夢想之旅。

解放前,夏堅白與王之卓、陳永齡合作,撰寫了《航空攝影測量》、《測量平差法》、《大地測量學》、《實用天文學》4部專著,結束了我國高等測繪教育只用外國教科書的歷史。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在武漢測量製圖學院,“測繪三傑”與夫人合影,後排左起王之卓、夏堅白、陳永齡

新中國建立後,在夏先生和各方面的呼籲和建議下,經中央研究,自1950年起到1959年相繼成立了國家測繪總局、武漢測繪學院、測繪科學研究所、中國測繪學會。

1955年1月,夏堅白院士等人向中央建議創建一所專業齊全的測繪學院,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1956年6月,即獲國務院批准籌建武漢測繪學院。

夏堅白對武漢測繪學院的創建和為中國測繪教育和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958年,毛澤東主席在湖北親切接見了他。那天中午,毛澤東在大會主席臺上,一眼認出了站在主席臺前排的夏堅白,與他親切握手。夏堅白身體前傾,提起左手,掩在毛主席耳邊交談。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1958年4月,毛澤東接見武漢測量製圖學院副院長夏堅白

2000年8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併入武漢大學。2001年9月,學院更名為武漢大學測繪學院。至今。武大的測繪學科發展已經有62年的歷史。

2

學術傳承,形成“五代傳承”“四代同堂”的科研沃土

緊隨其後的第二代測繪人將測繪學科帶入了世界先進水平陳俊勇、李德仁、劉先林、寧津生、劉經南、張祖勳先後當選院士。其中,李德仁是湖北省惟一的兩院院士,並於2012年被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授予“榮譽會員”稱號。這是該領域的國際最高榮譽,僅授予全世界在世的最具影響的10名傑出科學家。李德仁是中國獲此稱號的第二人,獲此稱號的第一人是李德仁的老師王之卓院士,於1988年獲得。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在德國留學時,陳永齡、夏堅白、王之卓與友人合影

現任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龔健雅是李德仁的學生。2011年12月,龔健雅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以龔健雅為代表的學術骨幹成為學科第三代帶頭人,和老一代學者一起,帶領學科走向國際測繪界的最前沿。王之卓、李德仁、龔健雅不僅同為院士,更是

代代相承的師生。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1992年3月博士論文答辯通過後,龔健雅與三位導師王之卓院士、李德仁院士,丹麥技術大學Jacobi教授合影

難能可貴的是,在武大測繪學院,這些學者都是帶本科生的。武漢大學有一門叫作《測繪學概論》的課程被稱為

“最奢侈的基礎課”由6位院士、4位教授共同講授。1997年起,寧津生、劉經南、陳俊勇、李德仁、張祖勳、龔健雅六院士每年都會為大一新生主講這門課,20多年來從未間斷。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張祖勳院士在講授《測繪學概論》

除了師生之間的傳承,從武漢大學測繪與遙感專業走出去的,還有代表性的校友。去年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遙感專家——

“高鐵改稿”院士劉先林,就是1962年從武漢測繪學院畢業。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他聚精會神地在高鐵二等座上修改報告演講稿的形象,引起許多人的稱讚,被網友們稱為“網紅院士”。面對國外進口的天價測繪設備和對測繪技術的封鎖,劉先林帶領大家研發了3DPT立體投影平臺,打破了國外產品在測繪領域的壟斷局面。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劉先林院士

正是大師們高瞻遠矚、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不懈創新、勇攀高峰的堅定意志和科學文化,創造了讓世界矚目、國人振奮的高水平成果,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武大測繪學人攻堅克難,奮勇前行。2012年,武漢大學獲得地理空間信息科學“全球領袖獎”,推動測繪學科成功躋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行列,成為武大的一張閃亮名片。

截止目前,學科培養出9名“兩院”院士,人才隊伍中有7位院士,武大測繪學科的“院士現象”,在業界傳為佳話。

3

武大撐起全國測繪遙感的半壁江山

今年6月,武漢大學“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發射,被稱為“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研發團隊由李德仁領銜,基於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珞珈一號”在夜光遙感領域發力,主要用於試驗驗證低軌夜光遙感、導航信號增強等技術。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寧津生院士、李建成院士及其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用數字高程基準取代傳統水準標石,實現了傳統高程基準建立和維持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引

領了我國現代基準建設。

服務國家戰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動行業科技進步,是測繪學科幾代人的共同願望和追求目標,已凝聚成為學科文化的重要內涵。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南北極科學考察團隊32年傳承接力,

100餘人次參加了中國全部34次南極考察和十餘次北極考察。從北大荒無人區測圖,到三峽工程、西氣東送、南沙考察、“三北”防護林遙感調查、糧食估產、黃土高原信息系統建設、城市地理信息工程建設等大型項目,測繪學科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全國影響重大、應用廣泛。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規模最大的航天基礎工程,武大團隊承擔了北斗精密定軌和衛星數據處理方面的大量科研任務。“武大人精確定位了衛星每個瞬間位置。”被稱為“幕後功臣”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專家組成員劉經南說。

劉經南院士提出了建立廣域差分GPS系統以對抗美國技術限制的思想,參與制訂了中國北斗一代廣域增強GPS系統建設方案,在深圳建設了全國首個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統,並在全國20餘省推廣應用。今天,中國北斗產業已經邁出國門,並將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重大作用。

過去十年,武漢大學測繪學科累計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項目16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7項,其它國家、省部級、境外合作及國內重要科研項目200餘項,總科研經費達20億元。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公佈的2017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10名大學中,武大遙感學科排名位列世界第一。

庫比克教授在給世界銀行的評價報告中說:“武漢大學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可以與世界上第一流大學的相應專業,如:美國加州大學、緬因州大學、荷蘭德耳夫特大學和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相媲美。”

武大測繪憑什麼撐起全國測繪的半壁江山?

“大道首為公”,62年裡,武漢大學測繪學科始終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行業科技進步同呼吸、共命運。這也是學科生生不息、闊步前行的重要原因和強大動力。

60多年過去,從珞珈山南麓的一片廢墟,發展成為“世界測繪教育之都”。聲教訖於四海,他們將中國的測繪教育和技術遠播到世界。留給世人的不僅是動盪的年月裡屹立不屈的背影,還有安然現世中向前進取的堅毅足跡。

九派新聞內容團隊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