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距離美國首都華盛頓3500英里的極寒之地,是美國最北端的阿拉斯加州小鎮巴羅(Barrow)。這裡位於北極圈內,即便是仲夏時分也有大雪紛飛,只有幾寸高的小草或苔蘚能夠在此生長。冬季數月不見陽光,夏季數月不見日落。巴羅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鎮之一,也是北極圈內人口第二多的城鎮,有約5000人在此居住,僅次於俄羅斯季克西鎮(Tiksi)。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由於處在北極圈內,所以氣候也是十分的異常,在夏季大雪紛飛是常事。地面上的巴羅十分的荒寂,缺乏生機,這裡一邊被冰原包圍,另一邊則直面幾乎常年冰凍的北冰洋。城鎮本身沒有什麼看頭,但是往北冰洋望去,卻能看到獨一無二的壯觀景象。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城內沒有一條真正意義上鋪設好的道路,因為就算修好了路也會被季節性凍土的熱脹冷縮所破壞。實際上,沒有一條路將巴羅與外界相連,小鎮只能通過飛機與外界相連。巴羅的機場稱得上是這裡的生命線,整座城鎮完全依賴於飛機提供的食品運輸和人員轉移。因為幾乎沒有道路和港口,所以在巴羅的每克食物都是通過飛機運到這裡的。甚至還有專門設計的飛機“737-combi”,用於為小鎮運輸食物和生活必需品。飛機前半部分用來裝貨,後半部分用來搭載乘客。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近幾年,隨著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開始有駁船可以進入,為小鎮提供那些無法通過航運運輸取得的物資補給。這也就是說如果小鎮有人需要汽車、卡車或建材這樣的大件物品的話,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可以搞到。因為食品、日用品等都是專門空運過來的,所以這裡的生活開支非常高。一瓶洗手液要15美元(約合人民幣100元),去汙劑要30美元(約合人民幣205元),一盒冷凍披薩也要17美元(約合人民幣115元)。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巴羅天氣異常、環境惡劣、物價還高,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居住在這裡呢?因為對於很多居民來說,這裡是他們幾千年來的家園。巴羅是因紐特人的部落,數十個阿拉斯加本土部落的文化中心之一。有證據表明,因紐特人部落已經在巴羅所在的地區居住了超過1500年,使之成為北美最古老的永久居民點之一。所以這裡60%的人口都是阿拉斯加土著,而對於另外的40%,驅動他們來此的則是這一區域豐富的石油資源。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巴羅本身的石油資源並不豐富,但它旁邊的普拉德霍灣卻是北美最大的石油儲藏地。擁有普拉德霍灣石油開採權的公司僱傭工人填補職缺,所以吸引了很多石油工人來此。作為一座依靠石油發展的城鎮,在巴羅人們確實也可以掙得很體面。巴羅的平均年收入是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而整個美國的平均年收入為5.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8萬元)。但是在這裡的高物價水平面前,高收入又顯得沒有那麼有用了。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石油儲量漸漸耗盡,這一區域最大的工業威脅正在一步步逼近。世界許多區域都面臨著這樣的危險,像阿聯酋、阿曼等,但是它們正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及相關工業來填補石油資源枯竭的空缺。但是在巴羅,這裡的旅遊季節性太強,只有春季和秋季的一段時間才有進行旅遊業活動的可能。並且這裡的基礎設施也十分的不完善,與外界的聯繫也很少,因而制約了旅遊業的發展。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而到訪巴羅也並不是一次休假旅行,更像是一次冒險。美國最北城鎮的海灘風景確實非常難得一見,無邊無盡的靜謐之冰、極寒之水,以及世界盡頭般的虛無荒寂,但是這樣的盛景並不是輕易就能夠見到的。

美國最北端的小鎮:夏季大雪紛飛,靠飛機送物資,人均收入5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