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只能被利益驅動,想要成功就要踐行利他

假設有一位老闆想為自己買一輛勞斯萊斯,員工會支持他嗎?

不會,因為老闆的車只能老闆自己享受。

但如果老闆把車變成共有制,員工也可以坐,員工就會支持。

共有和私有有什麼區別?共有讓車跟員工有關,因此他們才會支持。

所以,不管做什麼行業,都要了解人性。人性就是為了獲得一份利益,嚮往更多的利益。


人性只能被利益驅動,想要成功就要踐行利他

人性的特點就是隻會被自己的利益驅動。明白這個之後,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要利益到他人。

比如,老闆的凝聚力從哪來?我們過去往往會在方法技巧上用功,覺得自己很精,知道如何套住別人。其實這樣做已經違背了大道,這個大道就是指人性。

當我們和人性做對時,就會障礙重重;我們騙得了別人一時,騙不了一世。我們經常談的利益一般是指具體有多少財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生命本身就是財富,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就是財富之母。往往我們在追求外面所謂的金錢,卻不知道生命有意義和價值時,財富自然會誕生。

財富的二大來源,

一、當我們奉獻自己時,

二、當我們能夠利益到別人時,財富才會自動誕生。

我們外在的一切都是從生命的價值中自動誕生的,人的一生爭不到、求不到、想不到、算不到,一切都是因緣果報。

比如,百合高貴,但是一朵玫瑰花想開成百合也不行,為什麼?因為玫瑰花的種子決定了開出玫瑰花。

我們要懂得自然成長法這個原理,不要去追求生命中那些額外的東西,讓生命呈現它本有的東西就是好事。

比如,是一棵大樹就讓它長成大樹,如果是一顆小草就讓它長成小草。

人性只能被利益驅動,想要成功就要踐行利他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定數和命運,就像一朵粉玫瑰只能開出粉色的花朵,我們命中有一百萬,即使掙到一億也會被慢慢消耗成一百萬。曾經有一位學員說,他曾經成功的很快,拿了很多文憑,有幾個億的資產,但現在只有幾百萬。不過也因禍得福,開始學習傳統文化,提高了個人的人生境界,反而收穫了人生更高級的財富。

但是定數也是可以更改的,如何改?轉變基因,更改動機,升級系統。過去我們沒有工作,吃不起飯的時候,動機是想吃飽穿暖,這個動機是對的還是錯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個是對的。但現在當我們已經能夠吃飽穿暖的時候,這個動機就要改動。

就像我們小學上了六年就會升初中,不能總學習一加一等於二一樣。生命需要不斷的昇華,現在很多人二十多歲剛出來拼搏時是為了生存,但是如果四十多歲家底豐厚時還是為了生存時,就不正常了。

人性只能被利益驅動,想要成功就要踐行利他


為什麼?因為他的人生追求就像電腦系統一樣,還在用windows XP,沒有更新到windows10。人生就幾十年,如果到四十歲還不轉變賺錢的動機,生命就沒了價值和意義。那麼,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真正變得有價值和意義?就是能夠利益到別人。

如果我們曾經有想要利用別人的念頭,那麼我們就要去改變這樣的念頭,如果我們活在人間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利益別人,那麼就會成功。但這個利益不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方面,也包括精神上對別人的利益。

比如,我們爬山,看風景,去旅遊,都是為了精神的利益。其實,追求物質利益的背後,也是為了精神利益。比如,一些人穿名牌,就是為了呈現出一種美感和富有感,這個就是精神利益,看起來他們是花錢買物質,其實是在追求精神。

人性只能被利益趨動,不能被利用。因此做事的動機非常重要。佛法裡把動機稱為念頭,念頭就是一粒種子,大的動機是一群念頭的集合,就是一粒大種子。這個種子就會決定未來能呈現出什麼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