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打罵孩子的時候,你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教育階段

魯迅說,毀滅一個文學家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捧殺”,一個是“罵殺”。

我覺得,毀掉一個孩子未來的方式也有兩種,一個是“溺愛”,一個是“打罵”。

關於“打罵”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長是非常贊成的,所以我這篇文章寫完後,可能是要被很多人罵的。

即使如此,我也要再次強調我的觀點——打或罵,都不是真正的教育,而且,當你對孩子進行“打罵”時,已經宣告了你教育的失敗,說明你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教育階段。

當你打罵孩子的時候,你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教育階段

首先談談“罵”的“教育”。

我們一直這樣教育孩子:“罵人是不對的!”“因為你罵人,所以我才打你的!看你以後還敢罵不!”

是不是很搞笑?

我們都知道,“罵人”本身就是文化修養欠缺的一種表現。作為教育者的家長和老師,更不應該用這種錯誤的方式來對待純潔、善良而弱小的孩子。更何況,很多情況下,當孩子被罵的時候,他並沒有犯錯。

罵人,是用骯髒的語言、憤怒的表情和張牙舞爪的動作來嚇唬別人的一種方式,是對他人尊嚴和人格的踐踏和汙辱,是個人情緒的一種宣洩,是把自己的憤怒轉嫁到他人身上的一種無能的表現,是對“父母”和“教育”這兩個神聖詞語的極大的褻瀆。所以,無論從主觀願望還是客觀效果上來說,“罵人”都與“教育”沒有任何關係,所以我們不再討論它。

當你打罵孩子的時候,你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教育階段

再談談“打”的“教育”。

其實,喜歡罵孩子的家長,往往也喜歡打孩子,因為兩者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個人情緒的一種宣洩,當然,也都是錯誤行為的一種示範。

我們可以發現,試圖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家長,往往都是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時期,並沒有盡到一個家長應盡的教育職責——或缺少責任,或缺少陪伴,或缺少方法。然後他們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孩子身上,把最後的希望都寄託到“打”的教育方式上。

這是多麼可惡的家長啊!

孩子捱打,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性格原因——太調皮

很多孩子被打是因為太活潑了,喜歡做很多家長不讓做的事,比如喜歡說話,喜歡亂跑,喜歡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導致家長心情煩躁,然後被痛打一頓。

這種“打”和“罵”一樣,都是家長的“遷怒”行為,都是無效的教育,甚至是有害的教育。性格的活潑,並不是一種錯,孩子需要的是家長告訴他怎樣把握好分寸,而不是一頓拳腳和棍棒。

二、學習不認真或者成績不好

學習不認真都會捱打,成績不好都會捱打,這真的是太滑稽、太可笑了!

孩子不認真學習,原因很多,或是性格活潑靜不下來,或是讀書少對學習興趣不濃,或是基礎弱跟不上別人的步伐……而任何一種問題都不是通過“打”能夠解決的,否則,就不需要學校、老師和教育了,家長們都挽起袖子握緊拳手狠勁地打就可以了。

實際情況是,孩子被打後,會更加對學習產生恐懼或厭惡情緒,成績往往是一落千丈!更可怕的,有的孩子會因此心理更加自卑,性格更加偏激,情緒更加暴躁,這是孩子人生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被引爆。

三、品質問題——偷竊、說髒話或罵人、打人

當孩子的品行出現問題時,尤其當這種行為給家長帶來麻煩時(注意:往往並不是家長髮現孩子的品行有問題,而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對他人已經造成身體或人格的傷害並且給家長帶來麻煩的時候),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然後就試圖用“打”的方式來解決。

在國外,很多國家的法律是嚴禁父母打罵孩子的,否則孩子可以報警,父母也相應地要受到法律的懲罰。但是在中國,孩子“罵人”或“打人”時,家長卻可以通過“罵”或“打”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教育,是不是很搞笑?不讓孩子做的事,家長卻可以任意地施加到孩子身上,這究竟是正面的“教育”呢,還是錯誤的“示範”呢?

當你打罵孩子的時候,你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教育階段

我經常和一些家長聊天,問他們:“你為什麼打孩子呢?”

他們的回答理直氣壯,往往又驚人的一致:“不打,他記不住!”

我吃了一驚,然後就想:如果“打”能讓孩子記住你說的道理,如果“打”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打”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那麼,作為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家長,你是不是本就非常“欠揍”呢?為了幫你成為優秀的家長,為了讓你記住“要科學地教育孩子”這一簡單的道理,是不是要讓孩子也來揍你一頓呢?

其實,這一切本都可以避免。

因為,有一種比“打”或“罵”更有效的教育方式,那就是“防患於未然”。

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關注他的成長,如果他做錯了事你在第一時間用威嚴的目光或堅定的話語阻止了他,那麼你的孩子就會漸漸分清是非對錯,就會逐漸養成很多良好的習慣,就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反,如果你根本沒有注意到他犯了錯誤,或者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一下,孩子並沒有因此警覺或者害怕,那麼一個個壞習慣就會漸漸養成。而等到他長到七八歲的時候,這些壞習慣就會成為他們性格的一部分,連著皮,帶著筋,很難剝離……


所以,當你覺得孩子犯了錯需要打罵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教育時期,這時候的 “打”或“罵”已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了。你需要做的,一是懺悔,二是改變,三是心甘情願地品嚐自己親手種下的苦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