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禮:知禮,達禮,用禮

中國,禮儀之邦也。從諸子百家,到“四書五經”;從史記列傳,到“治家格言”……盡在說“禮”——樹興國安邦之禮,正君臣人倫之禮,立為人處世之禮。

說禮:知禮,達禮,用禮

國家有秩序,社會有規範,人民有禮儀,這就是最好的禮,也是最大的禮。自古以來,人們都崇尚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說的是禮是相互的,敬重他人,必然贏得他人敬重。

禮是對等式,從不會失衡。付出了禮,就一定會收穫禮。即使不能馬上收穫,也必將會收穫,不會等得太久。

說禮:知禮,達禮,用禮

管仲有語: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於戈兵。講禮、用禮之人,朋友眾多;無禮、棄禮之人,禍患無窮。

“禮即理也。”理學家朱熹告訴我們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人知道了禮,也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禮雖後天養成,卻是一個人最大的素養,最美的靈魂。禮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知書達理,以禮待人,彬彬有禮……都是禮的生動體現。

說禮:知禮,達禮,用禮

以喜歡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別人,這就是禮。努力地讓周圍的人,都和自己一樣的平心靜氣,這也是禮。生活中的禮,往往比智慧、比財富、比學識更重要。

因為禮是素養,因為禮的重要。所以,禮貴於神而輕於形。有時送禮不代表有禮,達禮不一定要送禮。禮品禮物終究只是一種形式,可以錦上添花,切忌以“禮”代“禮”。

說禮:知禮,達禮,用禮

現實生活中,禮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人的涵養,也可以照出人的靈魂;禮是一張名片,可以廣交天下好友,也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

禮之識,人之幸;禮之達,事可成;禮之用,和為勝。做有禮之人,行有禮之事,達有禮之境。

知禮,達禮,用禮。看似行的是禮,實則修的是心!

說禮:知禮,達禮,用禮


寫好文,做好襪,半霸環保好襪!


說禮:知禮,達禮,用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